2
修路改厕引气——干净又舒心
6月23日临近晌午,苏保国骑着电动三轮车,刚从地里干活回来。
“让您久等了。我在村口有块地,种了点菜,刚去收拾了收拾。”听明白记者的来意,苏保国一边锁车一边打招呼。
黝黑的皮肤,瘦削的身材,一身粗布衣服,一双老布鞋,裤腿和鞋底上还沾着泥,手里拿着锄头。如果不是一口流利的北京话,苏保国看起来跟北苏闸村普通农民一样。
“我出生在北京,户口也在北京,不过我跟朋友都说自己是北苏闸人,毕竟现在在这儿常住了嘛。”苏保国笑着说。
一个北京人,为何会来到北苏闸村定居?
“我爷爷是地地道道的北苏闸人,我父亲也出生在北苏闸。我1956年出生在北京,也一直在北京工作、生活,直到退休。”苏保国说,虽然祖籍是北苏闸,但除偶尔跟随父亲回乡探亲外,他对北苏闸并没有什么特殊感情。
转折发生在2015年。那一年,苏保国父亲去世,爷爷在北苏闸村的老宅留给了苏保国。回乡处理老宅事宜的苏保国,第一次被老家所吸引。
“之前回村都是土路,特别难走。可那次回来明显感觉到村容村貌不一样了,村里特别整洁。尤其是道路,全部修成了硬化路和柏油路,第一次感觉回乡特舒心。”苏保国说。
北苏闸的这种变化始于2013年,当时,村里投入上百万元,硬化了村里主要街道和环村公路,还对主要街道墙体按照室内装修的标准,通过打磨、水泥覆面、腻子找平、刷底色、刷漆、刷白6道工序,美化了墙体。
此外,北苏闸还对村南入口、西出口以及空宅基等全部进行了绿化,主街道进行树木补植,种植各类景观花木740株,沙地柏4020株,在村庄周边发展速生林1800亩,构建了环村林带,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40%。
“那次返乡,不仅村容村貌的变化让我吃惊,跟乡亲们接触之后,我感觉村里的风气和邻里关系也特别融洽,于是萌生了在这定居养老的想法。后来,我把爷爷的宅基地重新翻盖。2016年退休之后,就正式在这儿定居了。现在没事儿串串门儿,种种菜,在街上溜达溜达,比在北京住着还舒心。”苏保国说。
和苏保国作出类似选择的,还有安春光。
漂亮的大铁门,院子里整齐铺砖的地面,两棵柿子树,几处精心打理的花圃……这是安春光的家。
“再看看我这屋里,一共三个卧室,两个客厅,加上两个洗手间一个厨房,厨房用的是天然气,洗手间是坐便马桶,这边还有个浴缸,多宽敞、多亮堂,比住城里的楼房舒服多了。”安春光边走边给记者介绍。
今年67岁的安春光,从小在北苏闸长大。后来一直在衡水市区工作、生活。
2016年,退休的安春光看到村里的巨大变化,决定回村盖房、养老。“这几年村里除了交通更方便,关键的是水冲厕所改造和燃气改造,这两个问题一解决,就真跟城里没什么区别了。”安春光说。
安春光所说的水冲厕所改造,是北苏闸2012年投资250余万元在全村实施的上下水改造工程。
当时,修大广高速占了村里的地,给了村里一部分补偿款。这些钱该怎么用呢?村里征集村民意见后,决定给村民们改上下水。到2012年底,就实现了家家有下水道,水冲厕所普及率达100%。
另外,还对村内污水集中排放的坑塘进行清淤修整,安装了污水处理设备,实现污水达标排放,解决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
完成上下水改造工程后,2013年,北苏闸又逐步完成了天然气改造。如今,村民做饭和冬季取暖的天然气使用率达到100%。
“我在衡水市区的房子现在都出租了。这边交通方便,到衡水市区就20多分钟车程。村里干净,家里宽敞,逢年过节孩子们也愿意回来聚聚,多好啊!”安春光说。
随着北苏闸村越来越美,像苏保国、安春光这样的人越来越多。
“远了不说,就说这几年,从广州、武汉、石家庄等地回村养老的人,就有十几个。”安永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