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新闻纵深|河北衡水北苏闸村:好路子带来好日子

2020-07-23 05:06:01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好路子带来好日子

——北苏闸村看小康(下)

北苏闸村村史馆内的笑脸墙。 河北日报记者王思达摄

阅读提示

村边排列着蔬菜大棚,村里街道整洁,偶尔有大人或孩子的说笑声从谁家传出……衡水市桃城区北苏闸村,和大多数河北乡村一样,日子里多是安宁与祥和。

更一样的还有,北苏闸村近年来也在发生着变化,除了让村民有更高的收入,还有新的理念。

村民们说,这叫“绿色发展、生态振兴”。

北苏闸村村民褚素芬在自家温室大棚内采摘辣椒。  河北日报记者焦磊摄

1

户均一个棚——收入有依靠

6月22日17时,天气有些闷热。

北苏闸村西南的蔬菜大棚种植区,一座蔬菜大棚旁的储藏间内,村民褚素芬正坐在马扎上忙着给辣椒装箱。她的身旁,是一片堆了半人高的青红辣椒。

“夏天这个点儿太热,在棚里干活的人少。我这属于加班儿,上午刚摘的辣椒,得赶紧装箱。一共七八百斤,装完了明天一早好拉到批发市场去卖。”褚素芬一边忙着手里的活一边说。

今年45岁的褚素芬,嫁到北苏闸已经20多年。种植蔬菜大棚,是她家的主要收入来源。

“我家这个日光温室棚,长100米、宽10米、高2米多,是村里帮着统一规划、修建的,一年四季都能种菜。现在这一季种的都是辣椒。”从储藏间猫着腰穿过一个门洞,记者跟随褚素芬进入大棚。大棚内,一排排绿油油的辣椒树。

“现在辣椒批发价每斤一块三四毛左右,价格不算高。主要是因为现在正值辣椒大量上市,大棚辣椒优势不明显。再加上今年疫情影响,饭店不景气,买的不如往年多。”褚素芬说,等到8月份把这茬辣椒拔了,把地平整平整,9月份种上茄子、黄瓜,到了秋冬,大棚蔬菜的价格优势就显出来了。

“算下来,这一个棚一年能挣4万多块钱吧。辛苦是辛苦,但怎么也比原来种庄稼强多了。”褚素芬笑着说。

这几年,靠着大棚蔬菜种植,褚素芬一家的日子越过越好。25岁的女儿大学毕业后留在石家庄工作,21岁的儿子也将到谈婚论嫁的年龄。“前两年家里刚买了辆新车,打算再好好干几年,攒攒钱,争取给儿子在市里买房子、娶媳妇。”褚素芬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笑了。

离开褚素芬家大棚,没走几步路,记者遇到了正要到自家大棚干活的村民苏兰贵。

“我这棚里种的是樱桃西红柿,基本上一年到头就种这一个品种,口感好、不愁卖,在市场上很抢手。现在西红柿已经是尾季了,批发价格也就1块钱左右一斤,春节前后我这西红柿能卖到四五块钱一斤。这一个棚每年能挣个四五万块钱吧。”今年59岁的苏兰贵种植蔬菜大棚20多年,如今已是樱桃西红柿种植方面的行家。他说,这都离不开村里的帮扶。

“我开始种大棚菜的时候,也挺难的,既没钱,也没有技术。当时,村里帮忙联系了贷款,还组织我们一起到寿光和北京学习技术,把难题都给解决了。”苏兰贵说。

2010年以后,为改变村里种植大棚蔬菜规模小、效益低的情况,北苏闸村村委会倡导规模化经营,苏兰贵和村里许多种植户再次成为受益者。

“现在这棚比开始的时候大多了,一个棚占地近2亩,投资也大。要没有村里的协调地和钱,不可能发展这么快。”苏兰贵说。

如今,北苏闸村有温室大棚447座,种植无公害蔬菜30多种,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村。村里还培育了5个农业种植合作社,种植、技术、销售都有人管。

“像我们这种既没有矿,也没有工业企业的普通村,大棚种植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早在上世纪90年代,村里就提出了‘户均一个棚’的发展目标,现在可以说,这个目标基本实现了。”村党支部书记安永吉说。

2

修路改厕引气——干净又舒心

6月23日临近晌午,苏保国骑着电动三轮车,刚从地里干活回来。

“让您久等了。我在村口有块地,种了点菜,刚去收拾了收拾。”听明白记者的来意,苏保国一边锁车一边打招呼。

黝黑的皮肤,瘦削的身材,一身粗布衣服,一双老布鞋,裤腿和鞋底上还沾着泥,手里拿着锄头。如果不是一口流利的北京话,苏保国看起来跟北苏闸村普通农民一样。

“我出生在北京,户口也在北京,不过我跟朋友都说自己是北苏闸人,毕竟现在在这儿常住了嘛。”苏保国笑着说。

一个北京人,为何会来到北苏闸村定居?

“我爷爷是地地道道的北苏闸人,我父亲也出生在北苏闸。我1956年出生在北京,也一直在北京工作、生活,直到退休。”苏保国说,虽然祖籍是北苏闸,但除偶尔跟随父亲回乡探亲外,他对北苏闸并没有什么特殊感情。

转折发生在2015年。那一年,苏保国父亲去世,爷爷在北苏闸村的老宅留给了苏保国。回乡处理老宅事宜的苏保国,第一次被老家所吸引。

“之前回村都是土路,特别难走。可那次回来明显感觉到村容村貌不一样了,村里特别整洁。尤其是道路,全部修成了硬化路和柏油路,第一次感觉回乡特舒心。”苏保国说。

北苏闸的这种变化始于2013年,当时,村里投入上百万元,硬化了村里主要街道和环村公路,还对主要街道墙体按照室内装修的标准,通过打磨、水泥覆面、腻子找平、刷底色、刷漆、刷白6道工序,美化了墙体。

此外,北苏闸还对村南入口、西出口以及空宅基等全部进行了绿化,主街道进行树木补植,种植各类景观花木740株,沙地柏4020株,在村庄周边发展速生林1800亩,构建了环村林带,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40%。

“那次返乡,不仅村容村貌的变化让我吃惊,跟乡亲们接触之后,我感觉村里的风气和邻里关系也特别融洽,于是萌生了在这定居养老的想法。后来,我把爷爷的宅基地重新翻盖。2016年退休之后,就正式在这儿定居了。现在没事儿串串门儿,种种菜,在街上溜达溜达,比在北京住着还舒心。”苏保国说。

和苏保国作出类似选择的,还有安春光。

漂亮的大铁门,院子里整齐铺砖的地面,两棵柿子树,几处精心打理的花圃……这是安春光的家。

“再看看我这屋里,一共三个卧室,两个客厅,加上两个洗手间一个厨房,厨房用的是天然气,洗手间是坐便马桶,这边还有个浴缸,多宽敞、多亮堂,比住城里的楼房舒服多了。”安春光边走边给记者介绍。

今年67岁的安春光,从小在北苏闸长大。后来一直在衡水市区工作、生活。

2016年,退休的安春光看到村里的巨大变化,决定回村盖房、养老。“这几年村里除了交通更方便,关键的是水冲厕所改造和燃气改造,这两个问题一解决,就真跟城里没什么区别了。”安春光说。

安春光所说的水冲厕所改造,是北苏闸2012年投资250余万元在全村实施的上下水改造工程。

当时,修大广高速占了村里的地,给了村里一部分补偿款。这些钱该怎么用呢?村里征集村民意见后,决定给村民们改上下水。到2012年底,就实现了家家有下水道,水冲厕所普及率达100%。

另外,还对村内污水集中排放的坑塘进行清淤修整,安装了污水处理设备,实现污水达标排放,解决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

完成上下水改造工程后,2013年,北苏闸又逐步完成了天然气改造。如今,村民做饭和冬季取暖的天然气使用率达到100%。

“我在衡水市区的房子现在都出租了。这边交通方便,到衡水市区就20多分钟车程。村里干净,家里宽敞,逢年过节孩子们也愿意回来聚聚,多好啊!”安春光说。

随着北苏闸村越来越美,像苏保国、安春光这样的人越来越多。

“远了不说,就说这几年,从广州、武汉、石家庄等地回村养老的人,就有十几个。”安永吉表示。

3

处处讲节水——算好长远账

“头水早,二水赶,三水四水紧相连,一直浇到麦开镰。”在北苏闸村,这句世代相传的小麦种植习惯,曾被村民们一直遵循。

“过去都是大水漫灌,自家水井自己用,祖祖辈辈谁算过节水账呀?”谈到村里种麦子时的用水情况,村民英立勤这样说。

不过,自打有了“一提一补”,节水跟农民自身利益挂上了钩,现在是从生产到生活,村民们开始想方设法节约用水。

“一提一补”,是北苏闸村2015年以来实行的节水机制——先将电费上提,按浇地的用电量收取电费;再将电费提价部分和政府补贴部分按照土地亩数平均下发。这样,土地亩数一样的人家补的钱一样多,但同时浇地用水量越少越受益。

北苏闸乃至整个桃城区都属于严重缺水地区。其中,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80%以上。因此,“一提一补”的推行对节水意义很大。

村民们也算清了这笔账的关键——节水。

改变显而易见。过去村民浇地不算水账,不想省水图省事,挡大埝、修大畦、浇大水,一亩地一个小时浇不完。现在纷纷平整土地,挡小埝、隔小畦,还买来百余米长的“小白龙”引水浇地,不到半个小时就浇完一亩地。

除推行“一提一补”节水新机制外,为了进一步压采地下水,北苏闸村还积极进行种植结构调整。

在北苏闸村北的一片耕地上,记者看到,田里种植的并不是常见的夏玉米,而是一排排山楂树。

“以前这些地方种的都是小麦和玉米,现在改种山楂了。和小麦相比,山楂的用水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村民苏长青介绍,“这些山楂是2015年种的,由于山楂6年才能结果,前5年每亩山楂国家每年补贴900元。”

“等明年山楂到了盛果期,平均亩产预计能到2000公斤左右。市场好的话,一亩地可以挣四五千元。”苏长青说。

“最关键的还是省水。咱们村现在已经推广了1200亩山楂,按照每亩节水180立方米计算,一年就能压减地下水开采20多万立方米。仅这一项省的水,就够全村人好几年的生活用水量了。”英立勤补充道。

“未来,我们村将继续调整种植结构,逐步把小麦、玉米改种为节水作物或者经济树木,早日实现压采富民的目标。”安永吉说。(河北日报记者王思达、焦磊)

采访手记

笑脸墙的背后

北苏闸村委会南侧,是村史馆。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笑脸墙:墙上贴着全村430多户村民的笑脸,这里有耄耋老人,有青壮年,也有牙牙学语的婴儿,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

北苏闸村村民们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是记者几天采访下来,最直观、最深刻的感受——无论是走进村民家参观,还是来到蔬菜大棚和种植户攀谈,抑或是和路边乘凉的村民闲聊,村民们的满足,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

事实上,和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相比,北苏闸村可谓普普通通。那么,村民们的幸福感究竟从何而来呢?我想,应该来自于实实在在的民生实惠。

这份实惠,需要收入作基础。

村里的收入主要是高速公路占地补偿款,钱怎么花?经过充分民主讨论,他们最终把钱用在了老百姓迫切需要的道路硬化和上下水改造上,出行便利了、厕所干净了,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也得到了提升。

农民的个人收入怎么办?面对地下水压采任务,村里没有盲目让农民退耕、休耕,而是因地制宜,采取了发展大棚蔬菜种植的增收方式。近年来,又学习其他村镇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开展山楂种植,探索实现增收节水两相宜的方式。

这份实惠,需要从方方面面去搭建。

既需要有效的基层治理去推动,又需要细化到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去落实。这样,才能在一个小小乡村,一笔笔勾画出一幅环境整洁舒适,生活和和美美的小康图画。

漫步北苏闸村,可见村民们的院子里,有的种着山楂、柿子,有的种着核桃或花草,像一个个微果园、微花园。

这些小图景,或许将成为北苏闸村村史馆里的一个个定格画面,记录下今日美好生活,铺展着走向未来的路。(文/河北日报记者王思达)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