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全国重要优势产区之一 河北小麦的进化之路

2020-05-07 05:40:05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产量飞跃

亩产几十斤到亩产千斤

“如今,在河北大平原的大部分区域,小麦亩产千斤已经司空见惯,部分地块亩产最高纪录甚至超过700公斤。如此高的产量,让小麦作为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的地位更加稳固。”李辉介绍。

然而,小麦产量如此之高,不过是近几十年甚至近十几年的事情。在很长一段历史时间里,小麦的亩产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李辉告诉记者,早期小麦传入中国后能够逐步得到推广,并不是因为其产量有多高,而是因为其加工特性好。

“在小麦传入中国以前,我国先民在距今9000年到8000年的这段时间里,已经成功地种出了粟(小米)、黍(黄米)、水稻等谷物。小麦虽然在4000年前传入中国,但当时人们只能像吃稻米一样食用小麦,称‘麦饭’,因其颗粒坚硬、口味较差、不便消化,产量比起粟和黍也无优势,因此种植并不广泛。”李辉介绍。

“战国晚期,我国出现石磨,至西汉时,石磨应用已较普遍。有了石磨后,麦由粒食变为‘面食’,小麦加工性能好、口感细腻的特点得到凸显。随着汉代以后石磨的推广,小麦的种植面积才日渐扩大。”李辉说。

中唐以后,粟麦轮作推广,小麦逐渐取得了与粟并驾齐驱的地位,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实行的“两税法”已明确将麦作为赋税征收的对象。到了宋代,虽然粟、麦、稻为中国主粮,但相对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北方小麦生产消费已远超小米。

此后的数百年中,小麦一直是中国北方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但由于受品种以及种植水平的限制,其单位产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亩产100多斤甚至几十斤都属正常。

根据我省多地方志资料记载,民国时期,我省小麦亩产一般为一百多斤。例如,《平乡县志料》记载,河北平乡“小麦产旧漳河沿岸者最佳,产量每亩一百五六十斤,或一百七八十斤不等”。

“除科技水平、种植条件相对较差之外,当时小麦亩产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品种落后。在古代社会,人们没有育种的概念。直到20世纪初,育种概念才逐渐产生。当时,人们采用系统选育的土方法,即从现有品种的自然变异中,选出优良变异个体进行种植,经连续选优去劣,育成新品种。当时,河北农民种的都是自己选育的农家种,名字也很接地气,如红秃头、和尚头等。但这种育种方式,对产量增加的贡献率比较有限。”李辉说。

20世纪40年代,更为先进的杂交选育开始出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小麦开始了大规模杂交育种和种植推广。

“新中国成立后,我省历代小麦育种人针对当时的需求和问题,培育了一系列优良小麦品种,在我省先后经历的6次较大规模的小麦品种更换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李辉表示。

我省小麦第一次品种更新,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当时,为了解决传统农家种产量低、易感锈病等问题,河北农科院原农作物研究所培育了石家庄407、辛石麦等小麦品种。这些品种具有抗寒、抗锈病、高产稳产等特点,品种产量可达100—150公斤/亩,全省小麦平均亩产也由36公斤提高到50公斤。

此后,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后期,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我省先后进行了4次较大规模的小麦品种更新。其间,河北农科院原农作物研究所、河北农业大学、石家庄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培育的多个小麦品种,在小麦品种更新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些新品种主要解决的,是抗病、抗倒伏、早熟、高产等问题,全省小麦的亩产也由20世纪50年代末的60公斤,逐步提高到300公斤以上。”李辉说。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针对增产和提高加工品质等需求,我省小麦完成了第六次品种更新。其中,由河北农科院原农作物研究所培育的冀麦30号,品种产量达到550公斤/亩,在黄淮麦区和新疆等8个省、自治区累计推广面积超一亿亩。全省小麦平均亩产也由300公斤提高到380公斤。

“到本世纪初,在我省小麦种植条件较好的太行山、燕山山前平原地区,小麦亩产1000斤已经比较普遍。加之上世纪70年代以后,我省大部分平原区已经实行冬小麦和玉米轮作,在21世纪初的山前平原地区,吨粮田的目标(即周年亩总产超过1000公斤)已经实现。”李辉说。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