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全国重要优势产区之一 河北小麦的进化之路

2020-05-07 05:40:05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河北农科院原农作物研究所培育的冀麦3号,于1982年获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 李辉供图

■阅读提示

小麦,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小麦也一直作为中国传统农耕社会中的“五谷”之一,占据着重要地位。河北也是全国重要的小麦优势产区之一。

其实,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种植历史的小麦,原本是地地道道的“外来物种”。

2019年6月14日,河北唐山遵化市东新庄镇后毛庄村农民在收割小麦(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刘满仓摄

外来作物

历经两次进化传入中国

面食,是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北方人几乎每天都离不开的一种主食。面食的主要来源,则是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占据重要地位的粮食作物——小麦。

自古以来,“麦”就是我国“五谷”之一。虽然长期以来,人们对五谷到底指什么存在争议,但无论是“稻、黍、稷、麦、菽”的说法,还是“麻、黍、稷、麦、菽”的说法,抑或是《周礼·天官·疾医》中记载的“麻、黍、稷、麦、豆”的说法,“麦”都未缺席。

很多人由此认为,我们今天生活中最常见的“麦子”——小麦,应该是原产于我国的一种主粮作物。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如今的考古学界已经公认,小麦是地道的西亚物种,它的故乡位于今天西亚的两河流域地区。在那里,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小麦遗存,距今约1万年。

但那时候的小麦,和现在人们普遍种植的小麦,并不完全一样。

在长期演化的过程中,小麦发生过两次从量变到质变的重要进化。这种进化,还得从植物细胞里的染色体说起。

“染色体是生物细胞核里的一种物质,是生物遗传的主要物质基础,每种生物的细胞核里都含有一定数量的染色体。细胞有两套相同染色体的植物,叫作二倍体植物。具有多于两套染色体的植物,就叫作多倍体植物。相对来说,多倍体植物具有生命力强、高产优质等特点。”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副所长李辉告诉记者。

和如今普遍种植的六倍体小麦不同,最早发现于西亚地区的小麦,是二倍体小麦,也叫一粒系小麦。

研究表明,一粒系小麦的长期栽培过程中,与一种跟它生长在一起的禾本科野草——野生二倍体的拟山羊草,发生了天然传粉杂交,进化成为有28条染色体的四倍体二粒系小麦。二粒系小麦每小穗有两朵花结实,比一粒系小麦籽粒大一些,穗轴也变得较硬,产量也提高了。

这,就是小麦演变史上的第一次进化。

在二粒系小麦的种植过程中,一种叫节节草的野生植物又跟二粒系小麦发生了杂交,杂交后代经过染色体天然加倍后,表现出穗大籽粒多的特征,由此发展成为现代小麦的祖先——六倍体小麦,也叫普通小麦。

这,则是小麦的第二次进化。

“我们今天能看到的这些小麦品种,基本都是六倍体普通小麦。如今,世界上普通小麦的种植面积,占小麦种植总面积的90%以上。”李辉说。

那么,普通小麦又是何时传入中国的呢?

关于小麦传入中国的时间,从历史文献中能够查到一些线索。例如,《左传·成公十八年》中记载:“周子有兄而無慧,不能辨菽麥(麦),故不可立”。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北方地区已经开始广泛种植小麦了。

不仅如此,在中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即商代晚期甲骨文中也已经出现过关于小麦的记载,并为探讨小麦的传入提供了一些蛛丝马迹。例如,甲骨文中的“来”和“麦”这两个字都被诠释为麦类作物,前者一般被释为小麦,后者被释为大麦。

“‘来’字是个象形文字,本意应该是专指小麦,但后来却被转义为‘来来去去’的来,因此有学者认为这就暗示了小麦外来的含义,但也有学者持不同的意见。不论如何,甲骨文中出现的‘来’字明确地证实,小麦至迟在距今3300年前后的殷商时期已经传入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志军分析。

除文献记载外,近年来不断推进的考古发掘,为小麦传入中国时间的确定提供了更精确的参考。

“据不完全统计,21世纪以来,正式发表或报道的有关早期小麦遗存的发现已经多达数十例。这些遗址多分布在甘肃、河南、山东、陕西、新疆、青海等地。综合这些考古遗址出土早期小麦遗存的年代信息,我们可以确定,最晚在距今4000年以前,小麦已经传入到中国境内,并广泛分布在中国北方地区以及西部地区。”赵志军认为,“其中,距今年代最早的是山东胶州赵家庄遗址出土小麦遗存,距今约4500年。”

专家认为,虽然这些考古遗址中,目前没有位于河北的遗址。但考虑到当时的河北南部地区也属于新石器时代以及青铜时代华夏文明的核心区域,加之河北正好处于小麦自西向东的传播路线上,同一时期的河北地区,也应开始了小麦种植。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