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乡愁
清秀的女子轻摇罗扇,牧羊人驱赶羊群远去只留下一个背影,童子欢快地弹奏琵琶……太行山的壁画“活”了。
2019年4月20日,贾慧献和学生们运营的“太行人家”公众号发了一篇《太行壁画的前世今生》,文章将古朴的壁画原图和电脑修复后活化的动图放在一起,用电脑技术再现壁画的魅力,引来数千网友的评论和点赞。
制作这些动图的,是河北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五年级学生刘畅等人。临摹、提取、润色,是他们的基本功之一。但如何通过电脑软件把壁画做成动图,刘畅和同伴们最初都不会。
“我们在网上找视频制作学习资源一点点自学,为了让人物动作看上去更自然,通常一幅壁画要试六七种动法,才能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刘畅说。
“创新的技术还原了古代壁画的美,这也是对我们文化遗产的一种尊重和传承。”
“许多宝贵的艺术正在默默消失,没有你们的关注,或许就是永别。”
“牧羊人那张真的太可爱了。请问作者,这是太行山的哪里?”
……
“网友对太行壁画这么喜爱,让我们相信,打动我们的也同样能打动更多人。多一个人关注河北乡土文化,我们就多一份力量。”贾慧献说。
对太行古建和壁画、水乡技艺、地域方言的整理记录,并不单纯为留住,而是要从这些记录中挖掘更大的价值。
前不久,阿里巴巴公司从事互联网智能语音识别系统开发的人员与傅林建立了联系,他们对方言调查成果很感兴趣,因为人工智能产品未来要实现的功能之一,就是能使用更多方言进行人机对话,提高互动的水平。
“我们也没想到,看似冷门、小众的方言资源,其实是互联网企业眼中智能语音分析系统开发非常有价值的资源。”傅林说。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现乡土文化的新价值。
其实,每个本乡本土人,都需要从当地文化中找寻精神寄托。
“发音人说的每一句话,不是干巴巴的语音、词汇和语法,而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他们,带着真挚的情感,讲述他们在这片土地发生的故事。”傅林说。
其实最初,很多人并不明白傅林他们在做什么,有人甚至以为他们是骗子,还偷偷提醒学生们不要上当。但时间长了,许多发音人感受到这份工作有意义。
在录音的最后,每位发音人可以自由发挥,对镜头讲一段话。
臧国安是这样讲的:“我一直在想这么多人费这么大劲录音是为什么呢,现在想明白一点,再过50年,我孙子要看了这个视频,就能知道他爷爷当年是怎么说话的,这多好啊。”
朴实的语言,说出了最实在的感情。我们的文化根脉和自信,就是要在这样的记录、传承中代代延续。(河北日报记者李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