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扎实厚重的抗战题材力作
——聚焦程雪莉报告文学《寻找平山团》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5-12-04 08:55:52  责任编辑:孙明霞

    一次扎实的有意义的讲述

    □雷达(著名评论家)

    可以说,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个意外惊喜,那就是作家进行了一次扎实的有意义的讲述。对于平山,对于战争年代发生在那里的一些故事、一些英雄人物,我们以往或许有一些了解,但打开这本书,我们发现以前了解的不过是一些边边角角,有许多事情我们不知道,或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书中的内容非常丰富,这是我的一个突出感受。这不是一本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应景之作,也不是一个临时抱佛脚的命题,作者为之扎扎实实创作了五年。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程雪莉的创作值得称赞。

    书中,作者对于平山人民奋起抗敌的英勇事迹写得非常饱满。描述平山团抗日英雄令敌人闻风丧胆,这是其一;还有一个,是关于平山人民的抗日精神,有很多老百姓敢于和敌人面对面拼杀,许多烈士牺牲得非常悲壮,还有柏叶沟百姓为掩护八路军战士英勇献身的感人故事等。这种面对侵略者所表现出来的英勇和血性是特别有价值的,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体现。

    红色平山是中国革命的一个缩影,这段历史非常丰富,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其中的许多故事,我们以往了解得并不充分,程雪莉都在书中进行了完整清晰的描述。比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19岁的平山青年曹火星在土炕上写的一首歌,此后传唱大江南北;沙飞,中国新闻摄影的奠基人,他的图片把长城和中华民族联系在一起,白求恩大夫几张著名的图片就是他的作品;雷烨,在平山县曹家庄遭遇日寇包围,终因寡不敌众,壮烈殉国。我所欣赏的,是这本书不单单是写平山籍人,它还写到了中国革命的精英,这是这本书最了不起的地方。

    回望历史的真情厚重之作

    □汪守德(著名评论家)

    这部作品以著名的平山团的诞生及其征战的历史为线索,为今天的读者完成了一次深情的历史回望与叙述,让逐渐冷却远去的岁月得以清晰且富于热度的显影与还原。其敬意满怀的钩沉,带血带泪的追寻,含情含恨的书写,使作品成为一部饱含心血、文学性和穿透力很强的作品。作者以从容锐利的笔触一下子扎到历史的深处,而历史本身的丰富与精彩,使作品具有了深蕴厚重、令人惊奇的品格,令人不能不佩服在这样一个文弱女子的身体里,竟蕴含着如此巨大的政治激情与写作能量。

    海量资料的检索与积累,采访对象达百人之多,这意味着艰辛无比的劳作。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作者用采访与写作来努力接近、思考、激活和还原历史,从而成就了这部厚重深沉、对于个人而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从历史记忆中获得和激起的对往昔的复杂感受,对敌寇的无比痛恨,对先辈的深挚敬佩,都使其写作成为真诚的文学写作和历史写作,也是灼热的精神写作和情感写作。因此,这又是一部以深耕细作方式写就的大气之作,在其非虚构的框架中施以精致与讲究的散文式笔法,来书写这块她所无限热爱和寄托真情的土地,使之真正具有了独特的文学品格。

    作者值得称道的地方还在于,她并没有受当下一些有关抗战的訾议所左右,既不曾彷徨,也没有犹疑,而是坚持以正确的历史观、战争观和价值观指导自己的写作。以忠于历史的态度把握和写就这样一部作品,这也许就是对英雄最好的祭奠,对历史最好的诠释。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是一部既好读、耐读,又值得细读、精读,能够使精神相通、心灵净化,并能让人真诚由衷地致敬历史的作品。

相关新闻

报告文学《香炉》全景展示干部好榜样谷文昌

2015-10-09 10:58:29

1958年春天,东山人民在县委的领导下,再次与风妖叫板、与沙虎较量,在白埕、湖塘、梧龙、山口等地一鼓作气种下了1000多万株木麻黄。

河北报告文学新崛起探因

2015-04-03 08:23:57

近年来,河北省报告文学创作风生水起,在鲁迅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评选中屡有斩获。为什么河北省报告文学创作能够受到全国文坛的关注,实现新崛起呢?笔者认为,河北作家有效地解决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专家研讨长篇报告文学《中国葫芦峪》

2015-03-16 09:24:03

由《中国作家》杂志和河北作家协会联合主办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中国葫芦峪》研讨会14日在北京举行。

相关搜索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