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聚焦河北

中国最大地下水“大漏斗”治理显成效

2022-03-31 12:53:41 来源:新华社

扫码阅读手机版

2021年5月12日,农民在河北辛集市马兰农场节水小麦田里劳作。(辛集市委宣传部供图 李秋华摄)

新华社石家庄3月29日电 题:中国最大地下水“大漏斗”治理显成效

新华社记者李凤双、齐雷杰、赵鸿宇

“我刚给麦田浇了返青水,麦收前最多再浇一次水就够了。”春分时节,华北平原冬小麦迎来春灌。望着青青的麦苗,河北省辛集市马兰村村民刘志军说,家里7亩小麦都是节水品种“马兰1号”。

相比普通小麦开春后浇四五次水(每亩地每次浇水40多立方米),“马兰1号”只浇一两次水就能稳产。

华北平原是中国小麦主产区。数十年来,缺水的华北依靠超采地下水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其中,河北人均水资源量只有300多立方米,是中国平均水平的七分之一,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因多年超采,河北形成近7万平方千米地下水漏斗区,面积全国最大。

面对超采引发的地下水位下降、湿地萎缩、地面沉降等问题,2014年以来河北等地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首要措施是节约用水,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

河北75%地下水用于农业灌溉,要节水就要压减农业用水量。

“马兰1号”是马兰农场培育的节水小麦品种之一。农场技术场长张冲说,多年来,农场近20个节水小麦品种推广遍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地,覆盖面积3500多万亩,累计助力节水超125亿立方米。

河北一些地方推行季节性休耕、旱作雨养,推广抗旱节水品种,压减农业用水量。“大水漫灌”的浇地方式,也在部分地区成为历史。河北宁晋县米家庄二村村民高现军说,村里农田用上了喷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现在种植小麦、玉米用水量不到原来一半。

在河北部分城市,园林绿化、公厕冲洗等都使用污水处理厂外排中水。一批工业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一水多用、循环利用。

邯郸富亿达纺织有限公司投资1300万元引进水循环系统,企业每天新增用水量由200多立方米减少为不到1立方米。在邢台德龙钢铁公司,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循环使用,实现污废水“零排放”。

自古以来,中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世界最大调水工程——中国南水北调工程,为缓解华北地下水超采提供巨大助力。

2014年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如今,中线工程向石家庄、北京、天津等20多座大中城市、130个县供水,已成为京津冀豫沿线大中城市主力水源。一大批抽水井“下岗”,地下水源得以“休养生息”。

“过去我们吃井水,水质太硬,煮水没几天,水壶上就有厚厚一层水垢。”河北曲周县白寨镇王庄村村民王庆国说。2020年,村民们告别苦咸水,喝上了丹江口水库调来的甘甜长江水。

到今年底,河北南水北调受水区2872万农村人口将吃上长江水。

华北多地还开展河渠、湖泊生态补水,弥补地下水“亏空”。

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流经蒙、晋、冀、京、津,部分河段曾多年干涸断流。

近日,山西册田水库开闸,永定河春季补水全面启动。865公里长的河道,今年计划全线通水100天,补水量达7.92亿立方米。恢复“流动”的永定河,成为京津冀绿色生态廊道和地下水补水通道。

“之前几十年,村边永定河干得见了底儿,河床变荒地,风吹沙尘起。这几年实施生态补水,你看现在治理得多好!”河北固安县新兴产业园区东北村村民王刚说。

“华北明珠”白洋淀,也因生态补水焕发迷人风采。

在20世纪,白洋淀曾多次“干淀”,淀区能跑马车、开拖拉机。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吴海梅说,近年来,通过生态补水,白洋淀面积由170多平方公里恢复至275平方公里左右,水位稳定在7米左右,“华北之肾”功能恢复。

河北省水利厅数据显示,近年来,河北向70多条河道补水140多亿立方米。滏阳河、拒马河、大清河等河流重现水清岸绿美景,沿线地下水得到回补。滹沱河石家庄段沿河两侧10公里范围内地下水位显著回升,最大升幅超1.9米。

部分地区推动河湖、沟渠、坑塘互联互通,打造水资源调蓄体系。去年雨季,衡水市引蓄洪沥水2.4亿多立方米,2800多个坑塘“沟满壕平”,地下水有效回补。

通过“节、引、调、补、蓄、管”综合措施,到2021年底,河北累计关停取水井13万多眼,累计压减地下水超采量52.3亿立方米,全省超采区地下水位整体回升,深、浅层地下水位同比分别回升5.12米、1.87米。

到今年底,河北将提前完成到2035年压减59.7亿立方米的治理任务。(参与采写:张涛、郭雅茹)

责任编辑:郑晓娟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