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 ,河北省大运河文化遗产这样保护利用
划重点 ,河北省大运河文化遗产这样保护利用
扫码阅读手机版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陈学涛 郑皓天)“寄语飞南归北雁,大河头尾是家川。”大运河河北段上连京津、下接鲁豫,是连接雄安新区、承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区域。3月30日,从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河北省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2年3月30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将于2022年6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是河北省第一部关于大运河的专项法规,为加强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河北省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条例》都有哪些关键内容呢,我们为大家梳理一下。
明确了保护范围
该条例明确保护范围要求,规定本条例所称大运河,是指中国大运河河北段,包括北运河、南运河、卫运河、卫河、永济渠遗址和河北雄安新区白洋淀与大运河连通部分。
划定了大运河文化遗产范围
大运河文化遗产,包括列入大运河文化遗产名录的大运河水工遗存、各类伴生历史遗存等物质文化遗产和与大运河相关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做好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
条例规定要求划定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和管控区及实行考古前置,优化水资源配置,对大运河进行生态补水,改善大运河水质。对河道内违法耕种的滩地进行退耕,对裸露河滩进行生态修复,对违法占用河堤的建(构)筑物进行清除。严格禁止损毁、破坏大运河水工设施,擅自填堵、占用、拆毁、覆盖大运河河道等危害大运河物质文化遗产的行为。
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条例规定统筹建设传习所、传承基地、展示中心等保护传承设施,鼓励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做好非遗成果保存工作。实施大运河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开展生产性保护,扶持、宣传、推广老字号品牌。推动非遗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开展非遗研究。
大运河承载的不仅是自然风光和运河儿女的悠悠乡愁,更重要的是那流淌千百年的历史文脉,这才是运河文化最为恒久的魅力所在。遗存承载的文化、活态流淌的文化、凝结历史的文化,正是有了这些,大运河才有了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相信在《河北省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条例》的护航下,河北将持续高质量推进河北段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续写千年运河的壮美篇章。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