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高速看中国”河北篇·民族团结之旅|三代人接续奋斗铸就塞罕坝精神
“沿着高速看中国”河北篇·民族团结之旅|三代人接续奋斗铸就塞罕坝精神
扫码阅读手机版
视频摄制:河北日报记者 曹智
看坝上风光,赏民族风情。6月下旬,笔者从大广高速转承围高速,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门口。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最北部,距离北京北部385公里,属大兴安岭余脉。当地人告诉我们,清代初年,这里是漠南蒙古两部族的游牧地。蒙古族人认为这是神灵之山,又因这里风景如画,所以称它为赛堪达巴汉。赛堪是美好、美丽的意思。达巴汉是高岭、高原的意思。赛堪达巴汉意即美丽的高岭,后来蒙汉合璧,转音为塞罕坝。
汽车在林海中穿行,路旁一株株30多米高的松树整齐挺拔。
十多分钟后,我们来到“王尚海纪念林”。拍打着高耸结实的树木,很难想象,半个多世纪前,因过度砍伐,这里“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风一起,漫天的黄沙就奔着京津吹去。人们常用“屋顶扬沙”形容这样的情景。
为改变这种情况,1962年,一支来自全国18个省(市、区)的127名大中专毕业生放弃城市优越生活,开赴坝上地区,与当地242名干部、农民工一起组建塞罕坝机械林场,进军浑善达克沙地,开始艰苦创业。
塞罕坝机械林场工作人员介绍,围场是我国唯一的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当地少数民族多。最初的369人大家庭中,就有不少人是满族、蒙古族、回族等。在造林过程中,大家已经没有民族的区分,同甘共苦,共克难关。
第一年,他们造林千亩,成活率不到5%;第二年再造林1240亩,成活率不到8%。两次造林失败,一度让这支队伍情绪低沉。
“1964年春,全场干部职工齐聚马蹄坑开展会战,饿了就伴着雪水啃冰冷窝头,大干3天,造林516亩,成活率达到96.6%,开创了国内机械种植针叶林的先河。”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书记安长明回忆说,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顶风冒雪,夜以继日,反复试验改进机械,对每块地进行研究,对每棵苗进行分析,终于取得了造林的决定性胜利。
老书记王尚海弥留之际,指着林海方向,艰难说出“塞……罕……坝……”三个字。遵从遗愿,他的骨灰被撒在马蹄坑,伴他长眠的松林被命名为“王尚海纪念林”。
6月2日拍摄的位于塞罕坝机械林场内的亮兵台(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金皓原 摄
马蹄坑会战后,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三代塞罕坝人坚持植树造林,建设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百万亩人工林海。
从1962年至2020年底,塞罕坝森林面积由24万亩增加到115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8%提高到82%。林木总蓄积量由33万立方米增加到1036万立方米。
黄沙被紧紧锁在丛林深处。从1962年至2020年底,塞罕坝的无霜期由52天增加到64天,年均大风天数由83天减少到53天。上世纪50年代,北京年平均沙尘天数为56.2天,近年,北京春季沙尘天数减少七成多。如今,塞罕坝每年为京津地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2.74亿多立方米,释放氧气57万多吨,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
多民族共同创业,多民族共同守业。
近60年的造林过程中,林场不断吸收满族、蒙古族、回族等人员进入队伍。孙双印就是其中一员。
在“王尚海纪念林”旁,笔者遇到塞罕坝机械林场林业科工作人员孙双印。“这块林地营林基本完成,我正在检查是否有遗漏的地方。”他一边在林地进行踏勘,一边拿着表格记录。
随着林木的增加,林业科的工作重心从造林逐渐转为营林。通过间伐、抚育等手段,让其他树种穿插落户,逐渐把林子培育成混交、异龄、复层林。“如今,我们正在开展营林盲区全清零行动,力争把每一片林子都管理好。让近自然模式在森林的每个地方都能得到体现。”他说。
“我是满族,2008年毕业后就一直在林场工作。尽管我的父母不是林场职工,但我知道,不少满族三代人都把青春奉献给了林场。就拿我工作的林业科来说,也是由多民族组成的队伍。工作中,大家都一门心思要把林子管护、经营好。”孙双印说。
漫步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小镇,售卖特产的商店鳞次栉比,满蒙民族特色扑面而来。
6月2日拍摄的塞罕坝机械林场美景(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
“7月5日,防火期结束,塞罕坝也将进入旅游旺季。看,我的屋子已经收拾干净,期待客人的光临。”在总场小镇“亚红农家院”前,负责人亚红热情地邀请笔者进院参观。
她指着干净整洁的屋内陈设介绍,近年来,塞罕坝的美景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她是满族,她的农家院颇有当地特色,旅游旺季经常爆满。今年,一些市民已经提前联系预定。
贡嘎是蒙古族,他也在为旅游旺季的到来做准备。“6月下旬,一些零星的外地游客已经到来。到了旅游旺季,每天这里都有数不清的游客乘坐我的车辆游览。我要把它收拾好,方便接送。”他一边擦拭越野车,一边高兴地说。
“我们的度假村,就是民族团结的一个缩影,运营团队是汉族、满族、蒙古族团结合作的大家庭。”在蒙古大营度假村,接待经理马冠军告诉笔者,蒙古大营度假村里有54个蒙古包,每个蒙古包设置两个床位,非常受游客欢迎。这里,有专门的蒙古包,能让人们在里面进行“诈马宴”,颇具蒙古特色。他们还会进行一些民族表演。
塞罕坝机械林场蒙古大营度假村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 河北日报记者 曹智摄
大规模营造林活动,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带动周边地区乡村旅游、养殖业、山野物资、手工艺品、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林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托百万亩森林资源,积极发展绿化苗木、森林旅游等绿色生态产业,每年可增加各族群众收入6亿多元。
汽车沿着道路驶入林子深处,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亮兵台前。
巨大的石块四周,一株株挺拔的树木就像整装待发的士兵,气势非凡。以前,这里是多民族“肄武绥藩”的练兵场。如今,这里成了多民族合作营造林的舞台。从亮兵台到马蹄坑,民族团结精神随处都能体会到。
近年来,塞罕坝机械林场在民族团结方面的工作获得了肯定。该林场曾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塞罕坝机械林场原场长田军曾获得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近期,民族团结在塞罕坝又有了新的内涵。今年5月,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与塞罕坝机械林场签约合作,双方将依据各民族团结合作的历程共同打造“心系党魂、情系塞罕坝”原创现实题材舞台剧;双方专家还将共同开展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为世界贡献了生态治理的中国智慧。 (河北日报记者 曹智 通讯员 王崇)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