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走进河博《同在东方—亚洲古代文明展》:和谐共生 山水一脉

2020-12-18 05:32:27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文”润人心,和谐共生鉴今朝

“大明皇帝遣太监郑和、王贵通等昭告于佛世尊……”如果不是一次无意间的“蓦然回首”,这幅郑和《布施锡兰山佛寺碑》拓片,或许会就此擦肩而过。

锡兰山,即今之斯里兰卡。郑和下西洋,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从永乐三年(1405年)首次率庞大船队通使西洋,到宣德八年(1433年)的28年间,郑和七下西洋,历经30余国,对海上交往影响深远。“拓片上有中文、泰米尔文和波斯文三种文字,分别代表明朝皇帝向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神灵祈愿和供养……”河北博物院志愿者讲解员王娟说,拓片反映了海上丝绸之路不同族群、语言和宗教文化共存的现象。

三种成熟文字共聚于一张拓片,静静诉说着600多年前的波澜壮阔和友好往来。而不远处,一种更古老文字已刻于圆筒上数千年:楔形文字圆筒形碑文,约公元前19世纪,碑文共70行。学者破译解读为——

“强大的辛伊丁纳姆被众神赋予掌管正义之王位,并在底格里斯河畔大兴土木,成功将流水引向首都拉尔萨,直至永远,特立此碑为铭……”

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人类长河中,最早的文明之光出现在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约5000年前,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记录契约、财产清单、赞美歌、祈祷等内容。如史诗《吉尔伽美什》和世界上最早的和平条约“银板文书”等,均以楔形文字形式留存下来。展厅中,那件楔形文字黏土版文书,镌刻着亚述国王阿达德・尼拉里一世下令完成亚述城“新都大城墙”的指令。

然而,风起云涌,持续3000多年的楔形文字历经多次演化,最终消亡于历史长河中。其火种则燎原于远方,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在此基础上创造了22个腓尼基字母——这,是世界字母文字的开端。

文字的诞生和演变,深藏惊心动魄。这也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上演。

“印度河流域文明相对保守,在公元前2500年前后达到成熟期,宗教色彩浓厚,深深影响着周边……”河北师范大学考古系教授、国际岩画断代中心主任汤惠生,曾带领联合考古队对印度河流域哈拉帕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在印度河谷上游,断崖、独石、鹅卵石、基岩等,凡有石面处,大都镌刻着古老文字或图像。包括大量犍陀罗时期的萃堵坡和佛像,以及各种题铭,铭文题记包括佉卢文、婆罗米文、粟特文、帕提亚文、希伯来文……然而,丰富遗存和眼前苍凉,构成鲜明对比。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指文采,但释为“文字”或“文化”,或更能带来历史深处的回响、文明痛处的回音。中国汉字,穿越久远时空,在博大精深中演绎着生生不息——

“般无咎全甲刻辞”“有蚀卜骨刻辞”“土方征涂朱卜骨刻辞”——展厅壁上三幅图画,将人们带入甲骨文世界。作为目前中国所知最早成体系的汉字,约4500个单字,已破译约三分之一,并已具备“象形”“会意”“指事”等汉字造字法。其特点凝结在后世汉字上,也反映在我省20世纪考古发掘的中山篆上。

“修长劲健、肃穆绮丽,是中山篆书写特点。特别是‘中山三器’铭文,不单是记录,更有美术功能……”不久前编撰出版《战国中山三器铭文》的河北博物院副研究馆员郝建文说。文字,凝结着信仰、审美、志趣、情感,乃至筋骨和思维。而考古学家正是得益于对中山篆的解读,揭开了战国中山国的神秘面纱,且基本弄清其王族世系、文化风貌,印证了其不断融入中华文明的历程。

由文字始,寻觅踪影、回溯历史、考证制度、更正典籍、复原场景……文化和文明,一点点鲜活。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

“文物的价值,在于穿越时空,诉说过往,启迪今天,面向未来。”河北博物院院长罗向军说,亚洲古老文明交相辉映,不同族群、语言和宗教文化共存互惠,共同为文明发展进步作出重要贡献。(河北日报记者龚正龙)

图片由河北日报记者赵海江 龚正龙摄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