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霸州胜芳镇红光街:我们都是“全面小康”的追梦人

2020-09-30 14:42:30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2020年中秋节前夕,霸州市胜芳镇红光街为村民发放福利款。通讯员孟庆凯摄。

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邢亚南 河北日报记者孟宪峰)“您拿好,自己再数一遍,这是你们家的福利。”中秋节前夕,胜芳镇红光街街委会里,村民孟宪顺从会计手里接过福利款,高兴得合不拢嘴。“我们村跑步进入了小康社会,”保障全面的社会福利,高标准建设的现代化社区,功能完善的配套设施,村民服务中心、健身路径、红白理事会、文化剧场、村史馆样样齐备,在红光街村民眼里,这就是他们期盼的小康社会。从家底薄、群众不富裕,到村街固定资产2.7亿元、年集体经济收入2100万元,人均纯收入15000元,红光街两委将初心写在全民奔小康的征程上,带领全村人共同追梦,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发展之路。

●担使命,不遗余力壮大集体经济

时间倒回到1999年,当时红光街固定资产只有30万元,这让一心给老百姓谋福利的村街两委犯了难。刚上任的党支部书记许生奎深知,只有壮大了集体经济,才能带给老百姓更多的实惠。于是,他带领村“两委”一班人,按照“整合资源、盘活资产、综合利用”的发展思路,努力壮大村街集体经济。

找准路子、打好“优势牌”,红光街发展的制胜法宝。2001年,针对胜芳外来打工人员较多、居住分散等情况,红光街兴建了外来人口居住小区出租给外来打工者,年创收40万元;2003年改建小学、建立鸿昇小区,当年盈利400万元;2004年将原红光酒楼改造为服装专业市场,年增收50万元;2005年引进驾校项目,年增收15万元;2006年改建二三类工业区,增收100万元。稳扎稳打,一系列的组合牌让红光街赚到了改革发展的“第一桶金”。仅仅6年的时间,红光街从全镇的落后街村逐步走向排头,集体经济实现了巨大的跨越,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红光街文化礼堂里,红光街京评梆小剧团正在为村民进行文艺演出。(资料片)

●建民居,全力改善村民居住环境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村两委班子的心里,街村的发展依靠村民、更为了村民。为进一步改善村民居住环境,2007年,街村两委响应政府号召,因地制宜,将新民居建设和城中村改造结合起来,通过“平改楼”实现土地的集体利用。为了让村民住上价廉质高的新居,街村两委不辞辛苦,多方学习、引进人才、不分昼夜、全身心投入到鸿昇新区的建设。从前期手续到打桩盖楼,两委班子始终坚守一线,用村民的话说,村干部每天不是去工地,就是在去工地的路上。2013年10月,1200户楼房全部交付使用。红光街居民住进崭新的楼房,他们成为了全镇人民羡慕的对象。

“街村长远发展才是硬道理”, 街村两委立足长远,转型升级“造血”。新民居建成后,街村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将社区周边底商70余家门店,打造成商贸市场一条街,先后投资建设了社区医院、社区幼儿园,临街商业门脸全部归街村集体所有并对外出租,带动了集体财富的快速增长。截至2019年底,村街集体累计固定资产达2.7亿元。

红光街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图为重温入党誓词。(资料片)

●谋福利,发展成果村民共享

集体实力雄厚了,要让百姓得实惠。用许生奎的话说就是“要让红光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真正把收益用于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让广大村民真正享受发展成果,才能实现街村发展和百姓福祉的共赢互促。红光街先后投资3500余万元建设了高标准、配套设施完善的新红光小学;对老街18条道路进行了硬化、绿化、亮化;对辖区下水道全部实施改造;建成占地2000多平米的鸿昇社区服务中心,成为胜芳镇首个社区服务中心;修建了三个健身广场、12条健身路径。2016年投资200余万元改善社区环境,安装太阳能路灯136盏、建立鸿昇社区小剧场和红光街村史馆等等,确确实实做到了发展成果全村共享。

如今的红光街人搬进了崭新的楼房住有所居;55周岁以上的老人每月领着700元的“退休金”,老有所养;学生走进了高标准的教学楼,学有所教;走出家门便是社区医院,病有所医;村民每人每年都有500元—8400元六种不同的福利分配,保证了人人有福利;街村每年投资300万元为每一位村民发放水票和面票,让百姓喝到健康水,吃到放心粮。2016年,街村拿出专项资金支持教育事业及安置去世老人。红光街真正做到了“两不愁三保障”。目前红光街全村无一低保户,没有一户上访户。

红光街党支部书记许生奎(右一)到村民家中走访。经过新农村建设,村民住进了配套设施齐全的住宅小区。通讯员孟庆凯摄

●兴文化,根植沃土育新人

生活水平提高了,文化生活也得跟上。“不仅要聚民心,还要兴文化”。在许生奎的直接参与下,红光街先后组建了胜芳镇第一支秧歌队、红光京评梆小剧团等文艺团体,建设了被称为红光街“百姓大舞台”的小剧场,天天唱大戏,吸引了大批优秀的戏曲爱好者。这里还走出了河北省首届京剧票友大赛金奖牛俊爱等一批高水平票友。逢年过节,红光街都会组织文艺演出,免费为全镇人民送上节日文化大餐。为了引导文明向上的乡风民风,红光街在新区院内还成立红白理事会。街村提供300平米的场地用房,并投资56万元完善设施,为村民婚丧嫁娶提供服务,同时组织街村一些有威望的同志,制定了村民红白事相关规定,明确专人负责,严禁大操大办,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严“班子”,守住初心一心奉公

作为街村发展的领头羊,党支部许生奎把组织建设摆在了重要位置。“把为民办好事、办实事、谋利益摆在第一位”,这是他经常对两委班子说的话。工作中抓好两委班子建设,杜绝“特立独行”“吃拿卡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做到重大事项“一事一议”,但凡大事、小事都要经过全体党员、村民代表、民主议事代表的表决,一致通过后才能实施。2012年,在许生奎的建议下,红光街聘用了街村比较有威望的六位老同志成立街村监督小组,监督两委班子的日常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党务村务公开等内容,时刻提醒着两委班子成员不谋私利,专心为民。新一届换届选举,红光街又第一个成立了村监会。“打铁还需自身硬”,许生奎管好一班人,使各项制度得到了有力实施,也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认可与拥护。

●后记

红光街两委班子守初心、担使命,在改革中迎难而上,兑现了对红光街百姓的承诺,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责任编辑:李瑾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