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值班老总读报㊺|清河为什么能?艰难时刻,方显营商环境
值班老总读报㊺|清河为什么能?艰难时刻,方显营商环境
总监制:桑献凯、王洪峰
监 制:曹阳葵、郝彦鹏
策 划:周荣丽
编 导:许佳奇
文案助理:安人和、李晓宁
摄 像:李佳泽、戎晓杰
剪 辑:戎晓杰、李佳泽
河北日报副总编辑 王 宁
如何统筹打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场硬仗?河北日报2月29日一版刊发的通讯《两手抓 两手硬 两手赢》,介绍了“中国羊绒之都”清河县的做法,值得一读。
清河是世界最大的羊绒加工基地和羊绒制品集散地。1月26日,该县确诊了邢台市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疫情防控压力不小。员工不足、资金紧张、产业链受阻……复工复产困难更是不少。
截至目前,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84.48%,规上民生企业复工率达100%;政府及时推出“屏对屏”“网上签”的招商引资新模式,帮助企业与北京、杭州等地的8个项目方顺利签约。
清河为什么能?看了这篇报道,我不禁想起改革开放初期,清河从一个资源贫乏的落后小县发展成为经济强县,靠的就是敢闯敢干的市场意识和人无我有的营商环境。
面对这次疫情冲击,下面两个做法,让人们清楚地看到了清河营商环境的优秀底色。
一是“抢人复工”。
早在2月15日,在严密防控的前提下,清河就派出专车不远千里从辽宁接回26名企管人员和技师。这个“神操作”河北首创,与浙江、广东同步。目前,清河已安排192个车次,接回员工3121人。
二是“马上就办”。
政府部门不是坐等,而是主动对接、上门服务。企业缺资金,马上帮你去跑;企业缺口罩,马上帮你去找;企业缺原料,马上帮你联系。目前,已帮助落实资金9729万元,筹集口罩10多万只。
疫情,是对营商环境的一次“大考”。如果说疫情防控的主力军是医护人员,那么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就是企业。都说患难见真情,这个时候为企业出实招、办实事,才说明你那里的营商环境真正过硬。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