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行走大运河】千古运河胜水流芳

2017-08-31 06:36:20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俯瞰胜芳古镇。 记者 田瑞夫摄

【记者手记】

8月12日,行走大运河小分队慕名来到北方水乡胜芳古镇。水,是胜芳的灵魂。历史上,胜芳因水而兴,因水而盛,元代北运河贯通后,胜芳更藉此成为当时南北经济文化交汇的一座重镇。但奇怪的是,这个享誉古今的水乡码头,却将火奉为民间信仰,代代传承。水与火,在古镇交融交织;荷与灯,在河上竞相绽放……大运河留给胜芳人的是备受中国人推崇的哲学观——和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人与河道……都在最契合的点上交融,从而实现极致的完美、恒久的平衡和持续的发展。

“胜水荷香,万世流芳。”乾隆皇帝御笔亲题的美誉,写尽了胜芳与水,与荷,与时光的和谐之美。说胜芳美如苏杭,此言不虚,行走在胜芳,面对小桥流水、蒹葭苍苍,面对花灯摇曳、渔歌互唱,谁人还念江南呢?

水是城镇的灵魂,胜芳位于九河下梢、烟波浩渺的东淀水域之上,与西淀白洋淀一水相连,大运河沟通水域后,这里最不缺的就是水,这水赋予了胜芳清澈的灵魂。

胜芳镇古属文安,名曰渭城。北宋时苏东坡之父苏洵任文安主簿,将南方种植水稻、莲藕的技术传入当地,使渭城周边广阔水域呈现一派芦稻相映、菱荷飘香的江南美景。古《文安县志》记载:“菡萏飘香,绵亘数十里,灿如锦,不减西湖佳胜也。”文人墨客竞相吟咏,“胜水荷香”“胜水流芳”,遂更名“胜芳”。

胜芳的美,是水带来的。但她的美,绝不仅于此。

“自然景观若没有文化底蕴支撑,终将泯然如众。胜芳作为一座千年古镇,能够一直绵延至今仍青春依旧、生机勃勃,一定有其独到之处。”与我们同行的胜芳镇八旬老人王乃让告诉我们,了解胜芳古镇延续千年的密码,得走进民间,走进胜芳世代传演的正月十五灯会和七十二道花会里面去,感受万家灯火里的欢乐与忧愁。

胜芳灯会,我们早有耳闻;胜芳花会,我们知之不多。

据史料记载,胜芳灯会繁盛于京杭大运河贯通后,距今已四百多年历史。如今,每年正月十五,走在胜芳古镇,处处可见花灯环绕。“宫灯”雍容华贵,“鸭子灯”寓意吉祥,“金鱼灯”栩栩如生,“狮子灯”威风八面……一种花灯一种意蕴,饱含着胜芳人对多彩斑斓生活的向往。

对于胜芳花会,古镇人有着深深的自豪。乾隆下江南时,曾从北运河的大清河入口处逆流西行,微服观看胜芳花会,被两道花会表演震撼了,回京后御赐胜芳跨鼓老会“黄带子”、胜芳大头会“观贤灯”,以示表彰。“黄带子”“观贤灯”记录着胜芳花会昔日的盛况,被胜芳人悉心珍藏至今。当地民俗研究学者王晟告诉我们,北运河贯通后,胜芳更是商贾云集,成为南北经贸重镇,不同文化风俗在此交汇相融,最终形成七十二道花会和正月十五灯会。

胜芳是水乡,人们对水有着天然的亲近,却为何会产生对火的崇拜呢?这一奇特民俗信仰吸引了我们的注意。走访发现,在胜芳古镇,人们谈得最多的不是“水火难容”,而是“水火相济”。人们一边与水共处,一边敬畏火的光明温暖,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水乡习俗。据传,自明初开始,胜芳镇便形成了以火崇拜为核心的七十二道花会。因时代变迁,花会曾有过中断,近几年经过重新整理恢复,目前保存下来四十一道花会。

逢年过节摆会时,南音乐会是最为独特的存在:请火神、送火神,均由南音乐会吹奏乐曲,晚上其他各道会都散去,南音乐会却一直吹奏表演到子夜……据专家考证,以胜芳镇南音乐会为代表的冀中笙管乐班社,其传播途径基本上是沿着河道进行的,北运河是最为主要的传播渠道。“南音乐会源自宫廷,是从北运河上奉旨而来的,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年已八旬的南音乐会会首胡德明言语间充满豪情。专家研究发现,南音乐会的乐曲里的确带有鲜明的宫廷乐特色,《小龙舟》《太平》《琵琶令》等曲目,或庄严肃穆、或飘渺空灵,堪称古代传统音乐的活化石。

在胜芳,你会发现民间花会表演和花灯制作技艺后备人才层出不穷,没有像其他地方的非遗那样出现人才断档的危机。原因何在?答案很简单,胜芳百姓讲究“和谐”。他们懂得,老祖宗留下的非遗是宝贝,但是得与时俱进,才能与子孙后代的生活和谐共生。如今,胜芳民间艺人开始走进校园,把古老技艺引进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中,古音乐会、咏春拳、剪纸、舞狮、夯歌和跨鼓等,老技艺、老行当、老手艺后继有人,续上了文脉,那朝气蓬勃的生机便再次焕发出来了。

穿行在胜芳镇的芦苇荡中,王乃让老人唱起了悠长的纤夫号子,他说那是年轻时从运河船工处学来的。老人说,胜芳能近乎完整地保留下的花会,正是源于对水的感激、对火的信仰。“胜芳人对火的信仰,始于敬畏,终于热爱,其实就是对光明的信仰和寄托,祈求的是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在胜芳,水和火,完美融合;古与今,携手前行。

胜水流芳荷香浓,春风十里花灯红。伴随着王乃让老人一声声低沉浑厚的纤夫号子声,我们眼前再次浮现当年的美景:白天,锣鼓喧天,载歌载舞;入夜,舟船悠悠,河灯璀璨……这样的河景,是多少运河儿女一生的梦境,是多少中华儿女期盼的故乡的模样啊。伴随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步伐,这寄托着燕赵儿女浓浓乡愁的美景会再次回到运河边,回到运河人的生活里。  (记者 龚正龙)

点击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张永猛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