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8月10日,行走大运河小分队来到香河安头屯,我们要在这里赏“幡”。中幡,源于大运河上的点点白帆,它从运河上走来,走进运河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行走大运河之旅,也是对大运河的感恩之旅。它是一条生命的河,也是一条经济水路,更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文明之脉。北运河留给我们的,除了滚滚碧波,还有讲不尽、诉不完的丰厚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将代代传承,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重获新生。安头屯中幡,亦在此列。
香河安头屯村民正在舞中幡。 记者田瑞夫 通讯员张洎摄
上世纪20年代,朱自清先生笔下秦淮河的桨声灯影留下了浓浓的江南韵味。而北运河上,那飘过的点点白帆,迎风鼓动了千百年,虽少了些许柔美,却多了慷慨浩荡的燕赵雄风,在那白色的风帆里,盛满了人们的希冀和期盼。
雨季午后,北运河上升起一层薄霭。我们不禁忆起了朱自清先生所说的:“在这薄霭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只愁梦太多了,这些大小船儿如何载得起呀?”
在河边,我们见到了国家级非遗项目安头屯中幡的两位代表人物:韩士泉、贾金川。他们40岁上下的年纪,黝黑、精瘦,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庄稼人的朴实和干练。
他们耍中幡,已有二十多年了。
“咱的中幡来自运河,祖上留下的,不能丢。”耍中幡的师傅,道出多年坚守的原因。他们认为自己手里舞动的幡接续着运河人不畏艰难、永不服输的精神,寄托着运河人祈求平安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信条,这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执著,让我们敬仰和赞叹。
安头屯中幡,起源于隋唐,从诞生起就与北运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时大运河漕运发达,安头屯先人在北运河的商船上讨生活,辛苦忙碌过后,安闲下来时,缺少文化娱乐生活的船工们便把帆杆拿来玩耍,并逐渐发展出各种花样和手法,经过改良与创新,渐渐演变成后来的中幡表演。那时,点点白帆挂在船头,迎着运河上吹来的风,鼓动着,调整着船的航速和航向。运河人眼里的大运河一定是最美的:绿水、白帆,碧云天、黄叶地……我们眼前,这由运河船帆演变而来的中幡,繁缛的绣花,亮眼的色彩,映着碧蓝的天,洁白的云,如此华美艳丽。舞动起来,豪情万丈,气冲霄汉,那十几米高的幡,都快到云彩里去了,真真切切地震撼了我们。
打开安头屯中幡的传承谱系,细细读来,才发现中幡的霸气大有来头。
清代,安头屯中幡师傅刘青曾给乾隆皇帝表演。《香河县志》记载,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在南巡回京停靠北运河码头的龙舟上,看到刘青把中幡耍得虎虎生风,赞叹不已。回到紫禁城后,御赐安头屯两件幡面,一面题字“龙翔凤舞”,另一面题字“人神共悦”。一百年后的咸丰元年(1851年),咸丰又御赐“风调雨顺”和“国泰民安”两件幡面。如今,安头屯人只珍藏下了“国泰民安”幡面,我们轻轻地触摸着它,分明看到运河文化的辉煌历史。
谈论起中幡,羞赧安静的韩士泉总有说不完的话。“看见中幡,就一定会想到北运河,想到靠运河生活的老祖宗,中幡里藏着运河人的勤劳和智慧,我们有责任把中幡传承下去。”安头屯有许多年轻人开始练习中幡,说起中幡他们每个人都是一脸自豪。
我们曾无数次想象过脱胎于运河船帆的中幡的样子,等见到它时,还是被震惊了。安头屯中幡分筒、面、楼三部分,由彩灯、彩带、铃铛等共13件东西组成,重达十至二十公斤。贾金川和队友舞起了中幡,那个巨大而笨重的幡,在他们手掌、肩肘、脑门、下巴、项背等处辗转腾挪。看着这翩翩舞动的幡,我们从心底生发出一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深敬意。
安头屯中幡和运河一起,走过历史沧桑之后,再次焕发出新的生机。2008年,安头屯中幡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艺人手中的中幡从香河的田间地头,舞到廊坊,舞进北京,登上了面向全国观众的大舞台。安头屯人还带着这象征北运河精神的中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那些想目睹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芳容的人们,从那多彩华丽的中幡,震耳欲聋的锣鼓声中,来领略感受中华文化之美,彰显中国大运河的风采。
傍晚时分,我们沿着运河大道往香河县城赶,微微的薄雾升腾起来,笼罩着一个个和北运河一起成长、变迁的小村庄,它们古老而年轻,犹如我们的运河我们的祖国。历史的繁华与当代的律动,从漕运繁盛时代的帆樯林立,到当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如火如荼,都是历史的必然、时代的抉择。
如今,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伴随着安头屯那铿锵的锣鼓,在韩士泉、贾金川们手上翻飞舞动的中幡里,升起着一个个美好的梦想,跳跃着一阵阵文化的脉动。 (记者 田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