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小时生死大救援
——社会各界全力救援蠡县6岁坠井男童纪实
阅读提示
11月10日,深夜,蠡县中孟尝村北。
五天来的救援挖土作业,陡然凸起的土堆连绵百米,使得这片原本平整开阔的耕地变成了一座环形的“山丘”。这座“山丘”的谷底,就是蠡县坠井男童赵梓聪的救援现场。
22时55分,救援队员开始缓缓拉动绳索,动作轻得不能再轻。
当赵梓聪被抬上担架的那一刻,周围守候的160多辆工程车同时鸣笛,响彻夜空。
持续了107个小时的救援,最终未带来人们期待的结果。23时10分,不幸的消息传来,经过医疗专家确诊,孩子已无生命体征。
寒夜里,救援车辆缓缓撤离。赵梓聪的爷爷跪在道旁,向着离去的车辆一次次叩谢。
11月10日,救援人员在现场正紧张作业。河北日报记者 霍艳恩摄
11月10日,消防官兵更换氧气瓶。河北日报记者 霍艳恩摄
□河北日报记者 葛西劝 徐 华 方素菊 通讯员 韩 瀚
为救孩子,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
11月6日11时许,跟着父亲到地里收白菜的6岁男童赵梓聪,不慎掉进一口深40米、内径30厘米的废弃机井。随后,赵梓聪的父亲赵向阳报警求救。
一场持续107个小时、牵动万千人心的大救援也就此开始。
蠡县政府立即启动紧急预案,成立现场紧急救援指挥部,制定紧急救援工作方案,提出“不惜一切代价保障救援工作开展,调动一切力量和设备,千方百计营救落井儿童”。
公安部门来了,消防部门来了,急救部门来了。保定蓝天救援队、直隶救援队等民间救援组织闻讯后也迅速向这里集结。
由于井口狭窄,救援人员无法入内,只能采用“挖掘机挖土后破拆机井”的方法进行营救。
“没有挖掘机怎么办?”救援人员犯了难。
一条亟须挖掘机的信息一时间传遍网络,闻讯后的人们从各方涌来。
唐县人南丙辰开着挖掘机来了。“我们正巧有两台挖掘机在中孟尝村挖麻山药,听说孩子出事了,就赶来了。”一连5天参与挖土救援的南丙辰头发凌乱,眼里布满了血丝,“虽然耽误了干活,但只要能找到孩子,怎么都值。”
中建路桥集团的30多台大型机械也开来了。
该公司曲港高速蠡县段项目经理刘郑介绍,他们正在附近施工,接到求援消息后,立即决定暂停工地所有施工作业,将35台大型机械全部调来救援现场,还派出70余名经验丰富的司机。
蠡县爱心群、博野新夕阳爱心协会、高阳爱心协会、安国市青年志愿者等20多个爱心志愿团体赶来了。
更多的工程司机们赶来了。马辉就是其中的一个。
11月7日下午,他扔下蠡县县城工地的活儿,径直赶到救援现场。
在救援现场,很多挖掘机司机都在现场随时待命,他们眼睛紧盯着机器,一旦挖掘机慢下来,他们立马上去替换正在操作的师傅。“因为机器一慢下来,就表示师傅累了。”马辉说。
每一个赶来的人,只想为救孩子尽一份力。
救援的力量快速汇聚。截至11月9日17时,义务参加救援行动的挖掘机、铲车、翻斗车、推土机达到165辆,参与救援的人员超过500人。
11月10日,在救援现场最核心区域,劳累的消防官兵就地躺倒休息。河北日报记者 霍艳恩摄“我们看到了对生命的尊重与承诺”
孩子找到了,奇迹却没有发生。
人们身形疲惫,脸上写满悲伤。
这是个悲伤的时刻,也是个令人动容的时刻——赵梓聪被找到护送上救护车的时候,现场所有救援人员矗立、静默,所有救援车辆集体鸣笛,赵梓聪的爷爷向着救援车辆磕头感谢……
看到这一幕,有的网友留言:“感到很是心痛”。有的网友说:“感动,流泪”。
11日凌晨,保定直隶救援队队长王小冬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微信:“孩子一路走好,我们尽力了。”随后,有微友留言:“谢谢你们,是你们给了生者希望,让我们看到了对生命的尊重与承诺。”
这场以哀伤结局的大救援,同时让人们切实感受到了什么是人间大爱。
有媒体评论说,这场众多部门和社会力量联动营救坠井儿童的行动,所展现出的人性光辉和大爱气质,值得称赞。这场牵动人心、不计付出的生死营救,源于对生命的敬畏。
这份触动人心的爱,来自参与、关注救援的每个人。
有深夜里,警戒线外,裹着军大衣的正在烧水的村民。他旁边的煤气炉上煮着鸡蛋,边上是人们运来的成堆的牛奶、方便面、面包、矿泉水。
有为保证有火做饭、免费送煤气的李纪凯,有免费为救援人员提供鸡蛋灌饼的文旭强,有放下5000元救助金转身就走的私营老板……
有连夜准备了包子、稀饭等食品,凌晨送到救援现场的志愿者。
5天时间里,爱心源源不断向这里汇聚。救援过程中,仅接受的鸡蛋就多达2200斤,方便面多达2100箱,水、奶、面包、饮料及其他食品多达9920件。
正如蠡县县委发布的《关于营救蠡县鲍墟乡中孟尝村落井儿童工作有关情况的通报》中所说的,这是一次“以地方党委、政府为主导,以专业救援队伍为骨干,以周边群众参与为保障”的营救大联动、爱心大传递活动,展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道主义精神,传递了社会正能量,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1月10日深夜,一场历时107个小时的生命营救结束。关注的人们难以入眠,纷纷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写下各自的感受。他们说:“要感谢那些伸出援手的素不相识的人们,正是这些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人,带来了爱和温暖。”
11月10日,不断有志愿者送来包子、方便面等食品。河北日报记者 霍艳恩摄
“找不到孩子我们绝不放弃”
“为孩子祈祷”“孩子请坚持住”“请不要放弃”……
即便已是深夜,一些关注大救援的网民仍然在直播平台上关注着,为赵梓聪加油。
这是一场和时间的赛跑,没有人放弃。
11月8日下午,王小冬向媒体通报进展情况后,被队友强行往手里塞了个包子。“不吃饭怎么行!”这位随王小冬一同前来的救援队员说,“大伙儿已经连续48个小时不眠不休了。”
11月10日10时许,轮班作业清理坑道的王烨,在换班升井后突然晕倒。经现场医护人员实施抢救后,被送往医院治疗。王烨是蠡县野陈佐村人,他是因为体力透支、缺氧晕倒的,此前他已经在现场坚守了3天2夜。
这是一次历经考验的掘进。
8日14时许,废弃机井外围分梯层下挖约30米深,横向扩充作业面积10000平方米。由于机井周围全部为砂质土壤,极易发生塌方,上层作业面不得不一再扩大。
8日18时许,挖掘工作进行到距离井底6米时突现险情,救援队作业中心位置上方出现宽度有5厘米的裂痕,救援人员被迫暂时撤出作业中心。为排除塌方隐患,救援队开始对机井北侧进行扩展挖掘。
当日23时40分,隐患被排除,救援人员回到作业中心位置继续挖掘。
9日凌晨3时,因护壁筒带有螺纹,提升使用时阻力较大,救援队员决定将护壁筒更换为平滑的筒壁,并开始人工轮流挖掘。
8个小时后,机井周围探测器发出警报,疑似检测到塌方隐患,现场人员再次全部撤离,部分挖掘机被迫撤出。
参加救援的保定蓝天救援队队长庞治说,虽然现场指挥部制定了细致的方案,并预见到很多困难,但突如其来的各种意外,让救援工作进展缓慢。由于地质土层非常复杂,胶泥层与砂层交替出现,且胶泥层越来越硬,救援工作改为重型机械和人工挖掘交替作业。
“挖掘工作十分困难,但找不到孩子我们绝不放弃!”庞治说。
此时,救援核心区作业面窄,底部只能容下3人同时作业,救援难度增大。蓝天救援队、直隶救援队、及时雨救援队和消防官兵,开始合力作业,每16人为一组,轮班向井底掘进。
营救生命的接力一直在持续。
最终,100多台机器昼夜奋战,挖掘出了一个直径120米、深30余米的漏斗型作业场地,挖掘土方20多万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