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晓辉
现场所有人员在道路两侧默哀,100多台大型机械一齐鸣笛……在保定蠡县中孟尝村,人们用这种特殊的方式送别6岁的小聪聪。
连续5昼夜奋战,持续107个小时挖掘。争分夺秒、四方驰援,不惜一切代价、不放弃一丝希望、不惧任何困难。这场生死大救援,我们投入了百分之百的努力、倾注了百分之百的感情。
艰苦鏖战、万人牵挂的搜救行动中,悲痛与期待同在,生命与尊严共存。这是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时刻。
生命价值的宝贵性和绝对性,在这场救援中,被再次彰显。接到小聪聪父亲的报警,蠡县县委、县政府立即启动紧急预案,提出不惜一切代价保障救援工作开展,并调动一切力量和设备,迅速展开搜救行动。这一没有任何迟疑的行动,这份从始至终绝不放弃的坚持,是“生命至上”理念在燕赵沃野的再次书写。
“天地之间,莫贵乎人。”这场生死大救援,让人看到了个体的生命在国家天平上的重量,看到了生命的尊严在“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中的高度。这种重量和高度的彰显,一次又一次成为温暖人心的记忆。从四川芦山地震发生后“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的批示,到对唐山大地震罹难者“24万人的名字都刻上去了吗?”的细心询问;从指示“全力搜救”东方之星沉船事件中的遇险人员,到今年夏天特大洪灾突袭河北时要求“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生命至上,已成为一个国家永恒的价值坐标;以人为本,已成为一个政党坚定的执政理念。
这种价值和理念,也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的“最大公约数”,召唤着人心,凝聚着力量。来自山西、石家庄、博野、清苑、肃宁、高阳、饶阳、曲阳、任丘、唐县、蠡县各地的社会救援力量,自发赶到现场,无偿参与救援。在这当中,可以计数的,是以百计、以千计、以万计的救援人员、挖掘机械、保障物资、捐款捐物;不可计数的,则是情感和人心。在这寒冷的冬日,众多互不相识的人,以生命至上的名义吹响了大救援的“集结号”。
在生命的无上尊严面前,没有值不值得;一场大救援的成败,不能以“有无生命体征”作评判。屏幕前指尖滑动的人们,请相信,我们的生命同样也将被如此严肃、庄重地对待;你万分焦虑的牵挂、“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的生命共同体意识,与5昼夜不歇的大救援一道,共同浇筑着“生命至上”的共同价值。这种浇筑,将守护我们每个人生命的尊严,让我们共担个体不可承受之重。
生命至上,是关照到每一个具体的生命,是对每一个生命平等的关爱和珍视。它不仅体现于生死之间、危难时刻的全力营救,更体现于日常对生命的呵护、关爱与救助。当“生命至上”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价值基石之一,刻在每一个人的心里,它将输送出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不仅为个体的生命铺平前路,更会守望作为整体的我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