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都市报创刊20周年:“民生立报”应合时代节拍

2016-01-08 11:00:47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赵耀光
伴随《燕赵都市报》一路走来的,除了一串串故事,还有一个耳熟能详的语词:“民生立报”,大家都知道这是报纸的理念。然而,这个理念是怎么来的?又如何能在风云变幻的新闻格局中始终引领报纸呢?

燕赵都市报创刊20周年:“民生立报”应合时代节拍

    成熟

    老读者们都记得,1997年,这份报纸推出了“有事找都市报”、“接到读者来电之后”、“连续报道”等栏目,热线电话“8631204”24小时有人值守。这些栏目一经推出,就收到了读者们的热烈回应。在此之前,读者作为个体是很少受到媒体如此重视的,它们让报纸和读者变得血肉相连、血脉相通。

    不少老员工都记得当时报社读者聚集、人满为患的情形。时任记者部主任的杨正犁在文章中回忆:“周一是记者部的例会,一大早碰头半个小时,每每这时记者部门口就等满了来访的读者,记得1998年5月下旬的一个周一,部里的例会一结束,走廊有二三十个读者等在门口,有的反映情况,有的请求帮助,记者们马上分头接待。”

    有了这种与市民生活的深刻联系,这个时期的《燕赵都市报》诞生了一大批优秀报道:关注省会裕华路拓路伐树的报道、关于“古槐显灵”的报道、资助贫困大学生郝琴上学的报道、为江苏弃儿寻亲的报道、关于正定康乐公司非法传销的报道、“医药代表揭秘”系列报道、“追踪省会注水肉”系列报道等等。

    也是在这种与读者的亲密互动中,这张报纸逐渐形成了注重舆论监督、关注弱势群体的风格,发展到后来,舆论监督和爱心报道更是成为报纸的“两驾马车”,帮助她在读者中获得了广泛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揭露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种种问题、追求公平正义成为常态,病残儿童、贫困学子、下岗职工、流浪者、农民工,他们的生活境遇和生活难题,始终呈现在报端。

    这种种关怀体现在报纸上,就是鲜明的平民化风格。2007年,在总结十一年办报经验的基础上,《燕赵都市报》正式确立“民生立报”的指导思想,报纸进入了成熟期。

相关新闻

燕赵都市报创刊20周年:却顾所来径 月涌大江流

2016-01-08 10:57:07

二十年并不是很长。但它足够一个婴儿成长为弱冠少年,也足够一份报纸从稚嫩走向成熟。回过头看《燕赵都市报》的二十年,它们已被固定成为历史和记忆。

燕赵都市报创刊20周年:过往的日子,我们相互厮守

2016-01-08 10:40:13

公元1996年1月8日,石家庄在度过了一个平常的周末后,又迎来了崭新的星期一。当天,小寒节气刚过两天,气温也是一降再降,就在这样一个寒冬时节里,一张带着油墨芬芳和春天希望的报纸开始飞入了燕赵大地寻常百姓家,她就是《燕赵都市报》。

燕赵都市报创刊20周年:新闻的生命就是我们的华年

2016-01-08 10:35:33

1996年1月8日,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而在一份报纸的记忆谱系中,是为开元。

热门推荐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314081840。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6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