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都市报创刊20周年:“民生立报”应合时代节拍

2016-01-08 11:00:47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赵耀光
伴随《燕赵都市报》一路走来的,除了一串串故事,还有一个耳熟能详的语词:“民生立报”,大家都知道这是报纸的理念。然而,这个理念是怎么来的?又如何能在风云变幻的新闻格局中始终引领报纸呢?

燕赵都市报创刊20周年:“民生立报”应合时代节拍

    回望

    立足此刻回望,都市类报纸的兴盛与时代的发展相契合。

    它最本质的特征是以“市民”作为报纸的主体、依托“都市”而存在,而“都市”和“市民”又都是现代化的产物,依托于个人意识的觉醒。如果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前,人们更多讲求的是个人对于国家和集体的奉献,那么在二十世纪将要结束的时候,人们开始关注个人的利益、权力、尊严和生命,开始关注到国家和集体都是无数个人的组合——— 所谓市民,就是这样的人。

    而当市民们意识到了这一点,反映个体生活现实的都市报也就随之繁荣了。又或者说,都市报的出现不过是新闻业态对于这种社会变化的回应。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燕赵都市报》的成功并非偶然,它引以为傲的“民生立报”理念正暗合着时代发展的节拍。

    在“民生立报”的指导思想下,这张报纸的办报宗旨调整为:“关注国计民生,关心公平正义,关爱弱势群体,关怀社会和谐。”她不但要求全体采编人员不断拓展民生报道范围,努力提升民生新闻的高度与品质,同时要求各类新闻力求以平民视野和平民情怀、关注百姓大众特别是困难群体的生活状态,传播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内容,努力起到凸现社会人文关怀、塑造平民大众主流价值观念的作用。

    这种以人为本的新闻取向和办报理念,使这张报纸很好地显示了平民化的办报风格和气质。

    在新形势下,传统媒体可能都会面临转型的艰难。然而,不论载体如何变化,“民生立报”的情怀不会变。让这张报纸最大限度地融入市民生活、反映市民生活,依然是都市报人的心声。

相关新闻

燕赵都市报创刊20周年:却顾所来径 月涌大江流

2016-01-08 10:57:07

二十年并不是很长。但它足够一个婴儿成长为弱冠少年,也足够一份报纸从稚嫩走向成熟。回过头看《燕赵都市报》的二十年,它们已被固定成为历史和记忆。

燕赵都市报创刊20周年:过往的日子,我们相互厮守

2016-01-08 10:40:13

公元1996年1月8日,石家庄在度过了一个平常的周末后,又迎来了崭新的星期一。当天,小寒节气刚过两天,气温也是一降再降,就在这样一个寒冬时节里,一张带着油墨芬芳和春天希望的报纸开始飞入了燕赵大地寻常百姓家,她就是《燕赵都市报》。

燕赵都市报创刊20周年:新闻的生命就是我们的华年

2016-01-08 10:35:33

1996年1月8日,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而在一份报纸的记忆谱系中,是为开元。

热门推荐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314081840。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6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