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 赴——由保定学院370多名毕业生扎根西部看青春的方向
来自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步入新时代的新疆且末充满生机。 苏鑫 摄
□保定日报记者 李忻遥 孟 丽 张 洁 孟趁景 耿 静
56个民族是石榴籽,中华民族是整体的石榴。
祖国西部,多民族融合发展的美丽家园,约占国土面积的七成。
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领航掌舵。
就在几天前,保定学院一场特殊的出征授旗仪式,将青春的目光再次投向西部——15名保定学院2024届毕业生,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签订就业协议,接续扛起“到西部教书去”的大旗。
时间回到2000年,也是15名毕业生,他们作为保定学院首批西部支教学子,响应国家号召,怀着执着的理想,奔赴塔克拉玛干沙漠最南端的新疆且末任教,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作出贡献。2014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勉励青年人以他们为榜样,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如今,保定学院共有370多名毕业生,在新疆、西藏、四川等西部基层建功立业,在西部大开发征程上唱响青春之歌。
青春之花在边疆绽放
“我们新时代青年,志在四方,奋斗无悔。我们每个人前进的脚步,会叠加成祖国的进步。”
4月17日,保定学院畿辅文化会堂内,即将奔赴新疆的学子,举起右手,发出青春的誓言。
这一幕,让现场的杨广兴一下子想起当年的情景,绿皮火车启动的声音,仿佛就在耳边。
“我们新的初一年级的老师还没着落,我们那里需要你们!”
被且末二中时任校长段军的这句话击中,杨广兴、侯朝茹等15名保定学院2000届毕业生,义无反顾告别家乡,带着户口本,奔赴祖国边疆。
到现在,他们已扎根24年。
“这就是我选择的青春,不后悔!”杨广兴说。
在新疆,47岁的杨广兴,依然是阿希木·麦麦提敏等老乡口中的“小杨”。被调到且末县委党校当老师后,他有5年驻村帮扶工作经历。这期间,他学习本地语言和民俗,倾听群众诉求,下地摘棉花、收大枣,与巴格艾日克乡、且末镇各族群众结下深厚友谊。
保定学院2000届西部支教毕业生侯朝茹、李桂芝,在母校跟学弟学妹分享西部工作生活体会。 罗大庆 摄
总书记曾指出,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
保定学院英语专业毕业生孟丽芳,2004年到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任教。
“那时候的和静,环境比且末要好,但还是大片大片的戈壁滩,县城基本没楼房。天气干燥,一刮风就‘下土’,嘴唇裂口子是常有的事。”
艰苦岁月里,让她无法割舍的,是那些幸福瞬间:嗓子哑了,有学生送上一杯温水;成人礼上,给家长鞠躬的环节,学生齐刷刷朝向她;毕业时,那些写得密密麻麻的留言条……桩桩件件,都坚定着孟丽芳留下来的信念。
她说,自己可能改变不了所有孩子的命运,但想尽最大努力让他们树立远大的志向,拥有更好的未来。
24年,是一个人最美好的青春。
这些年,老师们把总书记的回信,读了一遍又一遍。他们将全部心思投入到教育事业中,传授学科知识,更新教学理念,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使用,用自己的行动和信念,点燃孩子们心中的梦想。
“当年来到这里,学校只有几排平房,桌椅破损、门窗漏风,唯有45双渴求知识的眼睛。这些年,看着师弟师妹一批又一批赶来,总会想到我在沙漠边缘种下的红柳,多年栽培呵护,木已成林。”侯朝茹说,“我们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实现了人生价值。”
24年,也是一代人成长起来的时间。
“认真考虑好了吗?”
面对类似提问,15名00后学子显得很淡定。
“2000年,环境那么恶劣,师兄师姐都坚持下来了。现在我们也行。”
“交通方便,网络发达,干的又是我喜欢的职业,愁啥?”
“西部缺老师,要教书就要去需要的地方。”
末了,他们说出那句最有力的话:“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
是追光者亦是点灯人
生命能够影响生命,青春可以缔造青春。
“到西部教书去!”
这是保定学院90后毕业生孙彤彤入学时立下的誓言。
2017年,她追随师姐侯朝茹的步伐,也背着行囊来到且末二中。
这一年,14岁的阿卜力克木正在读初二。他迎来了自己的新历史老师。
“我一下子就被孙老师的讲课方式吸引了。”他说,自己努力学习语言和文化课,梦想有一天,能去老师的家乡和母校看一看。
2022年,高考成绩优异的阿卜力克木,在本科一批推荐院校中,坚定选择了校址在保定市的河北大学。
大学报到那天,他专程赶到保定学院,激动地拍下学校大门:“孙老师,我终于见到您的母校了,真想进去看看。”
今年4月17日,孙彤彤受保定学院邀请,作为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母校参加活动。阿卜力克木心中的期待,终于得以实现。
2000年7月,即将赴新疆且末任教的15名毕业生,在母校门前合影留念。 保定学院党委宣传部供图
走进保定学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石,上面镌刻着总书记给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的回信。
“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
阿卜力克木认真读着上面的叮嘱,伫立良久。
“且末的孩子从小就知道老师们的故事,除了教我的孙彤彤老师,首批支教的井慧芳、李桂枝、王建超等老师,也在我们中学教书。”他说,老师们告别了母校和家乡,让青春之花开在了沙漠。
这次重逢如此动人,许久未见的师生二人激动相拥。
夕阳下,孙彤彤带着学生重走校园求学路,分享关于青春选择的故事。她对阿卜力克木说:“是你们,让我感到当初的奔赴很有价值和意义。”
2000-2024,时光流转,青春一脉相承。
2024届西部支教毕业生身上,依然洋溢着多年前那股青春劲儿:
2000年,保定火车站站台上,侯朝茹是15名毕业生中唯一没有落泪的女生。她说:“去新疆是我自己的选择,我无怨无悔。”
如今,保定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张栩,笑起来有对酒窝儿,带着股和侯朝茹一样的飒爽。她笑着说:“哭啥?我爸知道我能去且末教书可高兴了,他已经把消息告诉了全村人。”
2002年,面对更遥远的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保定学院中文专业毕业生闫俊良,拒绝了好几所保定中学的邀请。他说:“我是靠国家助学贷款完成的学业,现在是我回报社会的时候,我要去西藏。”
这一年,李超杰才刚出生。如今,这名00后的小伙子,也即将从保定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奔赴且末一中。李超杰的理由是:“西部更缺老师。”
2002年起,闫俊良、岳刚、徐建旺三名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组成“高原教坛三剑客”。他们克服了没有电、冬天凿冰取水等困难,用青春见证了西藏日喀则的发展。
如今,保定学院物理学专业毕业生刘校辰、赵文涛、董一,同宿舍的三名青年,也将一起奔赴新疆,书写新时代的“铿锵三人行”。
……
2018年起,保定学院持续遴选品学兼优的实习教师,分批奔赴新疆中小学、幼儿园顶岗实习,与扎根边疆的师兄师姐,形成团根聚生的纽带式支教模式。
从保定学院出发,学子们就像一粒一粒种子,奔赴到需要他们的地方,去扎根、去成长,在戈壁荒漠、雪域高原枝繁叶茂。
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4月25日晚,以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扎根边疆、无悔支教为创作主线的原创歌舞剧《嘱托》,在且末首演。
熟悉的人物和故事,引发心灵共振和情感共鸣。关于青春的话题,再次激荡人们的内心:青春的方向应该在哪里?
侯朝茹说,24年,教了2万多名学生。这份使命,就是方向。
对杨加劲来说,青春的方向,是基层,是老乡实实在在鼓起来的口袋。
2018年,新疆喀什地区来保定学院招录工作人员。杨加劲放弃了大学期间与朋友合伙创办的公司,选择去边疆干一番事业。
“我先后当过英吉沙县艾古斯乡两个村的党支部书记,时间较长的是现在的先米来村。”杨加劲说,这个村土质不好,粮食产量低。为了让村民们富起来,他动员大家改种高辣辣椒。
佧米力·凯斯木是最早一批改种的农户之一,说起收入,嘴角顿时扬了起来:“去年家里靠种辣椒,增收了1万多元。”
保定学院物理学专业2018届毕业生刘齐,最初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来到西藏阿里地区。
2020年,两年服务期满,他舍不得离开,又参加了西藏公务员考试,以第一名的成绩,留在了林芝市察隅县古拉乡。
在阿里地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创建工作中,刘齐的一项任务是进村入户,让村民早日告别“高苦难”。期间,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老阿妈安珍措姆,从山沟沟搬到新楼房后露出的笑脸。
“西部地区需要青年的智慧和力量,无论是支教、扶贫还是其他形式的志愿服务,都能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充实和有意义。”对于青春的方向,刘齐这样理解。
2000年8月,首批赴新疆且末任教的毕业生,在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途中留影。 保定学院党委宣传部供图
西部计划自2003年实施以来,已累计招募超过50万名高校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在保定,每年都会从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保定学院等高校,走出一批西部计划志愿者,奔赴祖国边疆。
2022年12月13日,保定学院“红柳班”开班,进一步建立西部计划志愿者全链条培养体系。
这是前赴后继的青春,也是波澜壮阔的人生。
“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对新时代青年来说,到西部去,到基层去,每个人都能在总书记回信中汲取力量、找到方向。
2014年,大学生李雪放弃在上海的高薪工作,选择回到家乡——保定市满城区白龙乡创业。这些年,她脚踏实地把企业做好,带动当地特色农业发展,为群众提供300余个就业岗位。前不久,李雪获评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
目前,保定市有上千名支教、支医、支农、帮扶乡村振兴等志愿者,以及返乡创业青年和来自全国农业高校的240名大学生农业职业经理人。他们奋战在全市22个县(市、区),在火热的基层实践中成长成才。
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批又一批青年人在见证中受到鼓舞,在共鸣中找到方向,成为响应祖国号召的同行者。
时代各有不同,奋斗前后相续。
西部,一片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如今,这里越来越多的青年选择回到家乡、建设家乡。他们说,支教老师们的坚守,就是自己回来的最好理由。
那天,阿卜力克木离开保定学院时,刚好遇到今年即将奔赴且末任教的蒋乐鹏,几近同龄的两名青年留下珍贵合影。
“我要去你的家乡了。”
“毕业后我也要回去。”
此时,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战鼓更加激昂。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