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说 | 铁扬:艺术家都是劳动者
咖说 | 铁扬:艺术家都是劳动者
扫码阅读手机版
视频摄制:李东宇、王木者、高维佳、薛岳虎
人物名片 铁扬
当代著名画家,1935年生,河北赵县人。
1960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现为河北科技大学铁扬艺术研究院院长,河北画院专职画家、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及欧、美、亚洲多国艺术博物馆收藏。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表文学作品约百余万字,散文、小说散见于《人民文学》《当代》《十月》《中国作家》《文艺报》《散文》《北京文艺》《长城》等报刊。出版有《铁扬画集》,散文集《母亲的大碗》《等待一只布谷鸟》等。
铁扬先生说,自己大半生专注一件事,画画。
画水彩,画油画,画国画......
西画常用眼调色,他却搅之以情,故其作品题材专一,皆河流、山川、树木、农家院落、锅台板柜及憨实妇人。
他总说自己的水墨画还不是国画,因为它的构图方法、结构还是以西画做基础。从一个视点晕开,梨花、老树、新树,墨色夹杂留白,反而对观众更具视觉冲击。
铁扬先生接受河北日报记者采访。河北日报资料图
不愿把自己定位成水彩画家、油画家、水粉画家或国画家,他对自己的定位,就是画家。
画种于他而言,只是一种工具的转换。
什么题材适合什么形式,他就用什么来表现。
铁扬画作《收玉米》。受访者供图
“我是画家,是一个劳动者。”
在他看来,作为艺术家,对艺术的理解总是有限的。
要想更好地理解艺术,只能通过“占有”题材。
古今中外的大师,题材各有特点,比如郑板桥的竹子,齐白石的虾,莫奈的草垛……
铁扬先生感言,任何艺术家都是劳动者,他留给历史的不仅有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还应该有他的劳动轨迹。
有一次,他去易县写生,天气特别冷,一个女孩子抱着柴火,趴在炕洞边为他烧炕。
这简直就是一个完整的美的瞬间!
事后他决定把这种感觉画下来,留下这个大美、温暖的画面。
铁扬画作《望京坨》。受访者供图
“艺术家对题材的占有,和他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铁扬先生曾言,一个画家必须要扎根生活,从生活中找题材。
而他践行自己初心,扎根太行山、拒马河,扎进北方的炕头、红柜、玉米地,用一生去做好这件事。
创作中的铁扬先生。受访者供图
年轻时,他觉得画家之所以为画家,是依靠超常的智慧和文化的沉淀。而今,他只愿画得自由,画出自己。
在绘画创作之外,铁扬先生还以文学之笔娓娓讲述着自己的人生和艺术经历。与他那种扫去细节而颇具表现性的绘画截然不同,其散文恰恰以细微深婉的细节描写而使其饱胀着鲜活的生命汁液。
在《母亲的大碗》《父亲的墓碑》《奶奶的世界》等作品里,那些活跃在人们眼前的母亲、父亲、奶奶等至亲好友的形象,并不仅仅是作者对他们素朴人生精练却极为生动的勾勒,更是他用生活细节的复调色彩丰满了那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使他们成为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冀中平原广袤的农村社会生活与乡土文化变迁的承载体。
铁扬先生深深懂得文学语言的精湛对于他文学性表达的重要性,而他有关人性温情与乡土文化变迁的书写,也都浓缩在他那浓郁的冀中平原乡村土语的运用与诗意升华上,那是一种简约朴实、洗练沉稳的书写风格。
相关链接:
记者/喻萍、史晓多 编辑/张宇昊、薛岳虎 视觉/张婷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