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太行风|白瓷之源

2022-07-29 06:24:33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总策划:张立方 李恕佳

统筹:韩立森 崔立秋 张文瑞 孙晶昌

执行策划:刘萍 刘洁

视频制作:史晓多 

(部分图片、视频资料由中国邢窑博物馆、内丘县文保所等提供)

“探源中华文明倾听燕赵跫音”大型全媒体考古系列报道之邢窑遗址

白瓷之源

邢窑遗址博物馆内部。 刘继东摄

它历经创烧、发展、鼎盛、衰落、消亡,走过千年风雨历程,成为中国古代瓷窑中罕见的范例;它探索和烧造出的一百多项装饰工艺和陶瓷品种,随着窑工们的迁徙,在中华大地薪火相传;它用土与火造就的陶瓷文化,铸成不灭的中华“瓷魂”,让整个欧亚大陆乃至世界感受到了中国陶瓷的魅力。

它,就是唐代七大名窑之一,有“中华白瓷鼻祖”美誉的邢窑。

邢窑,中国白瓷最有名、最早的窑口。谈及中国白瓷,必谈邢窑。纵观中国陶瓷历史,白瓷的发生与发展,是上承青瓷,下启彩瓷的必然产物。尽管邢窑到元代逐渐尘封于地下,在历史的尘埃中湮没得踪迹难觅,但邢州窑膛熊熊烈焰烧造的瓷器及留下的文明碎片却走向了永恒……

邢窑“翰林”款白釉罐。 中国邢窑博物馆供图

寻觅邢窑

“雕镌荆玉盏,烘透内丘瓶。”“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典籍中,对邢窑的记载非常多,考古发掘过程中,邢窑瓷器传世与出土物也比较丰富。

然而,直到上世纪70年代,邢窑还是一个扑朔迷离的未解之谜。

它的确切窑址位置在哪里?这引发学界对邢窑源头的猜想,甚至成为全世界寻找的一个秘密。秉持着对祖先们创造的古老文明的敬畏,以及对邢窑白瓷艺术魅力的景仰,后世人开始了曲折而艰难的找寻。

上世纪80年代初,邢台市临城县成立“邢瓷研制小组”,找寻唐代邢窑窑址。小组成员在临城县祁村和西双井村发现了三处窑址,经专家发掘鉴定为唐代邢窑遗址。这一发现,在当时引起大哗,不少专家发文,称临城发现了湮灭千年的邢窑,很多典籍和刊物中也描述,邢窑在邢州境内(今河北临城祁村)。

然而,兴奋之余很多谜团依然困扰着考古学者。“内丘白瓷瓯”“烘透内丘瓶”……根据文献记载,邢窑窑址应该在邢台市内丘县,如果不在内丘,那文献中这些记载该做何解释?难道文献记载有误?这些困惑让很多人不甘心。这其中,最不甘心的就是内丘县文保工作者。

1983年,内丘县组织文物部门,开始在辖区5个乡镇,面积约120平方千米的区域内进行文物普查。经过近两年调查,文物组在磁窑沟、中冯洞、西丘等地找到了28处古窑址。1985年冬,内丘县人民政府邀请国家级文物研究专家来内丘召开“河北内丘邢窑鉴定会”。会上,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内丘发现的邢窑遗址,证实了唐代文献记载的“内丘白瓷瓯”的正确性。

1987年7月至1989年10月,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现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为主组成的“邢窑考古队”,在内丘县西关北一带进行考古发掘,出土青釉杯、碗、瓶,还有罕见的白釉鹦鹉杯、兽形杯、瓷埙、多足砚等器物。“本次考古发掘首次在隋代文化层发现了隋代透影白瓷200余片残片,可辨器型有碗、杯等物,为邢窑研究填补了一项空白。”内丘县文保所原所长贾城会介绍。

2003年,考古工作者在内丘县原电影院、礼堂遗址一带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224平方米,出土10座窑炉、作坊类遗迹、灰坑、窑穴、墓葬等重要遗迹,发现细白瓷、唐三彩、佛龛、菩萨像等器物,尤其是“盈”“大盈”“官”字款等邢窑贡品器物残件的出土,堪称本次考古重要发现。无独有偶,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距离邢台千里之外西安的大明宫、青龙寺、新昌坊等唐代建筑遗址中,均发现了“盈”字款白瓷器物。

历史上,邢窑白瓷和越窑青瓷成为唐代宫廷的主要生活用瓷。有些器物底部刻有款识,以“大盈”“盈”字居多,这一般认为与唐皇室“百宝大盈库”有关。“盈”字是“百宝大盈库”的简称,该库为皇家私库。此类瓷器皆是贡品,除赏赐外供皇家自用。

自唐代起,邢州渐渐发展成为我国白瓷的烧造基地和外销基地,朝廷为了满足御用瓷的需求,特意在邢州设立了管理官窑的机构——“进奉瓷窑院”。于是,邢窑被誉为中国的第一代官窑。

“数十年来,每次考古发掘都有新收获。各项研究也随着新发现的增多走向广泛和深入。邢窑的本来面目也逐步清晰。”内丘县文保所所长巨建强说,其产品的多样化、白瓷的朴素典雅、透影瓷的精细美观,以及“盈”“官”“翰林”款等瓷器的批量生产,都成为邢窑瓷器的鲜明特色。事实证明,内丘城关一带正是邢窑遗址的中心窑场,是邢窑研究的重点区域。专家们经过考证后认为,邢窑和越窑一样,也应是一个庞大的窑区,包括临城县以及隆尧县、邢台县和邢台市区内的窑址,也应是邢窑的“有机组成部分”。

走近邢窑遗址博物馆,银白色外表看上去很低调,不过走进馆内却别有洞天。站在馆内环形观光流线桥上,古窑址呈现在眼下,窑门、灶膛、窑床、窑顶,一座座窑炉紧紧连在一起,形成了庞大的组合式窑炉群。

邢窑遗址博物馆是我省第一座建立在遗址之上的博物馆。2012年,在内丘县粮贸大厦原址,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北朝至唐代窑炉11座,灰坑140座,灰沟6条,井34眼,墓葬22座,出土陶、瓷、窑具等残片超过20万件(片),完整和可复原器物超过2000件,遗迹遗物相当丰富。后来,在这处考古遗址之上,建起了现在的邢窑遗址博物馆。

30余年筚路蓝缕,凭借多项突破性考古收获,2013年,内丘邢窑遗址考古发掘项目入选“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在中国的陶瓷历史上,从商周以降,一直是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正是邢窑的成功兴起,宣告了这种单一格局的结束,并由此开创陶瓷青、白两大体系。在中国陶瓷史上,青瓷变白瓷是一个飞跃。因此,邢窑的贡献在中国陶瓷史上是划时代的。”对邢窑白瓷的历史地位,中国陶瓷考古研究专家叶喆民曾如是说。

千年窑火

邢州,从隋代至元代一直沿用的行政区名,大致相当于包括内丘县在内的今邢台大部。在古代,通常以烧造陶瓷窑址所在的州命名。因内丘等地在古时隶属邢州管辖,因此便有了“邢窑”称谓。

创烧于北朝的邢窑白瓷,发展至隋代,其精细白瓷已经具备透光性能。至唐代,邢窑白瓷成为“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美器,不仅官府列为贵品,而且还成为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产品,输往海外。唐以后,虽然白瓷风光消减,但并未消失,而是根据当时社会需求继续烧造,一直延续至元代。长达千年的邢窑烧造历史,奠定了其“南青北白”的历史地位。

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统一中国北方,确立了南北分立的局面,社会状况由大动荡过渡到安定时期。之后,孝文帝实行均田制,允许手工业者可以自己经营生产。这一政策的实行,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制瓷业也不例外。于是邢窑窑火初燃,逐渐创烧白瓷品种。

这从邢窑最早的遗址邢台县西坚固村和内丘县城关一带,可以找到当时创烧白瓷品种的例证。在这里,发现了北齐时期的瓷器、窑具和废弃的灰坑等,其釉的特点是青中多泛黄,少数泛白。“北朝的工匠们继续降低并控制胎釉原料中的含铁量,烧制出了一种不同于青瓷但依稀可见青瓷痕迹的白瓷,进而经过不断尝试去青,最后终于在制瓷工艺上完成了青瓷向白瓷的过渡,这便是北朝晚期的白瓷。”巨建强介绍。

隋代是邢窑白瓷发展的重要时期。此时邢窑规模迅速扩大,不但白瓷质量提高很快,而且由最初的粗白瓷逐渐向精细白瓷过渡。窑具中出现了较多的蘑菇形窑柱、喇叭形窑柱和筒形匣钵等,为不同档次的瓷器烧制成功提供了相应的保障。值得一提的是,隋代邢窑还利用长石、石英等发明了透光度极高的薄胎透影瓷,将白瓷的烧制技术推向顶峰。

唐朝社会开放,兼容并蓄,国力强盛,是世界向往的中心。无论是雄伟壮观的石窟艺术,还是气势恢宏的宫廷乐舞,抑或是华贵瑰丽的殿堂绘画,以及璨若星河的诗词华章,无不张扬着唐的朝气蓬勃。昌盛气象自然也集中反映在了邢窑的规模和邢白瓷的造型审美上。

“唐朝瓷窑业空前发展,开创了瓷器生产的新时代。邢窑窑址数量、生产规模和产品种类、质量以及细白瓷产量等都超过了以往。”巨建强说。

丰富的考古收获就是很好的证明。在发掘的唐代邢窑遗址中,邢窑遗迹有窑炉、砖砌作坊、灰坑、灰沟、水井等。窑炉形状与早期相比变化不大,只是体积大了,说明其产量的提高。

遗物有陶、石、骨、瓷、三彩、素烧器等类。陶器多盆、罐、瓦和瓦当,瓦当种类多样,以周边饰联珠纹的莲花瓦当最具特色。素烧器类较多,有的是未烧三彩前的素烧器,有的是专供冥器用的素烧产品。瓷器釉质有白、黄、青、黑、黑白双色等,器形大小不一,种类多样,大到盛水的缸、罐,小到棋子、鸟食罐之类,涵盖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具体到造型审美上,舒展大方、素色无饰的邢窑翰林罐值得一说。因该罐底部刻有“翰林”二字,因此被称为翰林罐。其高度约在20至25厘米之间,卷唇、短颈、丰肩、鼓腹、小足,胎白细腻,通体施白釉,整体看起来浑圆饱满又简约利落,给人一种经典规正的美好感受。

“署名‘翰林’字款的白瓷罐当为皇帝赏赐翰林学士的专门用品,进而表明皇帝对翰林学院的重视。”关于翰林罐的用途和文化深意,邢窑文献馆馆长杨松岩解释,它既为实用器物,又附有礼器属性,体现着厚重的礼仪和政治意义,承载着大唐社会的人文之道和大美之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晚唐五代是邢窑走向衰落的时期,除了战乱因素,也有原材料的因素,更重要的是井陉窑、定窑等新制瓷窑场的崛起和发展壮大。此消彼长,邢窑风光消减,相当一部分窑场停火。但在邢窑原烧制区域内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窑场和新的匠人,继续发展着传统的工艺技术,成为薪火相传的接力人,一直延续至元代。

元之后,邢窑窑火熄灭,人们再看不到窑工忙碌的身影和窑场内外的热闹场面,只留下一些窑址静静地守候在原地。时光流转,岁月更迭。如今,邢窑瓷器已然华丽转身,再次走进百姓生活。

当下,内丘、临城等地方政府都给予邢窑相当的重视,依托邢窑遗址这一文化遗产,服务当地百姓生活,打造邢窑文化品牌。那些默默躺在黄土里的古瓷残品,文献记载里、历史记忆中的邢窑工艺,以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系统、完整地向人们展示千年邢窑的独特魅力。还有那些太多的让人解不开的谜,随着考古工作的推进渐渐浮出水面。

白瓷辉光

参观中国邢窑博物馆,你一定会对它独特的造型设计发出由衷赞叹。

主体七个大小不一的碗状建筑物,排列精巧,显示出古代邢窑器物的优雅姿态。以圆形为主要设计元素,是出于“圆”是邢瓷最常见的形式,寓意着圆满吉祥,和谐如意。序厅顶部设计,巧妙借助唐代邢窑白瓷“盈”字款的含义,象征邢窑为“贡窑”和“官窑”。

馆内精致的古窑炉模型和窑工劳动场面雕塑,以及圆弧形展台,无不生动而详细地展示着邢窑的历史脉络与烧制过程。欣赏精美的邢瓷,它的纯净、素洁入眼入心。洗练的线条,简约的造型,透出素朴自然之趣。博物馆将千年邢窑的“形”与“意”之美挥洒得淋漓尽致,展现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人文精神与审美情怀。

邢白瓷的美不只在博物馆看到的这些。公元851年(唐大中五年)阿拉伯商人苏林曼所写的笔记就曾提道:“中国人持有白色黏土制作的碗,它像玻璃一样的美丽,可以看到里面所盛的液体。”陆羽在《茶经》中则这样评价邢窑白瓷:“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这些记载既充分描述了邢窑白瓷胎体细腻、质地轻盈、釉色洁白的特点,也表明了邢白瓷的高超技艺。

也因这些高超技艺,在盛唐时代邢白瓷和越瓷并驾齐驱,结束了我国陶瓷史上长期以来“青瓷独尊”的局面,为后期白瓷和彩瓷争奇斗艳奠定了基础。

而要说邢白瓷品种之冠,非透影瓷莫属。1988年,透影瓷首先发现于内丘西关北邢窑遗址,世人得以初识这种高级细白瓷的本来面目。透影瓷,即在一定的光亮条件下,从一面能看到贴近另一面物体的影像轮廓。考古发掘中,邢窑透影瓷,以碗、杯类器物为主,造型精美,高的造型挺拔有力,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动感;低矮的器物高与横径比例协调;转折处或棱角异常分明,或弧线过渡得恰到好处、无与伦比。

在中国邢窑博物馆,有幸看到了隋代透影瓷盏底残片,胎釉莹白,可称光润如玉、皎洁如雪,即使与现代瓷器相比较也毫不逊色。其中,有几件透影瓷盏底残片,迎光透视手影清晰可辨,为号称隋唐白瓷之冠的邢窑研究提供了新的物证。

对于邢窑透影瓷,叶喆民先生曾评价,邢窑遗址出土的透影瓷,是中国陶瓷技术的飞跃和进步,我国唐代之前就已经有了透影瓷,这是中国古陶瓷的骄傲。

1998年,在印度尼西亚海域打捞的唐代阿拉伯“黑石号”沉船上发现67000多件中国瓷器,其中有邢窑瓷器100多件。有专家表示,“黑石号”沉船中的众多窑口瓷器中,唯邢瓷少有因海水长期侵蚀胎釉分离、剥落的现象,故得出结论:“邢瓷天下第一”。

由此可见,邢窑白瓷技艺之精,确实名不虚传。不过,技艺精湛的邢白瓷并非只有权贵使用,唐代中期史学家李肇在《国史补·货贿通用物》一书中记述有“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说明邢窑瓷器非常普及的事实。

后世考古也证实了这一点。除邢台地区墓葬和遗址中多出土邢窑瓷器外,河北其他地区和周边省市的发现也屡见不鲜。另外,浙江、广东等大型墓葬中也有发现,唐代著名的港口扬州也出土过不少邢窑瓷器。甚至在日本、埃及、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等地的遗址中也出土过邢窑瓷器。难怪其凭借“天下无贵贱通用之”,而独步一时了。

邢窑同样值得一书的精彩之处,还在于彩色釉陶器的出土。作为继陕西黄堡窑、河南巩义黄冶窑之后发现的第三处烧制唐三彩的窑口,邢窑至少从隋代已开始生产三彩器。根据当时邢窑遗址考古队领队王会民的考证,隋三彩有单色和两色之分,瓷土胎,胎色浅粉或白,火候较低,断面上有较多的红褐色颗粒和石英等石头颗粒和白色熔块。唐代邢窑批量烧制过三彩,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堆积有素烧残器的灰坑,证明应存在专门烧制三彩的窑炉。

有关邢窑的当代故事仍在继续。恢复邢瓷烧制技艺,还原古人智慧,发扬这项技艺,让邢瓷跟现代生活融合,是目前邢窑陶瓷烧制技艺传承人的目标。近年来,邢台当地的邢窑陶瓷烧制技艺传承人师承古法,反复研究,终于恢复了古代邢白瓷的制作工艺,成功烧制出与唐代邢窑白瓷相近的“类银似雪”仿古邢白瓷,总体工艺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14年,“邢窑陶瓷烧制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8年,“邢窑陶瓷烧制技艺”入选首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邢窑,走过了一千多年岁月,它的辉煌与文明紧密相连。当我们研究传统,感知器物背后的文化精神时,便可以跳出束缚,更好地继承与发展邢白瓷,让它在新时代激发出新的生命力,展示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为大美中国增添独特魅力。(河北日报记者史晓多)

责任编辑:张云

相关新闻: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