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游协同发展新地标丨白洋淀:水润雄安 美在当“夏”
云游协同发展新地标丨白洋淀:水润雄安 美在当“夏”
扫码阅读手机版
晨光熹微,朝霞映水,
小艇缓缓拨开细浪,
但见豁然开朗处,
生机盎然,碧波荡漾,
这里,就是“华北明珠”——
白洋淀。
经过治理,白洋淀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荡舟碧波之上,一片天光映水蓝。河北日报记者 耿辉摄
2017年2月23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实地考察雄安新区建设规划时强调,
建设雄安新区,
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
夏日的白洋淀生机勃勃。河北日报记者赵杰摄
五年来,
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
白洋淀治理保护之路
取得了一系列优异的成绩。
白洋淀,曾经“明珠蒙尘”,
如今,光彩再现。
白洋淀码头。河北日报记者耿辉摄
白洋淀,“华北之肾”,
上承九河、下注渤海。
143个淀泊星罗棋布,
3700多条沟壕纵横交错。
过去由于缺少上下游协同防护,
“九河下梢”成为纳污之地。
游客乘船徜徉白洋淀。河北日报记者耿辉摄
2017年雄安新区设立后,
白洋淀迎来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系统性生态治理。
退耕还淀、生态补水、河道整治、
废污治理、生态清淤、湿地建设……
经过短短几年的治理,
白洋淀水质持续改善,
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
生态环境治理基本实现阶段性目标,
“华北明珠”光彩重放。
白洋淀上游潴龙河蠡县段。新华社发
2017年前,
白洋淀水质为劣Ⅴ类至Ⅴ类重污染,
其后每年上一个台阶,
2021年白洋淀水质全域达到Ⅲ类水,
为近10年最好水平,
进入良好湖泊行列。
白洋淀风光。 新华社记者牟宇 摄
一湾河水碧,两岸草木青。
如今白洋淀的水咋样,
靠水吃水的白洋淀人最有发言权——
水质清澈见底,
多年未见的鳑鲏鱼、黑鱼、嘎鱼再现淀中。
不少当地村民说,
儿时“戏水摸鱼”的记忆又回来了。
夏日里的白洋淀烟波浩淼,美景如画,令人神往。河北日报记者 史晟全摄
环境改善了,
村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
淀中的邵庄子村四面环水,
这几年旅游火爆,
仅民宿一项,年收入就达300余万元,
村里还涌现了几十个网红旅游主播。
白洋淀再现“荷塘苇海、鸟的天堂”胜景。河北日报记者李东宇摄
野生鸟类是水环境的“生态试纸”,
大鸨、白枕鹤、青头潜鸭等
10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飞来了;
灰鹤、水雉、黑翅鸢等
41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也来了……
截至2022年1月底,
白洋淀野生鸟类数量已有230种。
青头潜鸭在白洋淀戏水。 河北日报通讯员刘洵 摄
如今的白洋淀,
碧水连天,鸟飞鱼跃。
未来之城的生态底色,
正如画卷般徐徐铺展——
春来,芦芽吐翠,万物复萌;
夏至,红莲绿苇,蛙鼓鸟鸣;
秋到,芦花飞舞,天蓝水清;
冬临,大雪满淀,别具风情。
游客在白洋淀新安北堤木栈道上游览。河北日报记者耿辉摄
蓝绿交织,
是雄安新区的鲜明底色。
白洋淀边,
一座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
正在“拔节生长”。
(资料来自新华社、河北日报等 编辑/薛岳虎)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