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耕“青松岭”,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重耕“青松岭”,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扫码阅读手机版
日前,国家艺术基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舞台剧和作品主题创作资助项目话剧《青松岭的好日子》进行中期验收演出——
重耕“青松岭”,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文艺观照时代,时代指引创作。日前,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承德市委宣传部主办,河北演艺集团承办,承德话剧团演艺有限公司创排的话剧《青松岭的好日子》经过第三轮打磨提升后,再次登上石家庄人民会堂的舞台与观众见面。这也是该剧作为国家艺术基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舞台剧和作品主题创作资助项目的中期验收演出。该剧在回望农村变革的历史纵深感中,呈现社会发展变迁和乡村振兴的新时代图景,生动再现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中国农村发展历程。
话剧《青松岭的好日子》进行中期验收演出。承德话剧团供图
打通记忆隧道
展现新中国农村发展历程
上世纪70年代初,根据承德话剧团同名话剧改编的电影《青松岭》曾火遍大江南北。电影真实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之初农民的生活面貌,造就了当年乡村题材艺术创作的高峰。从半个世纪前的话剧、电影《青松岭》到如今的《青松岭的好日子》,跨越半个世纪的农村题材作品,对于大众认识新中国农村发展历程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作为话剧、电影《青松岭》编剧之一,以及话剧《青松岭的好日子》总编剧,著名剧作家孙德民始终对农村和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对表现农村生活、反映农民的喜怒哀乐有着神圣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感,他笔下的农村生活富有浓郁的时代气息。
话剧《青松岭的好日子》延续电影《青松岭》的故事:大学生村官秋歌,正是电影《青松岭》中主人公钱广的外孙女,她以老师李保国为榜样,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毕业后主动回家乡青松岭,创办现代农业园,以科技兴农的方式带领村民走上乡村振兴之路。剧中青松岭村的农民们从办淀粉厂致富,到拆了污染严重的淀粉厂办农业生态园的过程中,有困惑和不解,但他们最终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在党的指引下过上了“青松岭的好日子”。正如孙德民所说:“中国农村发展不管多么曲折,永远有一个不灭的亮点,一种向上的因素,一种永恒的力量,就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理念——‘一切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一切都是以人民为中心’。”
打通记忆隧道,赋予新剧深刻的历史纵深感。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主席仲呈祥表示,话剧《青松岭的好日子》一开头便以话剧《青松岭》中经典曲目《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营造出历史纵深感。剧中穿插着老一代村民的回忆与反思、秋歌母亲多年心结和心愿,这些情节牵动着以往青松岭改革阶段的那些人、那些事,由此呈现出对历史的追溯与思考。
把半个世纪农村发展的宏大主题浓缩成普通人的命运故事,并非易事。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于秋阳认为,编剧凭借其对农村生活的敏锐洞察,建构了既有骨架又有戏剧张力的叙事。纵向看,叙事时空延展至上下半个世纪,三代人的历史背景与命运轨迹的不同,触及农村变革中新旧价值观的跃迁与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伤痛与迷茫。横向看,青松岭的发展面临着各种复杂问题:变革发展中新旧理念的碰撞、城市与农村生活理念与方式的差异等。该剧深入剖析了中国农村在曲折中不断摸索前进的踯躅与阵痛,艺术地诠释了乡村振兴的实践历史。
重耕“青松岭”
诠释文艺精品创作之路
“一个剧作家在已经耕耘过的题材上重耕,它无疑是一种创作现象。”我国著名戏剧评论家余林先生在为《孙德民新剧作选》作序时这样写道。由此提出一个概念:重耕。重耕就是以前写过的完整剧本,甚至有些是获了奖的作品,在若干年后又重新创作。从话剧《青松岭》到电影《青松岭》,再到话剧《青松岭的好日子》,编剧孙德民一次次重新审视作品和创作,站在文化自信的高度不断探索文艺精品创作的新篇章。
文艺创作应为时代画像、立传、明德。时代车轮滚滚向前,话剧《青松岭》上演后的半个世纪里,农村建设日新月异,当今的农村,特别是新时代农民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他们的命运、生存状态和灵魂在急剧变革的年代经历了怎样的碰撞和颠覆?新一代农民的观念和选择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话剧《青松岭的好日子》主创团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走进新农村改革建设大背景下农民的情感世界。
“只有在充满波澜壮阔、矛盾起伏的新农村现实生活中去寻找、捕捉和发现这一代农民的‘魂’,才能找到反映新时代农民的戏剧种子,只有生活才是戏剧创作的原动力。”创作过程中,孙德民及主创团队真正俯下身子,融入到新时代发展的洪流,把握住生活和艺术的关系,经过反复推敲和精神升华,最终才将打动人、感染人的艺术精品呈现在观众面前。
此外,一部舞台艺术精品的打造,必然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有独到之处。于秋阳认为,话剧《青松岭的好日子》中,无论是个体形象还是集体群像,都塑造得元气酣畅,生动自然。比如,在主人公秋歌这样一位头顶光环、易被概念化的主角身上,我们看到的不光是她的理想人格与情怀,更感受到这个角色的立体化、真实化。女大学生秋歌一毕业就决心返乡,在遭到母亲钱小雪强烈反对,受到村民无端猜忌的情况下依然坚持扎根青松岭,是什么作用于她如此强烈的个人意志?随着剧情的深入,我们看到了逻辑充分的行为驱动力以及可信的人物动机诠释:她扎根农村的个人抱负背后,有与母亲相依为命的亲情,有与立春哥难以割舍的爱情,有深受李保国言传身教的师生情,更有生于兹长于兹、心系逝去绿色的怀旧乡情。基于情感逻辑的心理线合理阐释了人物戏剧行动的进展,有力支撑了人物塑造。
融入生态理念
彰显新农村追求与向往
话剧作为一种表现时代生活的重要艺术样式,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形势下要突出时代特色,敏锐地反映时代风貌和时代精神。对此,话剧《青松岭的好日子》进行了有益探索。
“长鞭哎那个一呀甩哎,叭叭地响哎……”序幕一拉开,这首曾唱响大江南北的电影《青松岭》主题歌响彻剧场,瞬间将观众带到燕山深处那个充满清新泥土气息的小山村——青松岭。同时,全剧在舞台设计、语言艺术方面凸显河北农村的地域文化特色,构建真实的农村环境,突出村民们的率真朴实,使全剧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随着剧情的发展,该剧艺术呈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和成果,彰显新时代农民对“诗意的栖居”的追求和向往。
河流污染、土地荒芜、树木减少、疾病增加……众多生态困境,折射出过去的青松岭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历程。“不再是当年的岭,不再是当年的山,不再是清凌凌的河水映着蓝蓝的天。”话剧第二幕开场的唱段,体现着该剧对生态环境恶化的深刻反思,从而引出农村发展由工业建设到生态建设的路径转变。仲呈祥认为,全剧以历史的、美学的眼光,敏锐发现了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剧情将人与自然的生存矛盾和人与人的情理冲突交织在一起,反映出对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兼顾的深邃思考。
剧中女主人公秋歌带领乡亲们追随时代前行,努力改变村民的价值观念,将“绿水青山”的生态意识植入村民心中。这样的人物设置,不仅凸显知识青年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也表达出该剧对年轻人充满期待和希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年轻干部队伍,更需要一批对土地有感情、懂技术、会管理、熟悉市场的年轻人,扎根乡村,深耕希望的田野。”孙德民表示,只有勇担当、有作为的青年力量不断涌现,才能让乡村振兴事业成为“活水”,流动起来。支持和鼓励更多年轻人投身新农村建设,也是该剧想要表达和探讨的重要话题。 (河北日报记者曹铮)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