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聚焦河北

长城评论 | 三说“转文风”②以“实”求效

2022-05-06 12:04:41 来源:冀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海报制作:张琳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评论员 芦静 

实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回望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成就、实现历史性飞跃,靠的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拼搏实干,靠的是中华民族的不懈奋斗。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文风建设也不例外。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文山会海”现象屡禁不绝,不少文章、讲话、报告洋洋洒洒数千字,看起来辞藻华丽,听上去冠冕堂皇,实则叙述空洞、不知所云。这种东拉西扯、穿靴戴帽的“假长空”,不仅群众摇头,还败坏了党风政风,成为干事创业的羁绊。

文贵务实,为何走样变味?其实,无论文件还是讲话,之所以会出现脱离实际、无病呻吟、故作高深等变种,其背后往往藏着严重的病症,共性就是“虚”。缺少调查研究,没有深邃的思想,必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形式主义,而根源则是政绩观出现了偏差。久而久之,这些漂浮文风就像腐蚀剂,使得一些地方争相攀比搞假政绩,欺上瞒下、无中生有、以假乱真。

文风问题不是一件小事,是党风政风的集中反映,需要引起重视、加强治理。在不少地方基层,一些文章一针见血,一些讲话深刻到位,一些报告平实准确,群众和基层干部直呼“解渴”。这种优良文风是如何形成的?归根到底就是“实”。从现实情况看,胸有成竹才能出口成章,找准症结才能对症下药,源于实践才能指导实践,而这样的心中有数、手中有招不会凭空而来,是源于生活中的不断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厚积薄发的过程。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在“实”上做文章,去掉华而不实的“虚”,文风改进就会有看得见的成效,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责任编辑:闫漪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