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评论 | 藏粮于技,希望在“冀”
长城评论 | 藏粮于技,希望在“冀”
扫码阅读手机版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评论员 芦静
谷雨时节农事忙。走进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南孟镇,一望无际的农田绿浪滚滚,冬小麦长势喜人。
“今年春节刚过,区里的农技人员就到麦田里开展苗情墒情调查,并提出了管护建议。”“眼下,地里大部分麦苗都已转化成一类苗,只要管护好,肯定能丰收!”这是河北省冬小麦“科技壮苗”专项行动的生动写照,传递出夏粮丰收的信心和希望。
夏粮的主体是冬小麦。去年秋冬种期间,受罕见秋汛影响,河北省冬小麦出现晚播面积大、苗情类型多、弱苗比例高等问题。面对严峻形势,河北省启动了冬小麦“科技壮苗”专项行动,各地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加强麦田春季管理,编制技术指导方案,举办系列技术培训,“藏粮于技”的主旋律越奏越响。
“每株麦苗长几片叶、分几个蘖,是旺苗还是壮苗、弱苗,都要了解清楚”“促弱转壮很重要的是水肥调控”“当前要做好纹枯病、茎基腐病的防治,另外,返青拔节季也是红蜘蛛的多发季,影响春季麦苗的生长,要做好杀虫防治”“浅埋滴灌技术使用起来省水又省工,只需要在浇地时把阀门打开,浇完水后一关阀门就行了”……连日来,一批促进弱苗转化升级的好做法、好模式、好经验不断涌出,折射出农业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新气象。
截至目前,河北省冬小麦一、二类苗占比88.8%,比越冬前提升49.5个百分点,科技壮苗效果明显,冬小麦生产形势明显好于预期。这一成绩来之不易,也启示着我们,因地因苗施策,多措并举保障春耕生产,进一步推进“藏粮于技”,还需要有关方面出实招、下实功。
现在距我国小麦大面积收获还有40多天,尽管科技壮苗效果明显,但来不得半点麻痹大意,病虫害、干热风、倒伏、烂场雨等关口还时刻考验着我们。此外,当前疫情点多面广频发,封控造成局部地区人员流动、农资运销和农产品流通受阻,春耕生产受到一定影响。
夯实粮食生产能力基础、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根本出路在科技。无论是当前春耕备播还是未来农业发展趋势,高质量、高标准都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时至今日,“藏粮于技”不仅提高了耕作效率,还引领着农业发展新趋势。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驶入“快车道”,就必须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让先进农业科学技术、高效率农业设施装备以及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在农田沃野上生根发芽。
民以食为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从农村实际和农时农事需要出发,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坚定信心、真抓实干。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