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基层|基层宣讲接地气 全会精神入人心
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基层|基层宣讲接地气 全会精神入人心
扫码阅读手机版
基层宣讲接地气 全会精神入人心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河北日报14支全媒体记者小分队联动采访一线见闻
编者按 连日来,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广大基层党组织精心组织安排,迅速兴起热潮,推动全会精神在基层落地落实、开花结果;广大基层干部积极深入一线,以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宣讲,推动全会精神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
河北日报14支全媒体记者小分队走坝上、行沿海、访太行,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到党员干部群众中去,记录一个个学习讨论的场面、发自肺腑的心声和贯彻落实的生动实践,将干部群众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呈现于纸上、屏端,以此激励全省干部群众将全会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优异答卷。
西柏坡干部群众学习全会精神憧憬共同富裕
柏坡岭上话初心谋发展
柏坡岭,静谧悠然;奋进歌,激荡心间。
11月27日一大早,推开梁家沟村史馆的门,记者看到里面讨论正酣。12名平山西柏坡镇村两级干部和部分党员群众代表、返乡创业青年围坐在一起,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围绕共同富裕,谈村庄变化、议未来发展。
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西柏坡时,与当地干部群众亲切座谈。2021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西柏坡镇北庄村全体党员回信,向乡亲们致以新春的祝福。“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激励着我们团结带领乡亲们铆足劲往前奔,奔向越来越红火的好日子!”北庄村党支部委员封全国的开场语充满奋斗激情。
今年以来,北庄村的变化翻天覆地:绿化美化亮化、厕所改造、房屋保温层改造,乡亲们的居住环境更好了;红色文创展销基地、智慧田园蔬菜大棚、“北庄力量”布艺工坊和红色民宿等产业项目加速推进;加强党建和基层治理,规范村级组织运转机制,完善村规民约,大伙儿的心更齐、劲更足。
“今年,全村人均收入预计能超过两万元,村集体收入能达到120万元。”50岁的封全国信心满满地说,“我们将围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共同富裕目标,好好打造富民产业和项目,让老百姓参与进来,凝聚到一块儿,让全村人过上更加富裕的好日子。”
“咱党员干部一定要按照六中全会上提出的‘牢记初心使命,始终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要求,带领乡亲们拼搏奋进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努力!”主持宣讲会的西柏坡镇党委宣传委员赵光辉接过话茬,“成绩代表过去,未来任重道远。目前,西柏坡镇的国土空间规划和乡村振兴规划都已编制完成。咱们将结合全镇16个村的特色优势,构建‘以红色文化教育体验为核心,以主题民宿、特色餐饮、观光农业等为补充’的产业体系,大伙儿可要继续发扬咱西柏坡的光荣传统,当好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听到这里,梁家沟村的返乡创业青年陈志鹏打开话匣子。
“旅游产业大发展,配套服务必须要跟上!”陈志鹏说,这两年,梁家沟村建起了特色观光采摘园、登山步道,还在沿途布局了特色农家餐饮等产业,“我在这里表个态,我们家的民宿将对标高端,提升服务质量,做成精品民宿,给乡亲们打个样,让更多的游客能舒舒服服留在咱西柏坡。”
时值正午,艳阳高照,村史馆里的讨论依旧热烈。他们身上那股精气神,透出革命老区西柏坡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坚定信心。 (河北日报记者 董昌)
张家口市崇礼区林园路社区
社区“小讲堂”火热开讲
11月27日上午,张家口市崇礼区林园路社区“小讲堂”开讲了,社区工作者、居民代表围坐一起,聆听城关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薛孔明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过去一百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就是新时代党取得的重大成就。这样的国家大事,让咱们赶上了,多么幸运!”宣讲现场,薛孔明围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国家战略、崇礼承办冬奥会等主题深入浅出地讲解,让在场的群众听得津津有味。
社区内,随处可见的雪花、冰雪运动等元素,提示着2022年冬奥会的临近。“学习六中全会精神,我们将以更加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投身冬奥会筹办举办,不断丰富冬奥相关的居民活动,满足居民对关注冬奥、支持冬奥的新需求,持续点燃群众冬奥热情。”林园路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张帆说。
宣讲中,当听到无数革命先烈为新中国成立浴血奋战的内容时,70岁的老党员冯儒眼里泛起泪花。他激动地说:“我们的幸福生活,是烈士们的牺牲换来的。作为一名老党员,我要继续发挥余热,在志愿服务、疫情防控、普及冬奥知识等方面冲在前、干在前,为咱家门口的冬奥会贡献一份力量。”
“我们还要开展文艺演出、入户宣讲、知识问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全会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更多人参与到喜迎冬奥的氛围中来,人人争做文明使者,当好合格东道主。”城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温海亮表示。 (河北日报记者 郭晓通)
平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宣讲+服务”暖人心聚合力
“六中全会新征程,茫茫大地起东风。百年奋斗创伟业,汲取智慧再出征……”11月27日上午,阳光明媚,平乡县文艺宣讲小分队十几名队员来到西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广场,用一段节奏明快的群口快板书,拉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的序幕。
掌声响起来,越来越多的村民闻声赶过来。队员们依次表演了精心创作的平乡丝弦《红色大路阔步行》、三句半《六中全会指方向》等节目,每到精彩处,观众都报以阵阵喝彩。“这样的宣讲形式贴近群众,我们喜欢看、听得懂。”村民张巧华说,听了宣讲信心更足了,相信在党的领导下,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强。
82岁的赵继广坐在小马扎上看得津津有味。“我就在旁边的‘幸福小院’,听到动静我就来了。你看这节目说得多好,说到了我的心坎上!”他感慨说,党的好政策一个接一个,托党的福,作为空巢老人在“幸福小院”免费吃住,冬有暖气夏有空调,比原来自己在家强多了。特别是村里的孤寡或空巢老人等凑在一起,下棋聊天打扑克热热闹闹,村里的志愿者帮着做饭洗衣照料生活,别提多幸福了。
连日来,依托每村都有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幸福小院”,平乡县宣讲队员和志愿者联手,采取宣讲和志愿服务相结合的形式,在广大农村掀起全会精神宣讲热潮。宣讲队员还走进社区、校园、企业等,累计开展宣讲900余场次。
线下宣讲热,线上来加油。平乡县融媒体中心还从宣讲队创作的作品中,择优录制成视频,借助微信公众号、智慧平乡App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二次传播。“我们采取‘宣讲+服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送进千家万户。”该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常建华说。 (河北日报记者 王永晨 通讯员 冯晓超)
广平县后南阳堡村
致富路上不让一户掉队
棚外寒气袭人,棚内温暖如春。11月25日下午,走进广平县南阳堡镇后南阳堡村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智能温棚,棚内一片翠绿,生菜、油麦等长势喜人。
“移苗、摘菜这些活儿不重,每月工资1800元。”55岁的姬桂云一边忙着手中的活计,一边向记者介绍道,“家里7亩地全部流转给村集体,土地年租金7000元,去年底分红4000多元,再加上工资收入,一年能挣3万多元。”从没有收入的留守妇女到挣工资的“上班族”,集体经济的壮大,让许多像姬桂云一样的农村闲置劳动力改变了生活。
后南阳堡村曾是广平县有名的乱村、穷村,集体收入基本为零,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4000元。2018年,抱着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的愿望,原本在外经商的王建广回村并在换届时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通过入户走访、召开党员代表会、村民代表大会等,最终确定了以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发展道路。”王建广说,清产核资摸清了村集体“家底”,之后成立集体合作社,将集体所属的经营性资产、资源全部折股量化到村民,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提升了土地效益。
“这几天村‘两委’干部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行了学习交流,特别是全会提出促进共同富裕的要求,更让大伙坚定了发展集体经济的信心,鼓足了干劲。”后南阳堡村村委会副主任刘圣宾表示。
学习强信心,落实有行动。11月26日,伴着钩机、铲车的马达轰鸣,由后南阳堡村集体投资的10栋蔬菜大棚启动建设,工程竣工投用后,将成为集体经济的又一支撑。 (河北日报记者 刘剑英)
秦皇岛边防检查站
深入港口码头,讲解简单易懂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包含了‘三个需要’‘两个确立’‘十个坚持’,值得反复学习……”11月26日,秦皇岛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马晓深入码头一线,利用口岸巡查间隙,向秦皇岛港码头作业人员和港区群众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并向工人们介绍学习渠道,“扫描二维码,下载学习强国App,可以学习更多关于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相关内容。”
“边检站同志的讲解简单易懂还‘解渴’,学习渠道方便又全面。秦皇岛港历史悠久,作为新时代的码头工人,我们一定坚持党的领导,坚守自身岗位,努力开拓创新,掌握历史主动,汲取前行力量。”码头工人李伟说。
连日来,秦皇岛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本着“先学一步、深学一层”的要求,迅速响应,积极行动,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运用电视、广播、“学习强国”平台等,通过观看会议直播、撰写心得体会等途径,采取“书记领学+交流研讨”等形式,积极讨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热点、深入领会全会精神,通过丰富学习途径来进一步激发学习热情,全面掀起学习热潮。
全站抽调30余名民警职工组成3支宣讲队伍,走进驻地社区、码头等地,紧贴实际,以专题党课宣讲、一线巡回宣讲、微党课、大讨论等方式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把全会精神传到群众耳中、融进群众心里。 (河北日报记者 师源 通讯员 李金秋 梁树军)
兴隆县融媒体中心
接“地”上“云”入人心
11月26日一大早,兴隆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王丽遥就驱车前往位于山区的兴隆县六道河中学。当天,该校校长贾立民将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贾校长可是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他的宣讲一定能成为‘雾灵山讲坛’的好素材。”王丽遥充满期待。
“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每个阶段都有很多革命先辈,为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而抛头颅洒热血,换来当下幸福生活。党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同学们要树立远大理想,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台上,贾立民声情并茂地讲着,台下,王丽遥在精心录制。室内,不时响起热烈掌声。
“雾灵山讲坛”是兴隆县融媒体中心为创新理论宣传方式,精心打造的理论宣讲新平台,每月定期邀请各行业专家学者,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农业科技、人文历史、法律法规等内容进行讲授。讲坛可以设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通过电视、微信、抖音等多种渠道发布,已成为兴隆百姓喜闻乐看的理论学习新阵地。
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青年人的口味和特点,兴隆县融媒体中心谋划了“百名青年讲党史”系列微党课。11月26日,作为兴隆融媒新栏目——第15位主讲人,兴隆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青年干部郑文超和大家分享了宋庆龄入党的感人故事。“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广大青年要从全会精神中,汲取信仰、精神、实践的力量,做理想信念坚定、勇于担当、本领高强的新时代奋进者。”郑文超说。
连日来,兴隆县组建宣讲团,深入企业、农村、机关、校园、社区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百余场,依托县级融媒体中心和以“兴隆发布”为龙头的新媒体矩阵,将全会精神搬上“云端”,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热潮。 (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
河钢唐钢
“未来工厂”启航新征程
抬头仰望,可见蓝天白云;屏气倾听,耳畔涛声阵阵——这里是位于渤海之滨的河钢集团唐钢公司。
11月24日上午,笔者沿河钢唐钢新厂区钢城路进入主厂区,道路两侧,是凌空飞架的运输管廊和高耸入云的现代化高炉,管廊与高炉之间,一幅巨型标识牌格外醒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十个大字熠熠生辉。
“这十个大字,高悬于顶,铭刻于心,是我们河钢唐钢公司发展的指南针、座右铭。”河钢唐钢党委宣传部负责同志告诉笔者,11月22日,公司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研究贯彻落实意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要求,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这几天,各个部门都在组织学习,大家一致表示,要鼓足干劲,让全会精神在公司生产运行、市场开拓、产品研发、安全环保等每一个工作环节上落地见效。”
行走于河钢唐钢厂区内,不时有长18米、高3米大货车从身边穿梭往来,然而笔者发现,这些“庞然大物”经过时,几乎听不到发动机的轰鸣声。今年5月开始,河钢唐钢新区相继投用270辆电动重卡和30辆氢能重卡,目前公司厂区内清洁能源运输平均比例已达84%以上。
“钢铁企业的绿色发展,不仅要在环境上制造绿色,更要在生产研发中完成绿色制造。”河钢唐钢能源环保部副部长邢金栋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要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落实全会精神,目前公司不仅将绿色体现在空气清新、植被丰富的外在环境上,更体现在节能减排、绿色低碳钢材的内在品质中。
在河钢唐钢新区,技术中心潘宏伟博士正在转炉平台进行核电用钢的升级实验。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全会精神让我们信心倍增。”潘宏伟表示,“随着学习全会精神的深入推进,攻关小组的同事们看到了河钢唐钢启航新征程的重大发展机遇。希望我们的核电用钢升级技术能够在推动公司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担重任,挑大梁!” (河北日报记者 汤润清 王育民 通讯员 张晓悦)
邯郸市邯山区河沙镇南街村
农家小院畅想美好生活
河北日报讯(记者梁韶辉 通讯员孔凡霞、武蓓蓓)“六中全会是个宝,领会精神作向导;习总书记作报告,字字句句暖心岛……”11月24日下午,午后阳光暖暖地洒在邯郸市邯山区河沙镇南街村徐光照的特色农家国画小院内,20多名村民坐在小板凳上,聚精会神地聆听南街村党支部副书记贾海民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畅想未来美好生活。
“我们以‘学习强国’作为理论资源,在农家院里,用通俗易懂的方言,宣讲全会精神,阐释党的百年奋斗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让大家在宣讲交流中感受党的百年辉煌历程,引起了广泛共鸣。”河沙镇宣传委员张佳赞说。
贾海民用唠家常的方式,讲述着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党员群众积极发言,纷纷畅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学习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我备感振奋和自豪。”国画小院的主人徐光照说,“这几年,我们河沙镇南街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的楼房漂亮了,道路宽敞了,小花园、小菜园、美丽庭院随处可见。农闲时节,我的国画小院成为爱好绘画村民们的‘姐妹驿站’,大家在一起挥毫泼墨,陶冶情操,幸福满满。”
宣讲结束,贾海民更感觉时不我待。“全会精神为我们明确了前进的方向,提振了我们谋事创业的信心。”他表示,南街村的村干部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以文化产业为抓手,聚焦农旅深度融合发展,以打造“文化+N”模式发展乡村产学游项目,助推乡村振兴,把南街村建设得更有特色,为群众办更多实事,让农民致富增收,让乡村更美丽。
衡水市第二中学
“红色云课堂”凝聚青春力量
一台投影仪,一块大屏幕,身在衡水市第二中学的学子,就能听到来自远方的关于“台城特支”的讲解,这是衡水市第二中学“红色云课堂”关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现场。
11月26日,在该校高二728班的教室内,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讲解员樊悦通过视频,带领学生们一起“云参观”纪念馆,通过重温红色历史,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闭幕后,衡水市第二中学创新宣讲形式,积极联系本地红色场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直播连线的形式,打造“红色云课堂”,让学生们通过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更好地了解党的光辉历史。
“从1923年8月,革命先辈弓仲韬回到家乡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至今,台城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的祖国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繁荣昌盛的伟大飞跃,写下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随着纪念馆内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和图片在屏幕上展示,樊悦带领着同学们探寻党的初心使命和奋斗历史。
“视频连线直播,让党的红色故事,有了更广阔的宣讲空间。”远在台城的樊悦也感到十分激动。据介绍,除了“红色云课堂”,他们还会把讲解视频放到各大视频网站,让全会精神走进千家万户。
20多分钟的云课堂上,每位学生的表情都非常专注。云课堂结束后,学生徐婉婧这样写下当天的学习笔记:“作为青年一代,今后,一定要加倍努力、不懈拼搏,勇敢担负起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让自己早日成为有用之才,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青春力量。” (河北日报记者 焦磊)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