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记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张连印:老将军的“家园保卫战”

2021-10-19 02:34:03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老将军的“家园保卫战”

——记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张连印

10月10日,天蒙蒙亮,张连印三两口吃掉几片煎馒头片,喝了碗小米粥,就上林场了。

身穿迷彩服、头戴草帽、肩扛铁锹伫立在山头,一抹晨光映照下的剪影稍显佝偻。张连印眺望着脚下这片绿色的海洋,油松、樟子松、云杉、新疆柳,一排排、一列列,犹如一个个士兵,在毛乌素沙漠边缘站岗放哨,保卫家乡不被风沙侵袭。

他是曾经的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少将军衔,和枪炮打了大半辈子交道,2003年退休后本能在大城市享清福,却回到家乡山西省左云县张家场村,同“黄风怪”争,与“癌魔”斗,一锨锨地挖坑,一棵棵地种树,顽强地进行着一场荫庇子孙的“家园保卫战”!

18年来,他带领乡亲们植树1.8万余亩、200多万株。左云县林木覆盖率由2003年的38.6%上升到现在的45.03%,他个人贡献就达到了1.5个百分点。但他一不要地权二不要林权,30年后生态建设成果全部无偿交还集体和土地原来的承包者。

这位76岁的老将军到底想要什么?“看到黄沙已被逼到几乎消失,就像打了胜仗,心里头挺欣慰。”张连印说。

“绿化将军”张连印。在家乡荒漠化严重的土地上,他像一个淳朴的农民,深耕不辍,筑起防风固沙的绿色屏障。河北日报记者赵永辉摄

“共产党人就是要为人民谋一辈子福”

种树有多苦,务农的人都知道,但张连印从不怕苦,因为他从小就是苦过来的。

张连印小时候家里穷,4岁时父亲去世,6岁时母亲改嫁,奶奶、爷爷也相继撒手人寰。

他还能回忆起当年“一边劳动一边还钱”的生活。张连印闭上了眼睛,伸出手,模仿着在十里河畔拾掇“酸刺圪针(沙棘树根)”、割“条子(荆条)”编筐的经历,“当时每个筐3毛钱,我不到一个月就还清了爷爷在世时欠大集体的200多元缺粮户欠款。”

这样的苦日子,左邻右舍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做好饭菜后,或者给他送上门,或者叫他来家里一起吃。1964年3月,在组织推荐下,张连印走向军营,光荣入伍。

张连印所在的部队是某部榴弹炮营,射击是基本功。

有一次演练,张连印一炮便炸毁目标,得到营长表扬。

可精益求精的张连印却感觉脸上发烫,“炮弹打得还是有些偏,真打起仗来,差一分米、一厘米都不行。”

张连印拼了,没日没夜地研究火炮参数,反复操作训练,与战友进行战术配合……第二次演练,炮弹直中目标。

在部队,张连印做每件事都会拼尽全力,只有练就过硬本领才能保家卫国。

一次训练比武前,已就任连长的张连印整夜整夜地不合眼,研究如何改良图板作业、改进火炮驻锄方式,然而有一部分指战员还是按部就班地训练。

他发威了,“都是年轻后生,咋比我这‘老头子’还虚!”

连队所有官兵,被激得眼睛都红了,顿时变成了一群嗷嗷叫的狼,练习频次不断加密,训练比武中百发百中。

张连印担任师长后,在全军首次提出“车辆行驶中通信组网”课题,个人被评为全军优秀指挥员……1995年,他调入石家庄工作,先后任职副军长、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

期间,一个“治沙扶贫”的梦想在他心中萌芽。

左云县位于毛乌素沙漠边缘,是典型的黄土丘陵缓坡风沙区,也是京津风沙源治理区,生态环境恶劣。当地一民谣唱道:“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白天点油灯,晚上堵门风。”

“‘黄风怪’一起,呼啸声撕人肺腑,把天刮红了,把马车吹跑了,把庄稼也埋了,收成一下子就减了很多。”村民张翠莲叹息着说。

不斩除沙根,生活就没有奔头。从不为家人办事、不为乡亲办事的张连印给乡亲们留下一句滚烫的话,“我退休后,要给家乡治沙!”

2003年7月,他退休了。

听说他要回来,堂弟张连雄说话直来直去,“张家场还能种树?遍地荒滩滩,种树比开发南泥湾还难上难。你将军就比别人尿得远?不如在城里享享清福!”

妻子王秀兰吧嗒吧嗒掉着眼泪劝他,“我不反对你为乡亲们造福,但咱都这把老骨头了,种树那么苦,非散了架不可,捐点钱,照样能成事。”

一边是乡亲们紧锁的眉头,一边是家人亲友的规劝,张连印义无反顾选择了向风沙宣战,“我是退休了,可党员身份还在,共产党人就是要为人民谋一辈子福。”

穿着军装保家卫国,扛起锄头保卫家园。张连印返回了张家场,要给乡亲们留下一片和军装一样绿的绿洲。

“没有私心杂念才能干好工作”

“当时,最大的难处就是缺钱。”提到困难,张连印这样说。

大家都清楚,种树需要投入,但去张连印家走一圈就知道,他压根儿没钱。

15间低矮的平房,既是他的家,也是库房。门窗、家具都是从二手市场淘来的,办公桌椅和书柜也是从朋友那儿“众筹”的破旧物件。

院里停放着一辆已经掉漆的面包车,里程近20万公里,是张连印在2015年花4万多元买的,也是最值钱的家当。

小女儿张晓花调侃她爸“抠”,“咋说也是将军,开辆掉漆的面包车,好意思出去?”

张连印反问道,“开轿车倒风光,可铁锨和树苗往哪儿搁?”

战友们打电话劝张连印改善改善伙食,捯饬捯饬自己。他却回复,“干事就得一门心思,没有私心杂念才能干好工作。”

别人承包荒山荒坡,每亩每年一般给20元,封顶也就30元。他大嘴一张:200元。

此外,买树苗、浇水,每项开支都不小。很快,他当兵40年积蓄的30多万元便花光了。大女儿张晓梅贷款20万元送到父亲手中,儿子张晓斌拿出积蓄10万元,张晓花也资助了5万元。后来,张连印又两次向银行贷款。老两口的退休金要掰开来用,过日子的那部分最少。

张家场村有6346亩耕地、1.1万多亩荒山荒地,张连印打算承包村边3000亩荒山。

签合同的那天,张连印铆足了劲儿,准备大干一场,可迎头就碰了钉子。

大伙虽然嘴上一口一个赞成,可临签字时,就是不落笔。

有人吵吵嚷嚷,“荒坡荒地有集体的、有个人的,日后地权咋分?树成材后归谁?”

有人交头接耳,“他不会打着将军招牌‘借鸡下蛋’,发家乡土地资源的财吧?”

这次签约“黄了”。

张连印没埋怨大家,他知道农民不容易,就先和村、乡两级签了合同,“地权、林权我都不要,30年后所有树木无偿送给集体和土地原来的承包者。”

“人家老将军图啥?就是图为家乡的子孙后代造福呗!”大家疑虑解除了,也受感动了,纷纷签了合同。

合同一签,张连印便开始紧锣密鼓地推进有关工作。

他向村委会申请,在不与民争利的情况下,在一片荒滩上建起了10几间平房,接下来,又开始修路、打井、通电、修灌溉渠、平整土地。

为了种树,张连印什么都豁得出去。

有一天,他打车去左云县城买种树的工具,返程路上,对面斜刺里冲来一辆摩托车,司机猛地一打把,汽车撞到马路边的树上。张连印大叫一声,肋部一阵剧疼袭来,头上的汗珠大颗大颗地往下落。送县医院一检查,肋骨断了一根。

王秀兰恰好在石家庄办事。听闻消息,她一路含着泪水往回赶,不住地自责,为什么偏偏这时离开,要是陪着他一起去,路上说说话,哪怕拌拌嘴,兴许都能错开那个时间点,到医院一看,老伴躺在病床上,胸部裹着绷带,脸颊淤青,眼底布满血丝。四目相对,她哭了,“他那时很虚弱,说话都有气无力,但每一句都离不开树。”

从那时起,王秀兰意识到,他往后的时光,包括他的命,都交给了脚下这片黄土地。

“军人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劲头永远不能丢”

没有治沙经验,张连印只能按“一苗一瓢水”的土办法栽种树苗。然而,依靠这种法子,在张家场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都难。

第一年,他们栽下了上万棵樟子松树苗。转过年一开春,狂风刮起来,像砍瓜切菜一般将树苗吹倒、吹跑,六七成的苗子就这样没了。

张连印心里发慌,“难道这沙,真的治不了了吗?”

村支书张连功想劝他,但总也张不开嘴。他以前没少组织过村民种树,对那种“造林不见林”的痛也感同身受,就认命了。

退却不是军人的选项,张连印心里思忖着,“军人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劲头永远不能丢。”

“种树和带兵打仗一个理儿,光有勇还不行,还要有谋。”张连印从荒地里分类收集标本,对成活的、枯死的和即将枯死的树苗认真分析对比,并对栽培方法进行反思。

终于,他找到了“吃败仗”的原因:“一苗一瓢水”的土办法在水分充沛的地区还行,可脚下是年降水量少得可怜的高原风沙源地,水分保养能力差,植树成活率自然不高。

痛定思痛,张连印感悟到,植树造林光有热情还不够,还得有经验懂技术,这就像打仗,有勇有谋才能获胜。

为了弥补知识上的欠缺,张连印订阅了《林业技术》《苗木栽培与灌溉》等几十本林业方面的书籍,潜心学习,遇到植树专家,非得让他把有关知识讲透才放人家走。

张连印慢慢积累知识和经验,从选苗、挖苗、挖坑、栽树、围圈、浇水到浇水后的管理等,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

症结找到了,对策找好了,张连印决定从头再来,第二年春天种下了第二批树苗。

经过焦急和不安的等待,奇迹出现了,95%以上的幼苗开始放叶,树苗的成活率上去了,漫天黄沙中显现出点点滴滴的绿。

最难的还不是种树,而是看管养护。

当地村民世代都在山上放羊、放牛。第二批好不容易成活的几万株树苗,被牛羊啃得残缺不全。

张连印心里一阵阵揪心的痛,但转念一想,乡亲们养牛养羊挣钱也不容易,不能伤了他们的心。张连印一没有像别人那样撒药、设栅栏,二没向羊倌牛倌索赔,而是跑到他们家一一拜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羊倌牛倌不吭声了,“毁了人家树苗,自己本就理亏。没想到,老将军不仅没让赔钱,还主动过来拜访。绿化环境咱即使帮不上忙,也别扯后腿不是。”打那以后,他们放牧时小心多了。

经过多年实战,张连印从门外汉成了种树专家,总结出了符合本地自然气候的“二十四字造林法”,得到当地林业部门的肯定:整地打垛,确保横竖成行;机械挖坑,根据树苗高低确定打坑深度和直径尺寸;起苗运送,根据苗木大小带足土丘;埋苗踩实,同时围成鱼鳞坑;浇水覆土,浇水后再根据降雨情况,确定以后浇水次数;围网管护,防牛羊啃食。

凭着超常的意志、恒心和科学的方法,张连印开启了左云县周边地区首次大规模成功种植樟子松的范例,还引进了油松、云杉、新疆柳等树种。

如今,一道生态屏障在左云县拔地而起,毛乌素沙漠“侵略”的步伐戛然而止。

“变绿水青山为乡亲们的金山银山”

随着越来越多的荒山秃岭披上绿装,乡亲们惊喜地发现,以往肆虐的“黄风怪”,如今最多只能在村边打个转转,就乖乖地溜走了。

张晓斌最初不太理解父亲,也曾怒怼他,“治沙,治沙,沙漠看都看不到头。”但现在,看着绿意盎然的张家场和乡亲们脸上的笑脸,他才明白了父亲的拳拳赤子心。

2015年4月,张晓斌决定,陪父亲一起植树务农。

别人都劝他考虑一下“机会成本”:副师职后备三年,无论继续留任还是转到地方,都可以保证有一个好前程,回家种树,过去所有的努力都白搭了。

“无论当官还是务农,只要是为国家为人民做事,就能体现自身价值。”张连印坚决站在儿子这边。

在父亲支持下,张晓斌还是来到了张家场。

初来乍到,一个新的难题挡在父子俩面前:生态效益好了,但经济效益始终不尽人意。

“苗木销路不好,工地用钱跟不上,自己的钱花光了,借的钱、贷的款没还完,守着那么大一片林场,却感觉有了上顿就没了下顿。”张晓斌犯了难。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张连印父子不仅要种活树还要可持续发展。

“啥都没有,咋发展?”人们疑虑重重。

他们申请注册了大同庆丰农林有限公司,争取项目,带领张家场村周边农民共同参与治沙造林,走上了市场化治沙新路子。

2015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项目开工建设,众多林场纷纷出手,想拿下这个工程。

张连印也盯上了这个项目,马上召集大家伙开会,亮明态度,“要是我们把这个好机会逮住了,挣到钱,就能继续扩大种植规模了。”

公司的工人觉得有道理,“价格低些没关系,反正咱们是自己干!”

凭着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技术,公司成功中标,用5年时间完成了1.2万亩的栽种任务,掘得了第一桶金。金不多,却足够缓解燃眉之急。

但父子俩不想止步于此。他们想“点绿成金”,用张连印的话说就是“必须增绿增收齐头并进、治沙治穷良性互动,变绿水青山为乡亲们的金山银山”。

2019年,他们承包了村里100亩半荒地作为试验田,尝试套种中药材,还引进了俄罗斯深秋红大果沙棘品种,因地制宜种蔬菜水果、杂粮,搞养殖。

一番转变之后,苗木销售占林场总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以前只有一条腿的“板凳”有了越来越多的支撑点,不仅撑住了现有的好局面,还撑起了乡亲们增收致富的希望。

农户田四旺就吃到了甜头。

今年10月16日,已近黄昏时分,田四旺正蹲在绿油油的蔬菜地里,采摘西瓜。这些年,田四旺在林场找到工作,学会了种植本领,在自家地里尝试种植西瓜、哈密瓜。

好客的他也不小气,随手摘下一个西瓜切开,仔细一看,红的沙瓤,一口咬下去,入口即化,“光去年就增收了6000元,日子比这瓜还甜。”

“荒滩变林场,换来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在无声无息中变成金山银山,形成了良性循环发展链条。”左云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兼老干部局长池恒广总结道。

“把大家的力量团结起来”

虽然绿化成果斐然,但还有些荒山秃岭没有绿化,张连印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一个人巴掌再大也捂不住天,只有把大家的力量团结起来,才能打赢这场‘生态战’。”

想要带动更多的人种树,首先要解决树苗的问题,可树苗成本高,能否成活又有风险,老百姓不愿意花钱植树。

怎么办?2004年,张连印干脆自掏腰包,建设了苗圃基地。

熬过了漫长的育苗期,小樟子松、小油松、小云杉、小新疆柳精精神神地长大了,这些苗木除了能满足张家场村生态建设外,还无偿提供给需要植树造林的十里八乡的群众。

有人拉树苗时提出要付点成本钱,张连印手一摆,“把树栽活了,我更高兴。”

在张连印带动下,乡亲们有的承包荒山荒沟,有的进行股份制合作培育苗木,有的兴办家庭小林场,树越种越多,天更蓝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村里绝迹多年的黄鹂、杜鹃、黄羊也回来了。

后来,左云县投资300万元,在全县开展了植树造林、绿化家乡活动。

张连印自然不甘落后,他思量着,要争取再绿化荒山2000亩。

2011年,张连印病倒了。一检查,肺癌中期,需立即做手术。

王秀兰还记得丈夫第一次做手术时的情景,医生手上捧着一个大铁盘,刚切下来的肺组织在上面摊开,她捂着嘴,扭过头不忍再看。

很快,张连印就感到了癌症对他身体的“消耗”:化疗药一打进去,马上就要吐,一梳头,头发一簇簇地往下掉。

熬过了5个月的化疗,张连印终于可以暂时告别医院了。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回到朝思暮想的林场。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除了种树,张连印有了更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绿色接力,强化大家的生态意识,让更多人投身到植树造林的队伍中来。

2018年,在县乡党委帮助下,他将自己盖的杂物仓库、大小车库全部腾出来改造成展厅、教室,筹建清风林教育基地。

基地建成以后,张连印把免费的教育班办得风生水起,做起讲解员来更是不知疲倦。

他接到很多电话,无论是采访还是拜访,对方的要求一概答应。

池恒广心疼他,“不要什么人都接待,得分级。”

张连印不同意,“以前想让人参与种树,都得上门找,现在别人找上门,要珍惜。”

除换了一种忙法,张连印的生活还是老样子。

如今,离癌症确诊已过去了10年,张连印的肺癌已经钙化,身体逐渐好了起来。

同时,数不尽的樟子松、油松、沙棘,已经把荒滩荒地变成了郁郁葱葱的林海。

每年植树节,他依然忍不住要手把手地教各个学校来的孩子们如何整地、挖坑、栽种、浇水、掩埋。

“在这儿多种一棵树,首都就少一粒沙,大伙也多一份绿色的希望。”张连印治沙的成功,鼓舞了很多人。一支支浩浩荡荡的植树大军,正向茫茫荒漠开进。 (河北日报记者 赵建 王璐丹 河北日报通讯员 刘松峰)

责任编辑:张永猛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