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长城,美美与共
河北长城,美美与共
扫码阅读手机版
要问河北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是什么?
非长城莫属。
居“咽喉锁钥”之地的
“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完美保存了长城原貌的金山岭,
被称为“历代长城博物馆”的张家口
……
河北长城的美,穿越两千年,魅力不减。
河北长城之美,美在何处?
美在雄关,美在城堡,美在蜿蜒壮阔。
美在热血,美在傲骨,美在慷慨悲歌。
美在连通,美在融合,美在美美与共。
云雾中的金山岭长城 。 河北日报通讯员王占山摄
在2021“一带一路”· 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
即将开幕之际,
我们带您寻访
层峦叠嶂之中的河北长城胜境。
河北现存长城2498.5公里,
行经9个设区市59个县(市、区),
长城资源数量居全国第二位。
图为位于秦皇岛的长城起点老龙头。 周红摄
群山为座、云天为幕,
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完美融为一体。
脚下的长城犹如一条巨龙,
由群山之间蜿蜒而去,
串起山海关尚存的水门、关城,
一直延伸向远处蔚蓝的大海。
彩虹下的“天下第一关”。 周红摄
“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
说的就是山海关。
而山海关老龙头
则是河北境内明长城的起点。
秦皇岛山海关景区“天下第一关”前的民俗表演。河北日报记者赵永辉摄
自古至今,
这里始终是华北通往东北的要冲。
山海关作为战略要地早在秦代就已经形成,
到明朝,山海关真正成为雄关要塞。
如今,游客凡到山海关,
大都会在“天下第一关”巨匾之下拍照留念。
金山岭长城云海。河北日报通讯员周万萍摄
当山海关长城早已名声大噪时,
金山岭长城仍“养在深闺”。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长城之美,每段每时都不同。
被称为“最美长城”的金山岭,
一年四季皆明艳动人。
专家考察研究发现,金山岭长城
几乎集中了明长城所有的建筑形式,
是欣赏和研究明代长城建筑结构
最理想的地段。
伴着初升的朝阳,金山岭长城愈显壮美。河北日报记者田明摄
将军楼、障墙、敌台、马面……
严密的防御体系,
保存完整的各种构件,
可让后人窥见当年长城原貌,
穿越时光领略万里长城上古塞雄关的气势。
近日,滦平县金山岭长城全面启动第三次大规模保护修缮工作。河北日报记者贾恒摄
看惯了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的
“陆上”长城,
你是否见过这水下长城?
在迁西县和宽城满族自治县交界处的
潘家口水库
有一处独特“水下长城”景观。
喜峰口西潘家口段长城
建于明洪武年间,
城墙为砖石结构。
20世纪70年代,
潘家口水库修建后,
潘家口关城和部分长城被淹没到水下,
由此形成“水下长城”。
随着水位变化,
“水下长城”时隐时现。
迁西县境内的潘家口长城。 河北日报通讯员王爱军摄
这段长城
“北抵烟沙通塞北、东连山海接辽东”,
向来是华北平原通往
北疆和东北的咽喉要道。
恰似镶嵌在燕山深处的一颗璀璨明珠。
一艘游船驶过潘家口水库“水下长城”。 河北日报记者赵杰摄
站在山海之间,聆听长城述说——
她是防御的屏障,
更是抗击外侮的战场。
山海关长城。新华社发
山海关作为战略要地
早在秦代就已经形成——
山海关就是秦代驰道“碣石道”要冲;
南北朝时期,
北齐在这里修筑长城,
其遗址在今天的山海关
长寿山石门横岭一带尚能看到;
到隋唐时期,
山海关作为军事要隘,
被称为“渝关”,又作“榆关”;
金元时期,
这里的战略优势明显得到加强。
雄伟壮丽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区摄影家协会供图
而山海关真正成为雄关要塞,
则是明朝的事情了。
在明与清的对峙中,
明王朝几乎动用了全国之力保卫山海关,
“天下安危系于一垣”。
始终拿不下山海关的清军曾十次绕关入内,
但是却未能立足。
金山岭敌楼远眺。河北日报通讯员周万萍摄
明隆庆二年(1568年)五月,
在与俞大猷、谭纶等人消灭南部倭寇之后,
戚继光被朝廷调往蓟镇练兵。
次年秋,他又受命担任蓟镇总兵官。
戚继光抓练兵,修边墙,
重修三屯营镇府城。
戚继光在三屯营镇守16年,
为防御蒙古诸部的袭击,
他在此修补长城,重修镇府。
壮美的金山岭长城。河北日报记者贾恒摄
而最能体现戚继光创举的,
是金山岭长城。
山势低矮处,加高城墙;
山势高峻处,修建敌楼。
这段长城设施完备、构筑牢固、
布局严谨、可攻可守。
戚继光又借鉴浙江台州城墙经验,
修建空心敌台,
使长城的防御能力大大加强。
滦平县金山岭长城。
对于曾在长城上抵御外侮的先辈来说,
长城是家是国,
是他们抛洒热血的战场,
长城魂是魄,
是不屈抗争的精神象征。
金山岭长城如在画中。河北日报记者贾恒摄
秦皇岛山海关老龙头景区,身着传统服饰的外国留学生和小朋友一起绘制“弘扬传统文化”条幅。 河北日报记者赵杰摄
以防御为初衷建筑起来的长城,
在历史上更多时间里,
是民族间贸易与融合的平台。
一位外国游客在秦皇岛山海关景区参观。河北日报记者赵永辉摄
张家口,大境门。
正在欣赏“大好河山”
四个大字的很多游人不知道,
大境门其实是长城关口的一部分。
现存大境门墙高12米,底长13米,宽9米。
防敌御敌,这样宽阔的大门是不是太“大意”了 ?
其实在大境门东几十米处,
有一个被玻璃罩隔离保护起来的小门,
它叫西境门,又称小境门。
高3米,宽1.62米,
它,才是明长城上真正的关口。
夜色中的张家口大境门。 河北日报记者贾恒摄
明代中期与鞑靼战争频发,
边境并不太平。
但西境门作为华北地区
进出中原与草原的便捷通道,
贸易从未彻底中断。
中原需要草原的皮毛,
草原也需要中原的丝茶。
为防止有入侵者自贸易关口乘虚而入,
仅容一人一马一车通过的小门成为最佳选择。
游客在张家口大境门景区游玩。河北日报记者赵永辉摄
清朝初年,形势发生变化。
长城的防御功能已弱化,
大境门应运而建。
高大开阔的大境门,
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八方客商。
来自蒙古草原和欧洲腹地的
牲畜、皮毛、药材、毛织品、银器等货物,
在此处换成丝绸、茶叶、瓷器、白糖。
张家口逐渐成长为“陆路商埠”,
而大境门一带,
也成为古代中国北方国际贸易的内陆口岸。
游客在金山岭长城观赏日出。河北日报记者贾恒摄
不止是张家口,金山岭长城沙岭口,
即便是在边关最紧张的时候,
这里也是内外边民进出的通道。
历史上各个朝代,
官府向长城沿线广大地区移民、屯田。
长城所在区域古代各民族交错杂居,
既互相对抗,又互相学习,
由此产生了广泛的民族融合。
迁安白羊峪长城。
长城的建造者可能没有想到,
成千上万的关隘,
成为联系长城内外的纽带。
长城内外是故乡。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这漫长的碰撞与融合中逐渐形成。
8月30日,雨后的金山岭长城云雾缭绕,风起云涌,美如画卷。河北日报通讯员周万萍摄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
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
不仅如此,
它承载的世界文化遗产价值,
以及和平、包容、合作的精神,
也被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朋友认可。
他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登长城,拍长城,画长城,爱长城。
长城,已成为弘扬中华文化、
促进世界文明繁荣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纽带。
(综合自河北日报、新华社、北京日报客户端 编辑:张艳红、侯猛、高薇 视觉:王戬芬)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