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对帮扶,把社会帮扶合力聚起来
要不是碰到河北振邦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闫志远,今年55岁的姜瑞令不会想到,自个儿一个种了大半辈子玉米的农民不仅成了每月固定挣工资的上班族,还当上了车间主任,手底下管着80多个人。
姜瑞令是平北镇平房村村民,以前是贫困户。“那会儿是真难。女儿读大四,儿子读大一,媳妇得了脑垂体瘤病,我又没法出远门打工,只能东挪西借,欠下外债十五六万元。”姜瑞令说。
2014年,姜瑞令听说邻近的白池沟社区建了一个种植基地,贫困户不用钱就能租大棚种果蔬,赚钱后把部分成本还给基地就行。这让老姜看到了希望,他决定试试。
老姜所在的基地由返乡能人闫志远于2014年创建。园区一期占地1000亩,产品以种植设施蔬菜为主。
“还真赚到钱了!”老姜的生活和他种出的草莓、葡萄一样甜。2016年,3个大棚的净利润10万多元,他脱了贫。
2018年5月,河北振邦又投资2.5亿元开建了果蔬汁、果蔬罐头等深加工生产线。
因为肯学、务实,闫志远让老姜跟着技术人员学习设备操作,开始在车间上班。姜瑞令雇了人打理大棚,自己一门心思扑在车间生产线上。
在河北振邦的带动下,平北镇及周边农民逐渐掌握了设施农业的生产管理经验,带动了300余户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该公司成立4年来,已累计带动1000余贫困人口实现了创业和再就业。
“脱贫攻坚是一个复杂而巨大的系统工程,只有上下齐心,凝聚合力,才能有效推动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汪振刚说,平泉充分发挥组织优势、部门优势和行业优势与社会力量相结合,调动一切优势资源和帮扶力量,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任务尽锐出战,进村入户结“穷亲”、挖“穷因”、帮“穷户”、挪“穷窝”。
助力脱贫攻坚,践行企业责任。截至今年6月底,平泉已引导像河北振邦这样的84家企业与84个贫困村结对帮扶,通过发展一批特色产业、引进一批扶贫项目、解决一批贫困劳动力就业等方式,助推精准脱贫。目前,本地企业产业帮扶总投资金额达到3.1亿元,帮扶贫困户3493户。
众人拾柴火焰高。以“帮扶不漏户、户户见干部”活动为载体,把党的力量挺在脱贫攻坚最前线,2018年实现了84个贫困村和154个非贫困村选派驻村工作队全覆盖、处级领导干部带队包镇抓村全覆盖、87个市直部门和单位参与精准脱贫全覆盖、4598名机关干部与1.2万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群众不脱贫、部门不脱责、干部不脱钩。
打响群团参与“大会战”。当地组织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青春助学等志愿服务活动,争取北京光华科技基金会贫困学生助学金和学习卡40万元,共资助贫困学生145名。妇联组织开展了巾帼现代农业、巾帼家庭巧手、巾帼家政服务等专项行动,带动贫困妇女创业就业或实现技能脱贫。同时,申请救助资金312万元,救助贫困“两癌”母亲312名。(河北日报记者尉迟国利 通讯员董少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