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司法,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
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司法工作核心的价值追求。民事案件同人民群众权益联系最直接、最紧密。司法不公,不仅会损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还会损害法律的权威以及司法公信力。在民法典实施之前,用于解决民事纠纷的民事法律规范分散规定在各个单行民事法律当中,此外还有最高人民法院为数众多的司法解释。法律规范多且分散,甚至不一致,使得法官在选择适用法律规范判案时比较困惑,容易产生理解上的偏差,从而影响审判质量和效率。民法典体系严密,有总则有分则,有一般规定有特别规定,有效化解了以往民事裁判中遇到的法律冲突、难点,统一了裁判标准。这样,法官就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案情以及如何准确适用民法典的规定上,从而有利于提高民事案件的审判质量和效率,提高司法公信力。司法机关要加强民法典的学习,准确理解民法典的立法精神和每一个具体规定的立法原意,提高法律适用的准确性,做到公正裁判案件。
加强普法,让民法典走进群众心里
民法典是人民权益的保障书,对人民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给予平等保护。民法典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民法典与人民生活休戚相关,人民群众生活的每个方面,都离不开民法典的呵护。民法典是我国法律体系中条文最多、体量最大、编章结构最复杂的一部法律,专业性比较强,专业术语比较多。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各地各部门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有效形式,广泛开展民法典的普法工作。比如,组织编写并出版民法典的通俗系列读物,聚焦民法典总则编、分则各编的核心要义和重点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阐释好民法典的基本原则,阐释好民法典关于坚持主体平等、保护财产权利、便利交易流转、维护人格尊严、促进家庭和谐、追究侵权责任等方面的基本要求,阐释好民法典一系列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让群众真正了解民法典、接受民法典、自觉践行民法典。(杨福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