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太行风|春回雄安暖(报告文学)

2020-04-24 06:23:49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建设正在施工中。马梦迪摄

这个春天,雄安新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春风迅速染绿这片热土,各项建设如火如荼。

农历大年初三,于俊红便自驾车赶回了雄安新区。

作为雄安集团安全质量部副部长,今年52岁的于俊红也想在家多待几天,多陪陪亲人。但是,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像飞机的两只机翼,嗡嗡作响地盘桓在他的脑海中,令于俊红只好暂时放下亲情的羁绊。

心太焦灼,像有团火在里面烧。

新冠肺炎疫情下,雄安集团仍有6个未停工项目持续施工中,马上还有一大批项目要开复工,既要做好疫情防控,又不能耽搁建设进程,这两座大山,沉甸甸压在了新区建设者们的肩头上。

如何加强人员进场前的疫情防控?

怎样确保施工现场不出纰漏?

万一遇到疑似病例如何处置?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只有迎难而上,只有群策群力,只有群防群控。

很快,“红黄绿”分区管理制度,在雄安新区各建设项目工地铺展开来,成为保障人员安全顺利复工复产的“防护服”“隔离衣”。

进场未满14天,乘公共交通工具返回的人,红区。

进场未满14天,自驾或乘坐专车返回的人,黄区。

春节期间,未离开工地以及来自当地的劳务人员,绿区。

各区工人分区管理,分时分餐。此外,每个房间内都配有消杀物资,房间和公共区域每天有专人进行至少2次消毒。

面对从未遇到过的困难,必须付出更艰辛的努力,才能保证各项制度落到细微之处。

一眨眼,就到了农历正月十五。

于俊红忙了一整天,午饭都忘了吃,直到晚上,在安全质量部业务经理安松松的提醒下,他才抓起桌上的盒饭填饱了肚子。再看表,已是晚上八时多。

疫情形势越来越严峻。两天后,2月10日,集团很多项目就要复工,这两件大事,像一把锋利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于俊红的头顶,他怎么也放心不下。

“安经理,咱俩还要出去一趟。”他对安松松说。安松松二话不说,站起了身。

顶着漆黑夜色,两人驱车前往新区高质量建设实验区的项目部。

抵达,下车,门口体温检测,手部消毒,裹着寒气走进项目部会议室,明亮的灯光下,这里的人们也正在制定防疫与复工方案,一道道目光中,同样闪烁着紧张与焦灼。

根据集团的方案,项目部正在逐一细化,分解落实。

经过一番分析讨论,于俊红和安松松还是发现项目部制定的方案中,有疏忽遗漏的地方。和于俊红简短商议后,1987年出生的安松松,捏了捏口罩上方的鼻夹,稳了稳情绪,代表安全质量部向大家提出了补充意见。

“大家都很辛苦,但目前这个方案,仍有需要完善的地方。”灯光下,安松松的双眼亮亮的,像两盏警示灯。“我们要警惕的是细节,细节,细节!”

目光,都聚焦在了他的身上。

“比如现场消毒,什么时候消毒?谁去消毒?怎么消毒?谁去监督?有没有检查签字……”

一连串的问号,像一把把无形的钩子,将大伙的目光勾向了桌面。

“方案是具体实施的依据,我们要把每一个细节都落实到位才行!”

会议室内,鸦雀无声,只剩下电脑风扇在唰唰转动。

这一屋子人,安松松的职务不是最高,更不是最年长的人,但此时此刻,在这间会议室里,没有谁论资排辈,每个人都清楚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每个人都知道新冠病毒的凶恶,每个人都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大家需要的,是严密的防控措施,是严格的制度保障,是确保万无一失。

这天,于俊红和安松松陪着项目部的同事们,一直忙到深夜。直到各项预案制定完备了,他们才双眼干涩、浑身疲惫地返回了集团。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