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庆国与诗集《微甜》 记者肖煜摄
“棉花开了/像去年一样白/如果母亲还在/她就会把棉花纺成线/然后织成布/做成袜子/母亲说/脚不冷了,身子就不冷/我把手指伸进棉花里/像母亲的胸怀一样温暖/我突然哭了/后来,我把脸贴在棉花上/才止住眼泪……”这是新乐市化皮镇曹家庄村农民诗人白庆国笔下的棉花。
今年54岁的白庆国,坚持写诗30余年,发表诗作数百首,一直梦想着出版一部自己的诗集,如今终于梦想成真。5月12日,在其诗集《微甜》研讨会现场,记者对白庆国进行了专访。
白庆国从小就喜欢唐诗,常常沉浸在诗海中,忘记了手中的活计。少年时他喜欢上张贤亮、冯骥才等作家的作品,并开始尝试将心中的思绪用文字记录下来。1985年,白庆国从部队退伍回到家乡后,无意间看到了《诗神》创刊号,被一首首简短却丰富的诗歌深深打动。
文学创作是一件苦差事,尤其是像白庆国这样生活在农村的文学创作者,不仅肩负着家庭的重担,还要直面身边人的不理解甚至嘲讽。“多年来,我忍受着许多冷嘲热讽,忍受着无可名状的寂寞,失去了很多发家致富的机会。我一次次想放弃,但内心对文学的热爱让我挣扎着走到了现在。”生活的艰辛以及创作道路上的孤独,白庆国不愿细说,但从他的经历中不难感受出他的不易:养过鸡,种过蘑菇;农闲时节四处打工,烧过锅炉,当过清洁工、建筑小工,现在某工厂做门卫。
“这个院里很少有人来,到处长满了杂草,有几棵树已经很高大了,一种无用的小毛桃树滋生得到处都是。平时,鸟儿也不飞过来。我喜欢这里的环境,它适合创作。对于喜欢创作的人,对工资的多少从来不感兴趣。”在白庆国的微信中,他这样描述自己现在的工作环境。他说:“打工,我更看重是否有自由的时间让我阅读、创作。对我而言,心灵的充实比赚钱更重要。”生活让他承受着沉重的压力,写作却为他的心灵打开了一扇窗。
多年来,白庆国在《诗刊》《诗选刊》《星星》《中国诗歌》等刊物发表了数百首诗歌,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获得了郭沫若诗歌奖、河北省文艺振兴奖等奖项。但这些都没有改变他作为农民的身份和生活,特别是没有改变他和土地的联系及感情。(记者肖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