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黝黑的脸“换来”雪白的盐——中捷晶山盐业一线女工张伟英的故事

2018-01-12 14:04:15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人群中一眼望去,身材纤瘦的她并不起眼:40岁上下的年纪,黝黑的脸上架着一副眼镜,穿的是集市上买来的棉服。就是这样一个瘦弱的女子,工作中,却拽着4.5米长、重40余公斤的铁耙子,两天就能把16亩的盐池破一遍茬,一点也不比五大三粗的男人差。她用黝黑的脸“换来”了雪白的盐。她常说:“再平凡的岗位,也需要敬业的人才能做好。”她就是中捷晶山盐业公司一线女工张伟英。

2003年,张伟英被分配到沧州临港晶山盐业有限公司生产一线,负责“破茬”(把即将板结的盐面破开)。她的工具是一把破茬耙,耙上有成排的铁齿。工作时,靠后腰和两腿的力量拉动,在盐茬上倒着行走,一耙一耙地活动盐茬,确保盐茬不板结。起初,由于不适应这样大的劳动强度,一天下来,张伟英手上、脚上全是血泡,腰酸背疼,迈不开步,回到家倒头就睡,第二天还得早起继续劳动。但她没有叫苦叫累,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

麦收季节是盐业生产的关键时节,盐池结晶快、厚度大。为防止出现“死茬儿”(盐池表面完全板结),张伟英和工友们凌晨4时就起床工作。冬天,空旷的盐池上寒风凛冽,张伟英的手指经常冻得像小萝卜。无论寒冬酷暑,她就爱围着结晶池转,这一转就是10多年,她也从一个门外汉成了破茬行家,手里的铁耙子已经不知道换了多少个,但她负责的盐池却总是最干净的一个。手上的老茧、脚上的血泡、嘴上的血泡……无一不记录着工作的忙碌和艰辛。盐池干净如新,无任何杂质,结晶池破茬勤、盐粒大,无一不体现着她对工作的一丝不苟。

随着企业的发展,盐场逐渐改人工收盐为机械化收盐,张伟英深感自身知识储备和劳动技能的不足。于是,每逢公司派人现场教学时,她总会带一个小本子把现场培训的知识记录下来。实际操作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她就向师傅虚心请教。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她就完全掌握了现代化生产机械操作。当看到新来的工友在生产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张伟英也总是热心帮助,毫无保留地将自身所学一一传授。

从旭日东升到通宵达旦,张伟英一直在践行着自己的人生信条,争当盐业生产的排头兵。在晶山盐业公司,正是靠着像她这样一线职工的无私奉献,坚定贯彻“按步卡放、分段结晶、落盐灌池、一灌一描”16字现代化盐田生产方针,才最终取得了盐田技改的全面成功,实现了盐田旺产增收,为公司勤奋诚信、创新发展厚植了优势,增添了前进的动力。(记者戴绍志)

责任编辑:史艳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