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心中的塞罕坝
面朝林海 播种希望
新华社记者于佳欣 赵永辉摄
□新华社记者 于佳欣
从塞罕坝采访归来已经半个多月了,在我的梦中,总会有一片绿,慢慢化成海,总有一群人卧雪凿冰,担水栽苗……我一直在思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和力量,让他们在我心中烙下如此深刻的印记?
——我想,她让我念念不忘,因为她是一片有血有肉,情感坚毅而深沉的林海。
一片绿化成海,一个个人垒成塞罕坝的精神高地。三上塞罕坝,我们一直试图将人格化的塞罕坝呈现给读者,用最典型的故事来体现塞罕坝精神。
走进塞罕坝,不能不去望海楼,那里海拔1940米,是塞罕坝的制高点。年近半百的齐淑艳,跟丈夫刘军是望海楼的夫妻瞭望员。结婚21年,俩人有11年被“钉”在这里,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
比艰苦更难熬的是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他们的内心,到底有着怎样的一种情感体验?
夫妻俩频频接受记者采访,甚至都有了“回答套路”。集中采访结束,我们追出望海楼,拉着她问:“孩子成长中,你们的缺席,他有没有不理解?”
这个平日里憨厚朴实的女人眼圈一下就红了。她哽咽着说,有一次,给儿子洗书包,发现了一团被搓烂的卫生纸,里面包的竟是几根长发。
齐淑艳纳闷:“这是谁的头发?”
儿子支吾了一会儿说:“你的。想你了,就拿出来看一眼。”
这一刻,她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了。
就是这个既击中齐淑艳又击中我们情感软肋的细节,让我体会到责任背后的付出,如望海楼一样寂寞而坚韧的执着。
越是走近塞罕坝人,你会越无法释然他们的付出。
林场老职工后代闫晓娟告诉我们,在塞罕坝遭遇的雨凇灾害中,她的妈妈含着泪投入到生产自救,当时坡陡路滑,在往山下拖断木时被大树砸断了左腿,落下了残疾。
如今已经是80多岁高龄的老职工张省告诉我们,1983年的秋天,林场探路人刘琨老前辈到他所在的林场视察,突然大喊一声:“是谁这么细心?”
原来,张省工作的林场门前有两棵樟子松树,老有人用来拴马,树皮被蹭掉了,张省看着心疼,就用柳条子把“受伤”的树缠了起来。
刘琨说:“要是大家都有这样的想法,咱们的林子就不怕建不成!”
一次次交流中,我们开始走近塞罕坝人心里,触摸他们内心的喜怒哀乐。正是这群有血有肉的人,成了我们报道的有力支撑。
——她让我念念不忘,还因为,三代人为了一个40年以后才开花结果的事业,不计成果,接力而行。
塞罕坝人有句话,干林业的都默默无闻,因为你做的事情,差不多40年以后才能看到结果。40年,不计结果地奋斗,我问自己能行吗?但对塞罕坝三代人来说,他们的选择却从未改变。
精神传递力量。
王尚海,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建林场,组织上动员他去,他二话没说交了房子,带着老婆孩子上了坝。坝上条件艰苦,老职工回忆说,家里的孩子都跟他遭罪,穿得破破烂烂,面黄肌瘦的,看着都让人心疼!他本可以不来,但他没有这样做。在生命最后一刻,他只留给亲人三个字“塞罕坝”。他的骨灰也撒在了这片他至亲至爱的林海里。
千层板林场场长于士涛,80后,坝上最年轻的场长。记者眼前的他,皮肤黝黑,脸上配着坝上人特有的高原红。但原来的他是个白净的小伙子,2005年大学毕业来到坝上,砸冰挑水,走在厚厚积雪上,经常连人带桶摔个大跟头。他也曾经动摇过:每天都很煎熬,恨不得马上逃离。
可几年下来,哪片林地在什么位置、面积多大、生长情况如何,他都如数家珍。连他的爱人也为他辞去北京的工作,跟他一起扎根林海。我们问他怎么改变的?他说,老一辈因林而生,我们与林共进,林海是我们共同的希望。
一踏进林海,他心里满是慈爱。“树不像孩子,会哭会说话,所以要更细致、更用心地观察、照料才行。”
忠于使命、艰苦奋斗,不计结果、接力前行,才有了塞罕坝这片绿色传奇。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这句之前一直挂在嘴边的话,也在这次与一个个鲜活人物的对话中,变得更加清晰和深刻起来。
——她让我念念不忘,还因为,这片“林海”在无声无息变成金山银山的过程中,有着最为可贵的生态自觉。
精神塑造价值,范例最大的意义在于润物无声,让每个人都自觉自愿地对标践行。
多年来,大面积采伐似乎是塞罕坝人增加收入的唯一方法。但胸怀大局的塞罕坝人却有这样的定力:“宁可穷,也不能多砍树!”
他们在资源消耗上做减法,绿色产业上做加法。
卖木材已经在林场的营业收入中占越来越小的比重。塞罕坝过去“以砍养家”,砍树是为了卖钱;现在“以砍养树”,砍树是为了让树木长得更好。
采访中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作为生态旅游景区的塞罕坝,本来可以承受100万人的接待量,轻松增加4000多万元收入,可拿经济小账和生态大账一比,他们却选择了限制景区人流和观光时间。
林场上到领导,下到职工,他们都有一个共识:只要影响到树,影响到绿,眼前有大钱也不赚!
建设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离不开坚定的信仰。
这一刻,塞罕坝令我为之倾心,叹服!
塞罕坝容纳了太多的人物和精神,我们曾一度担心无法更好地呈现给读者。《从一棵树到一片“海”——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启示录》一经发出,有人说,“新华社万字长文,一口气读完却不觉得累,立意高远,有情有义。”还有人说,“读着稿子几度落泪,特别是妈妈和儿子的对话,把好多朋友都看哭了。”那一刻,我们才觉得没有愧对受众。
三上塞罕坝,一生塞罕情。塞罕坝人身上呈现出的这种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忠诚,对绿色革命的奋斗,对绿色接力的坚守,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执着,让我找到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希望所在,也愿我们的报道,能让这种精神和希望传递给更多的人,这就无愧于我们此行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