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记者心中的塞罕坝】难忘坝上这片绿

2017-08-15 07:16:20 来源:人民日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人民日报经济社会部生态采访室主编、主任记者刘毅。 林渊摄

【开栏的话】

55年来,塞罕坝人牢记使命、艰苦奋斗、传承接力,将荒原沙地变成了百万亩人工林海。中宣部于7月中旬组织19家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的80多名记者赴塞罕坝机械林场蹲点采访。8月3日起,各大媒体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诠释塞罕坝精神的时代价值,推广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范例的经验,连续刊播报道400多篇,网上网下共同发力,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了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成就、典型经验、时代精神、感人事迹,社会各界反响热烈,为塞罕坝机械林场“绿色奇迹”点赞。塞罕坝深深镌刻在参加这次主题报道活动记者的新闻生涯中,成为他们难忘的记忆。从今天起,河北日报开设“记者心中的塞罕坝”专栏。敬请关注。

这一次报道,我们由经济社会部副主任带队,组成了7人的前方联合采访团队,成员来自经社部、评论部、新媒体中心、河北分社。

我和同事们在塞罕坝采访了11天,回来后写稿半个月。为一个先进典型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之多,在我15年的记者生涯中,是前所未有的,留下了一辈子难忘的记忆。

今天就说两个“三”:三个人、三篇稿。

先说说三个印象深刻的塞罕坝人。

印象很深的一个人,叫潘文霞。

1969年,潘文霞来到塞罕坝。育苗需要掏大粪施肥,年轻俊俏的潘文霞二话不说跳下粪坑,一瓢接一瓢地掏。

中午,丈夫特地做了香喷喷的面条犒劳她,饥肠辘辘的潘文霞端起碗来,却怎么也吃不下去。眼泪,一颗接一颗地流下来。

有时,年幼的儿子会光着小脚丫,跑来找妈妈。潘文霞怕孩子踩到幼苗,总是狠心地把孩子赶回家去。

作为一位母亲,她那时的选择是苗子,而不是儿子,她所能做的只是叮嘱孩子一句:“回家把门锁好。”

回首往事的时候,80岁的潘文霞始终面带微笑,平静如水。

谈起现在的生活,她又是那样心满意足!回想起当初吃的苦,她对我们说:再苦再累也值得!

——我们写下了潘文霞的故事,它诉说着塞罕坝人的付出和收获。

印象很深的另一个人,叫王凤明。

王凤明曾在塞罕坝最艰苦的三道河口林场担任场长,那时林场还没通电。有一次,他五六岁的女儿来到林场。晚上睡觉,躺在床上,小姑娘好奇地问:“怎么还不熄灯呢?”大人逗她:“当场长的,还需要自己关灯吗?”

过了一会儿,柴油发电机按时熄火,灯自动灭了。小姑娘回到山下,逢人便说:“我爸爸当场长,真神气,睡觉还有人给他拉灯呢!”

塞罕坝人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们笑了,为小姑娘的纯洁可爱和塞罕坝人的苦中作乐。

然而,马上,笑容僵住了。

这是因为,塞罕坝人告诉我们,2005年一位工人清理水井时遇险,王凤明勇敢地跳下井救人,不幸以身殉职。他为这片绿水青山,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王凤明的故事鲜为人知。我们挖掘出这个让人心酸的故事,它诉说着塞罕坝人的欢笑和泪水。

印象很深的还有一个人,是憨憨的防火瞭望员刘军。

46岁的刘军和齐淑艳夫妻俩,从2006年起在塞罕坝制高点望海楼扎下根来。

一年又一年的孤独和寂寞,单调而重复的工作,可以让一个人消沉,也可以让一个人成长。刘军跟着电视节目,一笔一笔学画画。现在,望海楼里挂满了他的作品。

刘军的父亲刘海云是“老坝上”,1958年到林场工作,也曾经担任过防火瞭望员。刘军说,把这片林子种好、管好、看好,这是我们不变的责任。

刘军24岁的儿子刘志钢,已在塞罕坝林场当了4年扑火队员,是一名“林三代”。每到防火紧要期,父母在山上日夜瞭望,他在山下训练待命。

——我们记录了刘军一家的故事,它诉说着塞罕坝人的坚守和传承。

这三个人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的塞罕坝人。

几代塞罕坝人植绿荒原,有的因公牺牲,有的终生残疾,“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铸造了一个当之无愧的生态文明建设范例。

“有的英雄,只是默默无闻地躬耕在天地之间,植绿在荒僻高原。他们从来没有梦想过成为英雄,他们的业绩,数十年之后,才会一笔一画地写在大地之上。”

站在林场亮兵台上,眺望浩瀚林海,这段文字,自然而然地从我们的内心奔涌而出。

塞罕坝的人,塞罕坝的绿,为我们采访、写稿注入了澎湃动力和精神养分。

采访了十天之后,人已经疲惫不堪。不过,在离开塞罕坝的前一天晚上,我还是特意定好闹钟,凌晨三点半就起床去看日出,只睡了一两个小时。

只是为了欣赏日出的美景吗?不是的。是因为我去年曾经去过塞罕坝,到过七星湖观看日出。我想把这个情景写下来。我觉得,这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一个生动注解。

最终,写入稿件末尾的这段话,加上标点符号,只有102个字。

值得吗?我的回答是:值!

采访一线就是战场,上了战场,我们就得像“战狼”一样夜以继日,全力以赴!

写稿,也不轻松。

我们被塞罕坝精神所感染激励,从塞罕坝人身上获得精神养分,“痛并快乐着”地干了半个月,其中包括两个通宵奋战。

我们都是“蛮拼的”!大家这么拼,为的就是这组重要报道效果最佳、这份历史记录准确无误,为的就是不辜负塞罕坝的“绿”和塞罕坝的“人”,为的就是充分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砥砺奋进的“很不平凡的五年”。

头版头条《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范例》以及《“塞罕坝”是怎样铸成的》《“这片林子就是我们的命根子”》这三篇通讯中,我们从党中央“五位一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从塞罕坝数百年间历史变迁的纬度,从这片“中国绿”惠及世界的全球视野,深入地剖析、鲜活地展现了塞罕坝这个前所未有的生态文明建设范例。

从这三篇通讯到本报评论员文章《续写塞罕坝的绿色传奇》等评论,从富有视觉震撼力的摄影专版到形式活泼的多个新媒体产品,各有侧重、精彩纷呈,多角度、多侧面地讲述了塞罕坝精彩动人的故事、感人至深的精神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如何在这里落地生根。总体报道的分量之重,在人民日报是非常罕见的。报道感动了千千万万的读者,得到许多网友的点赞和好评。

网友们纷纷留言评论:“这个新闻我看哭了。”“超级感人。”“我想去看看!我也想成为植树造林的一员。”

报社同事们说:这三篇塞罕坝报道“荡气回肠”。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原常务副院长徐泓教授说,这一次人民日报用比较大的篇幅,进行了深度的组合性的报道。在用事实说话、新闻语态和文风方面下了功夫,同时体现了人民日报一向的非常高的文字水平,写得漂亮。她还表示,这个题材很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需要多讲,多发现实践的例子。

我们有幸赶上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强力推进的好时代,赶上了塞罕坝这样一个难得的好题目。

我们使出了洪荒之力,做到了以塞罕坝精神来采写塞罕坝报道,以工匠精神来打磨塞罕坝稿件。

一次塞罕坝行,一生塞罕坝情!塞罕坝,你等着我们,我们一定还会回来的!(记者刘毅)

点击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郑晓娟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