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赞皇县重灾区 重建房盖好了过冬煤球送来了

2016-11-25 08:10:39 来源:燕赵晚报 责任编辑:高小茹
昨日,本报记者再次走进“7·19”洪水重灾区——赞皇县许亭村和西陈家庄村,探访这两个重灾区的重建情况。令人欣慰的是,在降温前,群众受灾重建房基本完工,断桥已经修好,就连过冬的煤球都给受灾群众送上了门。

    断桥通了 红红的柿子期待您来摘

    昨日记者再访赞皇县重灾区 重建房盖好了过冬煤球送来了

    赞皇许亭村褚大娘正忙着整理柿子。

    受灾群众康大爷挥手感谢。

    赞皇西陈家庄村,村民们正在晾晒干菜。

 赞皇西陈家庄村修缮加固的桥。

    昨日,本报记者再次走进“7·19”洪水重灾区——赞皇县许亭村和西陈家庄村,探访这两个重灾区的重建情况。令人欣慰的是,在降温前,群众受灾重建房基本完工,断桥已经修好,就连过冬的煤球都给受灾群众送上了门。

    满山柿子红彤彤 村民脸上挂笑容

    24日上午,赞皇县西部山区的天空瓦蓝瓦蓝,冬日的暖阳透过村边高大的白杨树林,将斑驳的光线铺洒在农家小院里。女人们在自家大门外神情专注地晾晒翠绿的“干菜”,男人们蹲在墙根悠闲地聊天抽烟。白雪点点的青山上,树叶殆尽依然不减秋韵的柿子树随处可见,上面挂满了一个个“红灯笼”,似空寥中的偶然点缀,又似丹青妙笔的几痕朱墨。

    行进在灾后重修的简易桥上,槐河里流水潺潺,清澈见底。河床里到处都是乱石,不由得让人想起“7·19”洪水肆虐时的情景。120多天过去了,重走灾区路,这里一片祥和美丽。

    许亭村,70岁的褚大娘家,乡亲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帮她大儿子翻盖正房。有人挖土、有人搬石头、有人垒墙……就连这户人家的媳妇都上阵了。站在瓦砾堆间的村会计闫来校指着已盖好的几间南房对记者说:“褚大娘家在洪灾中受灾比较严重,她的房子倒塌了,灾后被鉴定评审为受灾D级重建房,国家政策好,免费为大娘重建了40平方米的砖混盖板房,明年春天就能入住了!”

    刚把褚大娘背出来,房子就倒塌了

    说起那个令人担惊受怕的夜晚,65岁的村会计闫来打开了话匣子。他说,村里的大喇叭就安在他家,18日那天,他从早到晚不停地广播,告诉乡亲们,上游许亭水库40年都没有出现险情——但下雨后一个晚上水库的水就满了。洪水到来前,乡亲们不等不靠,乡、村两级干部,冒着暴雨,逐村逐户排查,将老弱病残等行动不便的群体直接背走,将居住在危险地带、危旧房屋中的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安置。褚大娘就是其中一户,当时她的儿子不在家,村干部刚把她背出来,房子就倒塌了。至今,褚大娘都不忘记村干部的好,老人家一个劲地说“谢谢”。

    3602户受灾群众逐户安置

    四个月过去了,像褚大娘这样的受灾群众在赞皇县还有不少,如今都得到了很好的安置。昨日,记者从赞皇县建设局了解到,“7.19”洪灾中当地被毁农房共计3602户,政府补贴资金6120.56万元,已下拨各乡镇补贴资金1718.9万元,其中B级631户,已全部竣工,下拨资金31.55万元;C级1121户,已全部竣工,下拨资金392.35万元;D级重建1850户,已开工1811户,完工1105户,下拨资金1295万元。由于天气寒冷,受灾农户不愿意再进行施工,故计划春节过后天气转暖再开工,按照省市要求提前1个月完成任务。

    褚大娘没有想到,自己老了还能住上新房,老人说赶上了好时候。坐在自家门口,晾晒柿子的老人脸上满是笑容。

    把过冬煤球送上门 受灾群众过暖冬

    昨日中午,穿过乡间的小道,从许亭乡向西北走十几公里,进入一个山沟,赞皇县许亭乡西陈家庄村出现在眼前,这里比城里的气温低了许多,河滩里的残雪还没有化尽。一条小河沿沟底奔腾而下,河谷把这个村庄分成南北两个部分,乡亲们平时来往,全凭河上的小桥。“7·19”那场洪水将村庄的南岸变成孤岛。

    站在村口,52岁的村支书康瑞芳对记者说,西陈家庄上游有四个大水塘,一个小型水库,“7·19”洪灾使村庄遭受了致命的毁灭。桥断了,30多户村民家的房塌了。洪灾过后,大家不气馁,重建家园信心十足。村委会组织人员迅速查灾情、摸底数,安抚群众。村干部和村民们不等不靠,自发组织起来重建家园,家家户户出劳力,搬石头,挖土方,在上级部门的帮助下,9月底终于重新浇筑了两处漫水桥,一处拱形桥。如今村民都说,在灾难面前,大家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还有国家的好政策。

    降温了,村里77岁的康喜明老人成了灾后重点帮扶对象,县里相关部门为他建了房子。经常有爱心人士来看望老人,小屋不大,但炉火通红。床边还有电暖器,桌子上堆放着挂面、鸡蛋、花生油,就连老人身上的迷彩棉服都是爱心人士送来的。前几天的那场雪到来前,当地政府又为老人送来两吨无烟煤球。昨日,村支书康瑞芳一边帮老人装袋、搬运,一边告诉他,这种煤无烟,热量大,生炉子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据了解,老人每月还有400元的救济费,只要不生病,吃饭买粮足够。康瑞芳说,大灾之后,绝不让一个村民挨饿受冻。

    呼吁

    柿子熟透了卖不出去 期待您来帮一把

    下午1时,阳光温暖,山村一片祥和宁静,山上到处都是柿子树,红彤彤的柿子熟透了,密密匝匝地压弯了枝条。河滩的平地上,晾晒着大片大片的黑枣。

    村支书康瑞芳满面愁容,他说:“这么好的东西,我们村大概有上万斤,今年就是卖不出去,希望城里的人能到俺村来看看,帮帮乡亲们,只要有个好销路,哪怕价格便宜些,总比烂掉强!”

    据康瑞芳介绍,往年,每斤柿子的价格都在2元以上,今年,当地的柿子走不出去,外面的人很少进来,致使价格在5毛钱左右都很少有人问津。

    如果您想伸出援助之手,帮一把灾区群众,或者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请拨打本报热线96399,让我们一起努力,协助灾区群众共度暖冬。

    采访手记

    将来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重走灾区路,探访灾区群众冷暖,心里感触很深。4个月前,和所有人一样,我们第一时间进灾区,不畏艰险四处奔走宣传,总想为灾区群众做些事情。在那些日子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灾区群众有彷徨,有悲伤,许多人哭干眼泪默默地咬牙坚持,在废墟里挣扎。在那些日子里,我们听到最多的是党员、基层干部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危险关头总是冲在最前边。

    灾难锻造风骨,困难砥砺精神。经过洪灾的洗礼,燕赵儿女挺起腰板坚强地面对灾难,团结奋进,攻坚克难,锐意进取,最终走出困境。4个月后再进灾区,我们看到,灾区浴火重生,面貌焕然一新,到处都是重建家园热火朝天的场面,人们脸上绽放的笑容是那么的自信,那么的坚强。我们听到最多的话就是:感谢这个时代,感谢我们的党,危难之际给了我们更多的关怀,给了我们战胜困难的信心,相信将来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文/记者 董世杰 图/首席记者 李青)

相关新闻

【部门反馈】石家庄赞皇北街花园水压不足 正在抢修

2016-11-24 10:44:23

石家庄市水务局通过“阳光理政”平台做出回复表示,水压不足导致不能保证正常供水,赞皇县正在全力抢修,保证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供水。

石家庄赞皇北街花园水压不足 正在抢修

2016-11-24 10:25:50

石家庄市水务局通过“阳光理政”平台做出回复表示,水压不足导致不能保证正常供水,赞皇县正在全力抢修,保证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供水。

石家庄赞皇县建立“容错免责”机制鼓励干部干事创业

2016-11-23 08:40:48

“我们要赶超发展必然涉及改革创新,但是‘大胆吃螃蟹’难免犯错。‘容错免责’可以保证‘领头羊’不成为‘替罪羊’。这让我们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更加踏实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