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顺利完成采集。 记者 程丽娜 摄
11月21日,历经近4个小时的采集,李明捐献了192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将用于救治一名白血病患者,延续他年轻的生命。
11月21日8时许,市民杜女士把孩子送到学校后,匆匆赶往医院。当天上午,她的丈夫李明将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牵挂着丈夫的杜女士心中不免有些担心。直到推开省二院采集室的房门,杜女士才长舒一口气。丈夫李明躺在病床上面带微笑,身旁的外周采血机正在不断运转。鲜红的血液从李明臂弯处流出,经过机器后,造血干细胞被收集到血袋中。“放心吧,没有不适的感觉。”李明从容地说。李明今年33岁,是一名退伍军人,也是一位有着12年党龄的老党员。在部队时,李明参加了义务献血。之后,义务献血也成了李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004年12月,李明进行义务献血时,在献血车里看到了中华骨髓库的宣传单。他毫不犹豫地留下了血样,成为了中华骨髓库的一位志愿者。
“多一位参与者,患者就能多一个选择。”李明说,今年7月13日,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来电告诉他,他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听到这个消息,李明当即就答应了捐献。然而,李明的决定并没有得到家人的支持。“我当时也不是强烈反对,更多的是担心。”杜女士说,她心中非常清楚,丈夫能够挽救别人的生命是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但她还是会担心这次捐献会不会影响丈夫自身的免疫力,对以后的生活会不会造成影响。一个个的疑问让杜女士的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为了缓解爱人的情绪,李明请来了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医院的医生来解说捐献的过程。李明也从网上搜集了很多知识。逐渐地,杜女士的顾虑一点点打消。顺利捐献的前提要有强健的身体,杜女士不论从吃上,还是穿上,都事无巨细地帮李明进行前期准备。杜女士说,他们的儿子今年5岁,听说爸爸能够挽救他人生命时,就坚称自己也要去救人。“孩子还不懂事儿,却知道要像爸爸一样帮助别人。”杜女士高兴地说。
11时50分许,采集顺利结束,李明捐献的192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将送往患者所在医院,为患者年轻的生命点燃希望的火种。
据石家庄市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工作站的工作人员介绍,中华骨髓库从建库以来,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就不再使用骨髓穿刺的方式,而是采用外周血液循环的形式采集。这种方式大大减轻了捐献者的疼痛,更加有利于恢复。(记者 程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