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开通讯员 闫秀真宋红雷
随着“双11”购物狂欢节的来临,“全国百佳淘宝县”——清河也迎来了一年中最为忙碌的时刻。在羊绒制品市场,电商大军正紧张备战,他们忙着装饰网店,忙着到工厂催看订单,忙着装卸货物,忙着重新摆放实体店的商品……
清河是全国最大的羊毛绒加工销售集散地、全国重要的羊绒制品产销基地。近年来,清河发展电商超3万余家,年销售额30亿元,从业人员达6万人,涌现出16个淘宝村、2个淘宝镇,淘宝村的数量在全国县级行政区域位列第三,在全国电商百佳县中排名第八,河北省第一。
去年“双11”当天,清河县羊绒制品电商销售额总计突破2亿元,同比增长33%。
今年“双11”前,记者走访清河,在感受繁忙的同时,也感受到清河电商悄然发生的变化。
撕去“价格战”标签营销方式多元化
在清河帕米尔羊绒制品公司,记者看到总经理马乐正扛着一大包的货物走向仓库,“这个时期工人紧缺,我也当起了‘搬运工’。”
来到公司的电子商务区,记者看到“美工们”正在网上忙着推广主打款式。“这是今年推出的爆款,将它放在店铺首页,能吸引更多关注。”客服王晓指着刚刚装饰好的店铺首页说,现在关注量已达到8000多个,根据商品转化率,估计“双11”当天能销售2000多件商品。
据马乐介绍,今年他们并没有盲目地制定销售计划,准备过多的货物,而是根据网络数据分析有的放矢储存货物。
“双11”今年8岁了,人们对“购物狂欢”的热情逐渐降温,“剁手族”的消费趋于理性化。电商们也冷静下来,开始在营销技能上下功夫,寻求多元化的营销方式。
90后电商王刚面对“双11”比较理性。“我们在网络店铺中添加了微信二维码,让顾客添加微信好友,在以后的活动中给他们折扣。另外,老客户介绍一位新客户,便可在网店享受九折优惠或购物返款。”王刚说,今年不再搞价格战,不再定销售目标,防止“赚了吆喝赔了钱”。
“冲动促销已不再是‘双11’主流,单纯的打折、促销,价格战已不适应当前电商的生存法则,电商要想存活,需要不断适应网络大潮的优胜劣汰。”清河羊绒制品市场管委会主任孙连岭说。线下体验线上下单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走访中,记者还看到帕米尔公司正忙着装修临街的实体门店。“像这样的体验店,我们在杭州、宁波、上海等地有7家,通过线下实体体验店,不仅带动了线上成交量,还能扩大公司消费群体和影响力。”公司总经理赫华敬说,去年“双11”当天销售10000多件,其中通过线下体验店结识的客户就占到30%。
近年来,随着京东、唯品会、亚马逊、当当网等购物平台的增多,消费流量逐渐分散,线上开店成本在不断提高,再加上消费者对网购新鲜感下降,购物更加理性化,一些高端消费群体更愿看到实物,再放心购买。
作为电商,要适应消费环境改变,打破传统的营销方式,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前几天北京的一个客户带着朋友来体验店,一次就购了7万元的货,昨天又在网上关注‘双11’的优惠活动。线下体验、线上下单,基本没有退货,不仅培育了客户的信赖度,还带来许多新的客户资源。”赫华敬说。
据统计,在清河像帕米尔这样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电商占到30%以上,衣尚、奥维、红太等一些规模电商企业纷纷在各大城市开设实体体验店,线上线下双线融合发展,集购物、体验、售后、物流于一体,将体验式消费与个性化服务融入消费者生活。
“网店”沉浮呼唤创新品质突破
如今,动动手指就赚钱的网销时代结束了,随着网销平台入口的拥挤,成本的提升,要想在网络浪潮中生存下来谈何容易。
“一家天猫店铺每年至少投入10万元,加上广告推广和售后就需要更多的资金。”来羊绒制品市场拿货的电商闫跃龙坦言,去年销售羊绒制品1000件,每件利润只有八九元,减去邮费和推广费用基本没赚到钱。
“像闫跃龙这样的电商大都销售的是低端产品,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单靠价格战经营越走越窄。”清河羊绒制品市场管委会副主任郑春雨说,电商要想更好地生存下来,必须在创新、品质、品牌上求突破。
太兴羊绒纺织有限公司是清河县一家规模电商企业,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厂。当初,太兴羊绒虽品质很好,但设计简单、款式单一,在网店上销售一直不温不火。后来,他们聘请意大利、韩国等地设计师,专门扑捉市场时尚流行趋势,并进行技术创新,开发出能机洗不缩水的羊绒制品。创新科技的融入使产品销售很快火爆起来,在天猫、淘宝、唯品会等平台上分别开设网店,去年销售额达1亿多元。
如今,不仅是拥有规模企业作后盾的大电商,一些中小电商也意识到产品品质和创新的重要性。
“以前大多是一百元左右的大陆货,主要是靠量取胜,销售10件也抵不过5件高端产品的利润。今年我们开始转型做中高端制品,自己设计生产,拥有自己风格和品牌,回头客增加了20%。”谈到创新和品质,王刚也深有体会。
其实,在清河一些有头脑的青年电商们,逐渐意识到品质、时尚与科技的重要性,开始培育自己的网络品牌,走一店一风格、一铺一品牌的道路,减少竞争力,寻求差异化发展。据统计,清河县通过电子商务培育起网络品牌1000多个,其中行业著名商标25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