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石家庄10月3日电题:从打鸟捕鱼到护鸟防盗——记河北沧州南大港湿地生态“守护神”
新华社记者王民
南大港湿地是渤海岸边著名的退海河流淤积型滨海湿地,这里曾经水草丰美、鱼鸟繁多,打鸟、捕鱼、割苇是当年湿地职工的主要营生。随着自然降水减少、地表径流消失、工农业用水增加,南大港湿地面积逐年减少,枪网入库,船放岸边,这些职工坚守在苇洼深处,看洼护鸟,防火防盗,成了湿地生态“守护神”。
“想当年,到了迁徙季节,各种鸟遮天蔽日,用排子枪一宿能打满船的大雁和鸭子,一只大雁2元,一只鸭子5毛,最大鱼有几十斤重,螃蟹一拾一麻袋。”今年50岁的湿地职工潘红喜回忆说,“那时候主要搞经营,哪有保护生态想法!”过去几十年,南大港湿地体制经历过管养厂、水产养殖公司,现在潘红喜的身份是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巡防队员。
2005年,南大港湿地经河北省政府批准设立自然保护区。湿地管理处副处长吕发成介绍说,为了更好地保护湿地,他们在湿地外围设立10个管护点,平均每个点管辖面积七八千亩,2名职工倒班,一年365天不间断巡防,守护这方水土。
潘红喜在湿地工作了整30年,常年管护湿地南大门到小闸眼地段。值班时,他骑上摩托车围着管护区来回转,往返一趟用一个小时,再冷的天也得出去。湿地周围一些村庄迁走后,坟地却留下来。每年除夕,人们带着纸钱和鞭炮上坟,余火极易引燃干枯的芦苇。潘红喜这时更加忙碌,发现余火后一一扑灭。
管护点的生活简单枯燥,近几年才通上电和电视信号。过去湿地职工晚上只能点蜡烛,听听收音机,到了冬天要烧火炕。今年51岁的刘立新在湿地工作30年,当年一起从技校毕业分派来的十几个同学,现在只剩3个。“干这工作得耐得住寂寞,现在年轻人不愿干。”他告诉记者,值班的时候,从家里带些干粮和米面油过来,一日三餐做点稀饭、烙饼、疙瘩汤,晚上与一个只能收到5个台的电视机为伴。
潘红喜8岁随父亲来到湿地。“我父亲那时候,条件艰苦多了,要喝苇洼的水。湿地搞经营的时候,夏天捕鱼,冬天割苇子,什么都干。现在就是巡逻,比以前轻松不少,还能喝上纯净水。”潘红喜很知足。
有了这些“守护神”,南大港湿地近十年来没有发生过偷猎行为,动物种群和数量明显增加。黑天鹅、黑翅长脚鹬、白天鹅、野鸭、斑头雁、鸿雁……今年,来到湿地栖息的鸟类有290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