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活一池水 建起大平台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的“软实力”是如何快速提升的
河北日报通讯员 刘建凤 尹晓磊 河北日报记者 解丽达
聘任兼职教师104名,促进了教师团队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的快速提高;依托教改试点专业建设及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打造出13个课程教学团队、36个专业教学团队;全院教授、副教授达到159人,占到了专任教师的36%……短短几年时间,廊坊职业技术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软实力”迅速提升。
“我们在强化硬件建设的同时,注重打造一流师资队伍,提升‘软实力’。”廊坊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建强告诉我们,立足教改的绩效考核,激活了教师队伍素质提升的一池春水;外聘优秀教师建设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起了学院师资队伍提升的开放平台。
引入竞争机制,开展“绩效考核”,让优秀教师脱颖而出
6月28日,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公布了第三批教师教学能力测评结果,143名参评教师中大部分评分结果均为优秀或良好,仅有3名教师取得“合格”。
“从去年起,学院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为目标,启动了教师教学能力测评工作,目前顺利完成了三批测评。”学院教务处长韩学亮告诉我们,教师能力测评分为三个环节——教案、教师日志等教学资料的准备,说说课程设计,正式讲课,“每个环节都要过关。教务处聘请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和校外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给任课教师打分”。
“想减肥吗?来职技学院当老师吧。”商务管理系高铁教研室主任马艳妮说,她经常和朋友们这样开玩笑。她告诉我们,大家现在都憋着一股劲争优秀,被评了“合格”都不甘心。“不学习就赶不上潮流。目前都是现代化、信息化教学,比如最近流行的‘微课’,要用10分钟时间用音频、视频、图片、文字、FLASH等手段展示一节课的知识点,这就要求我们熟练掌握多媒体的运用。”
在很多人眼里,高校教师的一大“福利”就是寒暑假。可在廊坊职业技术学院,老师们的寒暑假一点也不清闲。正常授课之外的业余时间,特别是寒暑假都被大家充分利用了起来。今年暑假,商务管理系就组织优秀青年教师到天津一个国家级培训学校去“充电”,马艳妮名列其中。
立足教改的三轮测评,廊坊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争相钻研业务知识的氛围益发浓厚,许多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学院突出教学名师培养和选拔,着力构建“名师和带头人”选拔、培养的支持体系,加速培育造就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具有较深学术造诣的教学名师。
把毕生心力投入到食用菌研究的城建工程系教授侯桂森,就是这样一位名师。30年,他与蘑菇为伴,三尺讲台和田间地头浸润着他的心血和汗水,就为了“给学院争光,让学生就好业,让农民增收致富,让百姓吃得更健康”。
一改“黑板上种庄稼、教室里养蘑菇”的授课方法,侯桂森把课堂搬到田间大棚,把学生带到食用菌基地,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懂、记得牢、用得活,真正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他指导学生成立食用菌兴趣小组,把专业实践和业余活动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边做边教、边学边做的新路。
侯桂森不仅在校内“手把手”教出一大批种蘑菇的能手,足迹更遍及16个省(区、市)的1500多个村,免费开展技术培训5300多场次,培训农民17万人,被评为河北省先进工作者、中国食用菌行业年度人物奖提名奖等。
在教育部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指导下,廊坊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专题研讨交流8次,邀请专家讲座6场,选派教师162人次外出培训,学习兄弟、示范校教学经验,使全院教职工接触到高等职业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
校内教师走出去,企业专家请进来,理论实践结合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在廊坊职业技术学院,符合“双师型”教师标准的教师数量已达51.49%。“双师”,指既获得教师系列职称资格,又具有工程师、工艺师等技术职务的教学人员,在教学中能胜任理论讲授,又能指导学生实践。
动物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张玉海则不只有两个“证”。这位拥有正高级职称的教授,同时取得了国家兽医师执业资格、高级畜牧师以及国家高级考评员证书。主攻奶牛养殖专业的张玉海,主持了系里畜牧兽医专业的课程改革,创造了“4+1+1”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即3年6个学期里,4个学期学理论,1个学期是生产实习,1个学期是企业顶岗实习。
“要想教学生,首先你自己得会。高职教师不能‘出了校门就进校门’,一点实践经验都没有,那样只能纯搬书本上的理论。”张玉海说,自己不仅担任校内奶牛养殖实习基地的技术指导,还经常深入周边的奶牛养殖厂,了解最新的行情。在他的教导下,班里学生动手能力大大提高,就业率不仅可达到100%,而且常常供不应求。
商务管理系旅游管理教研室主任王静,在第三批教学能力测评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但她丝毫不肯松懈。暑假前,她就确定了自己的暑期行程——到北京一家大型旅行社做销售导游,参加企业实践,为自己的教学“充电”。
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信息化能力和教学能力,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全方位提升教师执教能力,重点强化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他们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教师到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参加短期或长期实践锻炼。各专业教学团队中每年有1至2名骨干教师到企业参加为期3个月至半年的一线岗位锻炼,更新知识结构,跟踪科技发展,全面提高研究与实践能力。同时,学院组织开展教师职业技能大赛,目前有20余名教师在国家级技能大赛、省微课大赛、英语演讲大赛、挑战杯科技作品大赛中获奖。
校内教师走进企业,企业讲师请进校园。学院实施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工程,聘请行业、企业人才和技术骨干,探索实现校企深度互动、对接、融通、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通过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联合开发课程、联合开发新专业,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不断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今年30岁的杨宝强,是河北华网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的专职讲师。从2012年起,杨宝强所在公司与廊坊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开始校企合作,他就成为公司派往学院的一名驻校教师,长期在学校为学生讲授专业课程,只有寒暑假才回公司工作。
“跟传统学院教学不一样的是,我们的讲授更贴近企业标准,学生今后就业更容易找到出口。”杨宝强说,他们的学生通常在毕业前就取得了多个专业证书,就业一年后工资水平大都能达到年薪10万。如今,廊坊职业技术学院聘任的兼职教师已达104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