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河北邢台一中高三毕业班的学生在操场上做运动减压。新华社发
高考即将来临,一些学生出现了种种心理不适,心理教师提醒
别后悔别焦虑,尽力就好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 方素菊
晚上失眠,上课犯困,想到考试就紧张。随着高考临近,一些学生心理开始出现波动。面对高考,紧张的生活节奏、繁重的学业负担,这对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一次巨大的考验。石家庄市第二十四中学心理教师李海英表示,备考学生在这一阶段容易产生心理疲劳、考试焦虑、浮躁心理和紧张的亲子关系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她针对当前学生及家长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强迫集中注意力反而加重心理负担
案例:小张同学临近高考一个月时每天早晨起床总感觉很累,脑袋里像有一团糨糊,心里想着要集中注意力,但脑子不听使唤,坐在座位上貌似学习但昏昏沉沉,没有任何效果,但又担心自己落下功课,天天晚上学习到很晚。第二天,状况依然很糟,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脑子不行了,失去了对高考的信心,影响到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分析:学生自从进入高三,学习内容的枯燥和反复的测验,以及教师家长的过高期望与要求都有可能引起学生们的内心不安、焦急与紧张情绪,而随着高考的临近,学生自我紧迫感增强,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往往要求自己更长时间地学习,不断加大学习内容,这更加重了学习疲劳程度。
建议:高考前夕,家长和学生仍需保持日常的生活习惯,不要刻意打破生活节奏,合理安排学习、饮食、睡眠、娱乐、锻炼等之间的节奏。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相信自己,让自己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情、阳光的心态。家长在保证合理膳食的同时,更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气氛,缓解孩子的焦虑,改善其精神状态,给考生一个无后顾之忧的、安心备考的空间,帮助考生调整好心态,轻装上阵。
过度担心、自责引发考试焦虑心理
案例:小李同学二模成绩不理想,从那时开始,一想到高考,就开始焦虑不已,总是担心考试失误,一听说第二天有测验,便整夜睡不着觉,心情很烦躁,在考场上更是紧张,本来会的知识也变得模糊不清,考完后就开始自责,心情更加烦躁。
分析:临近大型考试,有些学生会因为考试失利备受打击,而感觉自己没有把握,知识掌握欠缺,一年的努力没有任何效果,所以特别着急,一遇考试更加紧张,不少学生出现焦虑不安、食欲不振、脾气暴躁等情况,这就是考试焦虑心理。
建议:家长和考生要正确认识高考,这是生活的一次考验而不是全部。通过考试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庆幸考试让我认识到哪方面需要改进,而不是一概否定自我。而考前适度紧张是必然的,不要一紧张就变得慌乱,盲目夸大考试焦虑的负面影响。科学用脑,合理安排不同学科的学习。劳逸结合,一张一弛,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释放焦虑。倾听舒缓音乐,进行放松训练,比如放松性冥想,以此来缓解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