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车与人当各重其德
记者采访过程中,受访者每每数落起机动车不礼让行人的种种“罪行”,都表现出了强烈的愤怒和指责。
这种愤怒不难理解:嗓门大不过喇叭,血肉之躯敌不过钢铁骨架。当一次次在与机动车的交锋中败下阵、吃了亏时,行人很容易就变得愤怒起来:“有钱能买车的多了,素质高的没几个”、“就是素质问题,必须重罚”……
机动车驾驶者对行人也有诸多不满:“中国式过马路”、“人人都想当刘翔”……在机动车一方看来,行人同样亟须管理,同样个人素质亟须提高。
人车相争,便人人都是受害者,无论伤了人还是伤了车,对双方都不是一件轻松事。人人都是交通参与者,司机总要下车,免不了步行,行人出门,也少不了乘车。对对方的抱怨,正是自己的一面镜子。
去年11月,南京一辆公交车在斑马线上撞死一对母女。经查,死者是闯红灯,肇事公交车则通过路口未减速,两方均存在违章行为导致惨剧发生。而斑马线事故的特点之一,正是机动车、行人双方均有过错。
机动车讲车德,行人讲路德,每个路口便会畅行无阻,更可让我们远离血腥味。
【责任编辑:孔德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