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 国内国际 政务 评论 历史 论坛 博客 投诉 视频 娱乐 图库 热点 财经 房产 健康 教育 旅游 汽车 电力 国企

无形的奉献:留守儿童也是城市化的贡献者

2013-08-15 09:35:05 来源:河北新闻网

见不到,也要常联系

燕赵都市报:大多数打工者都是迫于家庭生计无奈选择外出,又没有能力把孩子带在身边,怎么办?

李人庆:父母的情感不可替代,其他人能做的仅仅是弥补。见不到,也要常联系。父母要跟孩子多交流,关注他们的所思所想,让他们对父母产生信赖,有什么话愿意跟父母说。

燕赵都市报:有些外出打工的父母跟孩子不知道该如何沟通,有人建议开办家长学校对家长们进行“培训”。这有无必要?

李人庆:不能说完全没有必要,但是打工者重要的是挣钱养家,他们会否有时间参加培训?另外,亲情是天生的,我相信有障碍的不会是多数,他们缺乏的是时间和经济支持。给农村留守家庭提供通讯设施和每月必要的电话费,这个是最实用的。当然,一些心理、法律和家庭教育方面的公益咨询机构的设置还是很有必要的,以便于出现问题的个体寻求帮助。

父母无力管,政府应有所作为

燕赵都市报:留守孩子烫伤、溺亡、性侵等事件常会在暑期集中曝光,我们该如何为留守儿童撑起安全这把伞?

李人庆:我们对未成年人的安全保护,包括安全文化、安全教育、安全制度、安全保障、安全法律等等都是很缺失的。学校应该从孩子们入学就开始加强自我防范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尤其针对女童更应特别强调。当父母无法尽到监护责任时,政府应该担责。有关部门要积极干预,协助参与制定解决办法,使留守家庭有依靠有帮助。

刘善槐:留守儿童安全事故频发跟课余生活太单调不无关系,解决这一问题,首要的就是安排好孩子们的课余生活。

学校应组织教师全面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并及时提供给妇联、民政、社区、村委会等,以便于其有针对性地开展管理服务。政府应提供资源及政策支持,建立留守儿童的公共性活动中心,聘用专业人员管理及指导留守儿童开展活动,搭建孩子与家长定期沟通的平台。

村子里应充分利用自身一些资源,提供场地或人员上的帮助。留守儿童家庭也应与学校积极沟通,及时掌握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及心理状况。

【责任编辑:丁璨】
分享到
更多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3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