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都市报记者刘岚/文 记者田明/图
放暑假了,赞皇县凯星小学,本该沉寂的校园依然热闹。“家人无力看管的留守孩子可自愿留在学校。”放假前,校长的一句话,学生们留下了一大片。
第一次在学校过暑假,留守孩子感受的不仅是新鲜和快乐,还有“爱心妈妈”带给他们的幸福。
暑假开放校园,让留守孩子自愿留校,消除监护缺失的安全隐患;爱心代理妈妈结对认亲,弥补留守儿童缺失的爱。
这些关爱留守儿童的实践探索,或许无法真正解决“流动时代”所产生的社会问题,但点点滴滴的尝试,无疑会给留守孩子荒凉的内心一点安慰和温暖。
留守孩子学校里过暑假
“爱我你就抱抱我,爱我你就亲亲我……”8月2日,赞皇县凯星小学二年级教室里,孩子们稚嫩的歌声从窗口飘出来。已是暑假的校园,教室里却洋溢着欢笑。
这是一个不一样的假期,大多数留守孩子放假后留在了学校,每天下午的娱乐课,是孩子们的最爱,歌声、笑声,让原本应该空荡寂静的校园依然热闹。“说起这个决定,有些心酸。”去年,离学校一公里之遥的水塘淹死了一个孩子,过了暑假孩子就要上小学了,可他没能听到开学上课的铃声。今年暑假,校长梁庆梅决定,学校的大门为孩子们敞开,家人无力看管的孩子可自愿免费留在学校。
让他没想到的是,学校一共126位留守孩子,除了个别的去投奔了父母,大多都留在了学校。
【责任编辑:赵耀光】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