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大规模农民工的背后是大规模的留守孩子。据全国妇联统计,全国有6102.5万农村留守儿童,每5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生活会对孩子当下甚至未来产生哪些影响,他们需要什么,我们又能做些什么、该怎么做?连日来,我们用自己的视角,呈现了部分留守儿童的现状,希冀引起更多人对这一被动地做着“无形奉献”的特殊群体的关注。
作为本组报道的收官之作,我们采访了有关专家,对留守儿童及其现状进行了探讨,尽管在城乡二元结构无法短期解决的当下,这样的探讨未必从实质上解决问题,但关爱毕竟总是从关注开始。
孤独中成长带来内心冷漠
燕赵都市报:留守儿童面临着哪些成长问题和生存困境,这对他们的将来会有什么影响?
刘善槐:留守儿童是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社会问题。生活的肢解和分裂,相对成年人来说,对留守儿童的影响更为突出,如成长的过程监护不到位,面临安全隐患;亲情关爱缺失,孤独感普遍强烈,性格内向,易引发心理问题;家庭教育缺位,难于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留守的经历对孩子的许多影响是隐形的,当前并不能通过其行为完全表现出来,但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显现。就拿交往交流能力来说,这很可能成为留守儿童未来发展的短板,当他们成年逐渐步入社会后,容易被边缘化,成为未来的弱势群体。
李人庆:由于亲情缺失,留守孩子心理、性格等方面易出现偏差。我们去留守孩子集中的学校做过调查,选择谁是最亲的人时,选择父母的不到10%。留守孩子情感无处倾诉,遇到问题没人帮他解决,“养了我,不管我”这种心理现象严重。在这样的环境下,留守孩子从小价值观的形成、对世界的看法都会受到影响,导致防卫性很强,对社会冷漠,甚至会跟社会对抗。试想如果几千万留守儿童心理受到伤害,对未来社会发展会造成什么影响?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