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村里念起“致富经”
“俺们现在天天晚上扭秧歌、练跳舞,要不别走了,晚上给你跳一场,看看俺们的本事!”采访快结束时,刘贵银大娘向记者发出邀请。
就在一年前,常庄子村妇女们的业余活动还只是打麻将、耍小钱。民生工作办公室成立后,牛红昌从村中找到了几名热情高、威信高的妇女和中老年人做牵头人,并在民生工作办公室外的休闲广场安排了排练场地,派出所为他们争取资金购置演出服装、道具,指导秧歌队和锣鼓队排练演出,还联系乡政府文化部门前来辅导。每天下午四点钟,常庄子村锣鼓声响,秧歌舞动,已经成为当地的一景。
拓宽民生服务工作的内涵和方式,民生工作办公室的民警们不只将焦点集中在文化领域。“民生工作要抓住牛鼻子。让老百姓富裕是最大的民生。”这是付赵边防派出所的民警们对民生工作的理解。
走在通往常庄子村的土路上,记者看到,道路两旁除了蒸发池就是大大小小的盐堆。“俺们村80%的地都是盐场,大伙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盐场分红。”常庄子村党支部书记李俊卿说。
2003年以来,常庄子村部分村民要求改变经营模式,分摊到户,但并未获得多数村民同意。意见相左的两方群众经常产生争执、发生冲突,严重影响了盐场效益。村民每年分红由原来的4000元下降到3000元。
民生工作办公室成立后,民警和各部门成员深入村里走访群众,在经过充分讨论研究后,提出了“分摊制与集体经营承包制相结合”的解决方案。随后,常庄子村顺利选出3名分摊群众代表参与村委会分摊具体事务,民警作为中间人协调融洽双方关系,保证了常庄子村盐场承包改制工作顺利完成。
理顺了生产关系,盐场的效益开始明显好转。现在,常庄子村村民每年分红可达6000元。
现在,民生工作办公室又开始为常庄子村的“修路大计”而奔忙。“其他村的妇女编渔网一张100元,俺们村只能卖30元,因为路不好走,接不了急活。”说起修路的事,乡亲们变得热切起来。
“民生办正在向上反映这事,也在找筹资的渠道,请记者同志们也帮我们呼吁呼吁。”临走前,李俊卿再三叮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