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养殖基地向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方向转变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宋柏松通讯员刘艳丽、刘斌)日前,省第七届(昌黎)皮毛特养产品交易大会举行,期间共交易皮毛40万张,交易额2亿多元。
昌黎具有发展毛皮动物养殖的传统和优势,产出的皮张具有体型大、毛绒丰足、针毛细致灵活、板质良好、出材率高等优点,曾荣获“中国毛皮产业化基地”、“中国养貉之乡”等称号。
近年来,昌黎出台扶持政策,借助皮毛特养产品交易大会这个平台,推进毛皮动物养殖结构调整,引进毛皮深加工企业,逐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养殖、专业化生产的现代饲养模式。目前,养殖业覆盖全县17个乡镇的300余个行政村、4.5万余养殖户,形成了以沿海高速两侧乡镇为主的毛皮动物养殖产业带。去年,该县养殖总量达1385万只,占全省养殖总量的40%,创产值35亿元,貉皮产量居全国首位,毛皮动物养殖业已经成为拉动农民增收的一支主导力量,同时带动了饲料、兽药、皮张经销、养殖用具、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推动皮毛产业朝着园区化、产业化、商贸一体化的方向发展。该县先后投资数亿元建成皮毛交易市场和华夏新农泥井市场2个功能较为完善的皮毛交易市场,使昌黎成为华北地区的重要毛皮集散地,年成交活体50万只、皮张1500万张,年交易额达80亿元。近日,以皮毛交易市场为依托,规划占地700亩的昌黎皮毛产业园开工建设,主要建设生皮、熟皮及活体交易区,标准屠宰厂,大型冷库及皮毛商贸区,皮毛粗加工区,服装城。项目建成后,将使昌黎皮毛产业由养殖基地向生产、精深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方向转变。“我们将紧紧围绕产业立县、工业强县,挖掘放大皮毛产业优势,稳步扩大养殖规模,更加注重皮毛质量,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积极推进皮毛产业向纵深发展。同时,充分发挥外来投资者和本地养殖经营户的积极性,共同打造全国较具活力和潜力的皮毛生产基地和产品集散中心。”昌黎县委书记李国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