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7月,全国土地会议在西柏坡召开。 (资料照片)
根据资料记载,抗战八年,25万人口的平山县,就有9万人参军参战,供应军粮4500多万斤。其中,仅1940年百团大战时,平山县在13天里就组织了民工6万人,供应粮食374万斤,马料25万斤。
“最后一碗水,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时隔60多年,而今在西柏坡纪念馆参观,听年轻的讲解员再吟唱起这首民歌,依然令人动容。
从这首民谣人们便不难理解,为何这里走出了威名赫赫的平山团,为何诞生了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为何曹火星写出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群众基础好”、“房子多或比较多”,当时奉命实地踏察的朱德秘书潘开文后来谈及当年选址西柏坡的经过,这样回忆。
1948年5月28日,到达西柏坡后第二天,毛泽东登上了柏坡岭,坐在一块石头上,他用手中的木棍指着山下说:“西柏坡,果然是个好地方,这个总指挥部选得好。”
红色土地上孕育的西柏坡,就这样走进了中国历史。
(二)伟大转折
走进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里的中央军委作战室,最显眼的是摆设简陋、破旧的三张大桌子,这里就是作战科、情报科、资料科的办公场所。
西柏坡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前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恐怕也是古今中外罕见的最小、最简陋的指挥所。
震惊世界的三大战役就是在这里指挥的。“指挥三大战役,是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在西柏坡期间最主要、最集中的工作之一。三大战役,是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的军事斗争中最辉煌灿烂的篇章,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无论给予什么样的评价都不为过。而且,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也在这里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一支主要目的是夺取政权的队伍,逐渐转向一支保家卫国的队伍。一直到今天,我们的军队已经发展成为维护国家安全与统一、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大‘中国力量’。”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研究员王聚英对于西柏坡时期我党的军事胜利给出这样的评价。
通往中共中央旧址的小路路口,一块巨大的石头上面写着两行大字:“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这句话是周恩来在1973年2月26日亲笔所书。
一个稍高出地面的土台子上,放上两张褪了色的条桌和几条长凳子凑成了主席台。一个临时搭起的布棚遮住了树叶间洒下的缕缕阳光。台下,没有桌椅板凳,只有大大小小的几十块石头,稍微好一点的座位,就是在两块石头上搭上一条木板。
这是1947年7月17日全国土地会议召开时的原景重现。中央工委的主要负责人刘少奇、朱德、董必武、彭真和各解放区的主要领导人李雪峰、王从吾、张稼夫、薄一波等,以及华北地区大多数地委和晋察冀野战军各旅的代表100多人就在这样简单的会场里,经过近两个月的汇报、讨论,最终制定并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草案)》及《决议》。
对于在西柏坡唱响的这曲中国千百年来前所未有的土改壮歌,美国人韩丁在他的《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中写道:“新发布的《土地法大纲》,恰如林肯的《黑奴解放宣言》在南北战争时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