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 “夷齐让国”、“老马识途”、“扣马谏伐”、“耻食 周 粟 ”、“首阳采薇”……在中国历史上,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典故、成语,无一不诠释着神秘的“孤竹国”崇礼、守廉、尚德、求仁、重义的精神。然而,这个建于夏末,兴于殷商,存续近千年的“孤竹国”究竟名归何处呢?日前,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名专家学者经过实地考察和史料论证,初步认为我省卢龙县蔡家坟村的北岭可能是“孤竹国”国都“孤竹城”所在地
“孤竹城”究竟在哪里
孤竹国的都邑,即“孤竹城”。《汉书·地理志》记载称,辽西郡令支(今迁安县一带)有孤竹城;《魏书·地形志》记载,辽西郡肥如(今卢龙一带)有孤竹山祠;有专家认为,夷齐庙(庙址在卢龙县境,在县城西偏北12.5公里处,现为滦县境地,在滦县东北部与迁安县交界处的滦河南岸)处有旧址,建有规模宏大的建筑群,被古人称为“孤行城”……众多历史记载表明,孤竹城在这一区域内可能迁移多次。
“这在远古时期并不足为怪,商朝的国都就曾多次迁移。”省文联副主席郑一民称,“在孤竹国断断续续延续了1000多年的历史上,设立多处都城是有可能的。”
2010年,我省第三次文物普查将卢龙县蔡家坟村的北岭确定为商遗址。此后,经过当地多方考证,发现北岭还曾被称为“孤子城”,并曾出土过大量的青铜器、陶器、石器等。加之蔡家坟位于今县城南6公里处,且靠近玄水(青龙河)和濡水(滦河)两河交汇河道,地理位置与文献记载相吻合,专家学者初步判断这里或是存续千年的孤竹国国都所在地。
唐山师范学院历史学教授王士立认为,今卢龙一带,有许多关于伯夷、叔齐的传说与遗迹,如“夷齐故里”、“夷齐井”、“夷齐庙”、“清风台”、“夷齐读书处”等。这里长期流传的民谣中有“漆水之北夷齐里,滦水之东孤竹城”这样的句子。这些都可以印证孤竹古城在卢龙。
省文物研究所所长韩立森对记者称,“卢龙县蔡家坟村的北岭一带,还没有考古发现有都城城基、建筑、宫殿等遗址。确定孤竹城的位置,还有待于用实物印证史料记载。”
“孤竹国”国土有多大
据史料记载,孤竹(亦作“觚竹”,多见于甲骨文和金文),是我国商朝北方最早出现的方国之一。《尔雅》载:“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即指四方边远的国家。
关于孤竹国名字的来历众说纷纭。古籍中“孤竹”一名多写作“觚竹”。觚与竹连起来,反映了这个北方强大方国的富庶生活。另一说认为,是以当地一种水鸟的叫声,谐音得名。还有一说,认为由于当地为竹子稀少之地而得名。
孤竹国的管辖范围,一直是一个谜。《括地志》、《辽史·地理志》等文献以及有关出土文物,为孤竹国的疆域勾画出了一个大体的轮廓。在商时期孤竹国分封以后至西周以前,孤竹国的辖区应该是辽宁省的朝阳、锦州,河北省的承德、唐山、秦皇岛以及所辖的大部分县区。到了东周时期,孤竹国的辖区仅剩现在的卢龙、昌黎、抚宁、青龙以及秦皇岛的范围了。“在喀左、卢龙、蓟县等地的考古结论表明,商朝时的孤竹国坐落在横跨冀东长城内外的一大片区域上。”史学家董宝瑞认为,其管辖及势力范围,不仅包括今秦皇岛、承德、唐山和辽宁省的部分地区,还可能包括天津、北京两市东部的部分地区。而秦皇岛民间文化学者李亚忠对于孤竹国的管辖范围另有新说,他认为,孤竹国并不太大,只是在从最初的50公里到后来又不足50公里的地方,而并不是一个拥有上千里地域的国家。而燕国在齐桓公的帮助下所到达的孤竹国,也只不过是到达了今卢龙和迁西、迁安一带。
【责任编辑:李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