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记者体验“新春走基层”

    编者的话

    今天,我们报道的对象是我们自己。

    本报于2011年1月24日(腊月二十一)至2月17日(正月十五),开展了本报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春节期间持续深入基层集中 采 访 活动———“新春走基层”活动。在25天的时间里,本报40多名记者分赴全省各地,用情倾听基层的声音,记录生动的河北;用心讴歌火热的生活,赞颂伟大的时代。

    “新春走基层”让记者们找到了新闻报道生生不息的动力和源泉,那就是必须扎根群众,深入生活。“新春走基层”虽然告一段落,我们会继续发扬这种“接地气”的作风,行走的脚步不停歇,继续写百姓故事,为人民放歌。

    今天我们选取本报部分记者的采访故事和体会感言,与读者一起分享我们的辛苦与快乐。

    【采访故事】

    我的鞋子会变色

    为方便春节下基层采访,节前我买了双运动鞋,浅蓝灰色的。就是这样一双鞋子,在2月1日开始的10多天里,随着我的采访行程变换了好几次颜色。

    第一次是在开滦集团唐山矿——— 为了报道矿工节日坚守岗位,我下到了千米以下的矿井采访,矿井里边的水把我的鞋子浸成了黑色。那一天,我采写了报道《千米井下迎新春》。

    让蓝灰色的鞋子变成黄灰色,是在节后上班第一天。为报道“透过干旱看水利”的报道,栾城县麦田里的干土给鞋子染了色。

    很快这双鞋又一度变成白色,农历正月初八,在深州市贡家台村的地头,我和村民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溅到脚背上的白雪来不及化去,鞋子变白了。

    农历正月初九,在冀州市庞家庄村的麦田里,村民正在浇地。难得的场景,想多拍几张照片。近一点,再近一点,不知不觉间,我的双脚已踏入了刚浇过水的田地,一双新鞋子又变成了一双泥鞋子。

    沉下去,“接地气”,让记者真切体会到党的新闻事业必须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在基层、在群众。

    我觉得“新春走基层”再次激发出记者的热情,如果不深入基层,亲身经历,我不可能写出这些新闻作品,因为只有扑下身子才能抓到“活鱼”。

    本报记者 董立龙

    【采访故事】

    父子比赛“走基层”

    在本报“新春走基层”记者小分队中,我已经年过半百,算是这支队伍中的老大哥了。

    大年初二,我再次冒着严寒奔波百余公里,来到易县石家统村采访,并到距该村20多公里外的尉都乡东庄村,找到了春节期间邀请胡锦涛总书记擂大鼓的鼓手赵凯,请他回忆那天邀请总书记擂大鼓的情景。听着过年的鞭炮声声,我却不能与家人团聚;闻着香气诱人的年饭,我却饥肠辘辘,但我无怨无悔,因为我是党报记者。

    今年对我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春节。不但没有和父母在一起,就是我一家三口也是在三个地方过的年——— 妻子回了老家,我在保定,儿子在青海参加中央电台的“新春走基层”采访。我和儿子相互鼓励,搞了一场“父子比赛”:当我在易县老区采访的时候,他正在玉树灾区采访:截止到2月12日,他在中央电台播出稿件8篇,我在河北日报见报稿件8篇。

    本报记者 葛西劝

    【采访故事】

    过个“藏式”元宵节

    春节期间的石家庄幼儿师范学校西藏班,师生们挂起唐卡、贴上窗花,在锅庄舞、祝酒歌、鞭炮声里同贺新春。“文明国度遍和谐,壮丽山河多异彩”,这副出自西藏学生达娃央宗之手的春联贴上宿舍门口,红彤彤的春联之上,还高挂着洁白的哈达。“走,看看我这边。”嘎玛塔巴拉着记者来到男生宿舍,门口倒贴着大红福字,“老师教我的,这叫福到(倒)了!”

    本报记者 郭伟

    【记者感言】

    贴近才会有真情

    一天的采访,我认识了不少可爱的藏族弟弟、妹妹,而记者也成为他们口中的“大哥哥”。“下次再来我们学校啊。”忘不了次仁多布杰那双清澈的眼睛;“石家庄哪里最好玩?”忘不了年龄只有14岁的索朗拉姆。做人民群众中的微水一滴,贴近才有真情,只有加强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怀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手中这支笔才不会成为无本之木,无土之禾。

    本报记者 郭伟

    【采访故事】

    新“耳朵”让心欢喜

    如今,我的手机背景仍是小娱嘉和他爷爷的合影,爷孙俩笑得格外灿烂。

    2岁半的小娱嘉先天失聪,先后到北京、天津等地大医院进行诊治,最终得知治疗方法只有一个——— 植入人工耳蜗。十几万元的手术费用,让靠打工和种地为生的家人一筹莫展。春节前夕好消息传来,唐山

    市政府资助全市70

    名家庭困难儿童每家9万元,用于植入人工耳蜗,帮他们走出无声世界。

    临近春节,小娱嘉做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后,准备回滦南县扒齿港镇老家过年。从在病房里和病友们挥手告别,到回家路上的一路憧憬,再到农家小院里的欢聚,我一直陪在他们身边,见证着他们的发自内心的快乐,那一幕幕令我终生难忘。

    本报记者 李斌

    【记者感言】

    回归现场抓新闻

    在雄县昝东村,十几家超市过年不打烊,村民们蔬菜、肉、蛋都是现吃现买新鲜的,不像前些年,春节前买啊买啊,冰箱塞得满满的。不是亲眼所见,就不会发现农民的过年消费观念在悄悄转变;提起春运,总是想到愁、堵、难,但在旅途中也有回家的欢乐、温馨的亲情,坐在小轿车上,是永远也拍不出长途客车上的“百姓之乐”的;为了早日打好井、浇上地,威县水务局打井队的几名队员每天吃住在村里,基层工人为抗旱付出的艰辛,在暖意融融的办公室里是体会不到的……“新春走基层”使我更深切地感受到,不深入基层,就没有“三贴近”,不到现场,就没有独家新闻。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只有回归现场,视野才能更开阔,才能抓到更精彩的瞬间。

    本报记者 赵永辉

    【采访故事】

    我在校园过除夕

    往年除夕,我都是和家人一边吃着热腾腾的饺子,一边等待着央视春晚开场。去年儿子呱呱坠地,为全家增添了无尽的欢乐。这是他迎来的第一个春节,听到鞭炮声,他会不会害怕?吃年夜饭时,这个小家伙会不会在餐桌旁手舞足蹈?

    然而,今年家里的年夜饭唯独少了我一人。为了解留守大学生如何过春节,除夕下午5时多,我来到河北工程大学,先后采访了3名留守大学生。随后,学校后勤集团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他们如何安排留守学生过年,并邀请记者参加他们的聚餐。为使稿件更鲜活,我决定和他们一起过除夕,以便捕捉一些现场的生动场面和细节。

    晚7时30分左右,采访完毕,我赶紧返回家中写稿。一路上,除了闪烁的霓虹灯,很少看到行人和车辆。到家后,顾不上抱一抱儿子,我一头扎进书房,打开电脑,一行行鲜活的文字呈现在电脑屏幕上。

    本报记者 刘剑英

    【采访故事】

    五过家门而不入

    元宵节之夜,万家团圆之夜。可是这时候,我正和6名消防官兵挤在消防车里,在华灯璀璨的省会开发区街头缓慢行驶巡逻。

    一圈、两圈……窗外绚烂的焰火映衬中,每次经过自家小区门口,我都忍不住问自己:要不要下去回家看一眼,哪怕只是陪心爱的儿子放一个烟花,哪怕和默默等待的父母妻子吃上一碗元宵。看看身边那些20岁上下的消防战士,我又一次次地忍住了:他们不也是和我一样忍受着对家人的牵挂,在履行着自己的神圣职责?5个小时的巡逻,五次经过家门,带着对消防战士发自内心的情感,我写下了《平安守护元宵夜》。

    本报记者 牛海英

    【采访故事】

    一线发现“金苹果”

    父亲、母亲已经70多岁,老两口常年在农村老家生活,今年过年本想在家多陪父母呆几天,但为了完成“新春走基层”记者小分队的报道任务,正月初二我便开始到兴隆县车道峪村采访。

    这个村以生产“富兴”牌苹果出名,10年前我曾到这个村采访过,并以《小纸袋套出大效益》为题写过报道。跟村支书一聊,发现该村在经营苹果的基础上,又开始了“苹果盆景”的栽培。我眼前一亮,金子总是沉在最底层,群众的创造力是无限的,这里实现了从“苹果经济”向“苹果艺术”的转变。经过深入采访,我写成了《苹果盆景俏争春》一稿。

    本报记者 高振发

    【记者感言】

    用心聆听百姓事

    “新春走基层”之行让记者迈开双脚,到街头巷尾、城市乡村听故事、找新闻,因此有了更深的体会。基层群众微笑着面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微笑着期盼更加美好的生活,这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带给了我们温暖与感动。“方便”、“舒坦”、“感谢”成为春节期间衡水市桃城区曹家圈村村民用来表达心情和感受的高频词。“盼了多少年,终于俺们也用上自来水了,政府可是做了件大好事!”这句话在此次采访中几乎每到一户村民家都能听到。朴实的农民用朴实的话语,表达出了对党和政府最深的感激。

    本报记者 杨倩

    【记者感言】

    走出了真情实感

    “新春走基层”,尤其是在大年三十、初一举家欢聚的时候出去采访,起初我并不情愿。让我没想到的是,在沧州市运河区大季屯村、在肃宁县后丰乐堡村,看着那沉甸甸的入党申请书,当村民迫不及待地向我们表露心中愿望时,我实实在在被感动了。

    在这里,我看到“造福人民群众,突出民生关怀,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实实在在地落到了实处。从这里可以看到,不断强化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必定会不断放大老百姓的“幸福信号”。

    走基层,收获的不仅仅是一篇篇稿件,它更是人生中一堂重要的教育课,带给我们感动和温暖,带给我们对新闻事业的思考。我们就是百姓中的一员,只有从面对面、心贴心的采访中,才能找到真相、真情、真理,才能强化新闻最本质的属性——— 真实。

    本报记者 张近情

    【采访故事】

    百姓快乐感染我

    在邢台市南和县采访,已是腊月二十九。本想采访五保户如何过年,途中却被一个村蔬菜大棚出菜的热闹景象吸引过去。大棚里又湿又热,菜农们穿得很单薄,一次次从一米多高、三四米长的用泥土筑成的通道钻进钻出,往寒冷的棚外搬菜,满身泥土和汗水。说起生活,他们却是那么“幸福”:今年菜价比较高,县里给办了蔬菜保险,等等,没有一个诉说艰辛或期待帮助的。

    本报记者 赵晓清

    【记者感言】

    期盼更多雪中炭

    一位乐观老人,一群朴实农民,都请记者转达他们对些微帮助的感激之情,那种乐观向上、知足感恩的生活态度,带给我深深的感动。像蔬菜保险,是南和县政府去年4月协调保险公司开办的,县财政每亩补贴100元,菜农自筹100元,遇有风、雪灾害,最多可以得到每亩4000元的赔偿,采访中,菜农们个个称赞。民生为本,不就是这样一件件实事串起来的吗?但愿这种雪中送炭的事更多些、力度更大些,为更多的人放大“幸福”。

    本报记者 赵晓清

    【采访故事】

    冰雪中我们上路

    今年的“新春走基层”报道,我最难忘的还是那次冰雪中的邢台之行。

    2月10日,农历正月初八,我们赴新河县采访抗旱报道。高速路两侧的冰雪尚未融化,只有行车道勉强能走,因为有险情、要安全,速度不能快;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又不能太慢。每超过一辆大货车,我都捏着一把汗,前挡风玻璃上都会溅上一层泥水。一路上可谓险情不断,还目睹了两起因路滑而发生交通事故……经过一个半小时的奔波,我们终于到了新河县。

    冰雪之中,汽车在新河的乡间小路上继续行驶,寒风中农民浇地抗旱的情景随处可见,令人动容。下午5时30分,我们完成了采访任务。县里的同志看到天黑雪大路滑,执意要留我们住下明天再走,因为要及时回到编辑部赶稿子,我们回绝了县里的好意,冰雪中我们再次上路了。

    本报记者 刘清波

    【记者感言】

    新闻是跑出来的

    河北日报成立“新春走基层”记者小分队,得知我是其中一员时,心情十分激动。作为年轻记者,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锻炼的机会。

    在张家口市桥西区低保户贺正英家、在张北县曾经历地震重创的乱石山村、在崇礼县黄土嘴村村民谢军的农家旅馆、在蔚县暖泉古镇的文化广场,我一次次被采访对象感动,一次次被现场的景象震撼。

    一位新闻界的前辈告诉我,只有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才能全面、客观、准确地把握新闻事实,进而揭示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我想,这也就是新闻为什么要坚持“三贴近”的原因吧。作为一名年轻记者,我一定会继续在新闻道路上一直跑下去。

    本报记者 王雪威

    【记者感言】

    将感动传递社会

    春节是亲人团聚的时候,而那些没儿没女、无依无靠的五保老人如何过年?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这支“新春走基层”记者小分队将采访目标锁定在五保老人身上。

    初三上午,我们走进廊坊龙河爱心家园。在这些本来无依无靠的老人脸上,你看不到任何孤单的表情,有的只是满足的笑容。和普通的老人一样,他们也有着各种各样的才艺和爱好,太极拳、二胡、秧歌……一个个憋着劲儿在自己的春节联欢会上露一手。

    新春佳节,深入基层,走近特殊的群体,我感受到的是同样的温暖,同样的喜悦。你可以在每一位五保老人脸上朴实而幸福的表情中,寻找到感动,并将这感动传递给社会。这是我此行最大的收获。

    本报记者 解丽达

    【采访故事】

    临时车站暖融融

    我本来定好采访秦皇岛新民居建设选题,春节期间乘坐从邯郸始发的K7726次列车赶赴秦皇岛。没成想,此次列车的终点竟然是龙家营火车站。

    原来,由于进行全面升级改造,秦皇岛火车站从去年11月就停止了客运业务。龙家营,这个秦皇岛与山海关之间的三等货运小站,就成了此次列车的终点。我当即改变想法,决定先采访春运期间的这个临时车站。

    龙家营站的客运党支部书记孟树民说,龙家营站原来没有客运功能,站台设计得比较低,站台和进出站口之间新建的天桥比较陡,车站为此专门增加了巡查和引导人员,重点帮助老弱病残和行李比较多的旅客顺利通过天桥,及时上下车。记者走进候车大厅,顿时感到阵阵暖意,很多旅客原以为临时客运站会比较冷,岂不知,这其中包含铁路员工的多少辛苦啊,我于是采写了《临时车站暖融融》。

    本报记者 张义杰

【责任编辑:李瑾】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